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卫浴产品领域,具体为一种数控恒温出水器,包括出水器壳体1、混水阀2、混水阀芯挡圈10和混水阀芯O型圈11,所述混水阀芯O型圈11直接安装在混水阀2上,所述混水阀2通过混水阀芯挡圈10安装在出水器壳体1中,所述出水器壳体1上设有用于冷水进入的冷水水道3、用于热水进入的热水水道4、用于安装电机的第一腔体5、用于安装电路控制板的第二腔体6和用于安装传动齿轮组的第三腔体7,所述冷水水道3和热水水道4分别与混水阀2的冷、热水进口连通,所述壳体1上还设有方向为水平且与混水阀2连通的第一混合水路8和与第一混合水路8连通且方向垂直并且开口也设在出水器壳体1底部的第二混合水路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卫浴产品领域,具体为一种数控恒温出水器。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洗浴的舒适度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不再仅仅是满足于有热水可以使用的程度,对于洗浴水温度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要求在正常洗浴过程中洗浴水的温度能够保持在比较舒适的范围内,而不受外界影响而产生波动出现忽冷忽热现象。现有的水温调节温度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混水龙头调节,即简单的人为通过手柄调节冷热水进水孔的开度大小,当把手角度一定则冷热水进水比例就已确定了 ;第二种是采用SMA记忆金属阀芯做成的机械式恒温龙头。采用第一种调节方式,由于房屋内具有多个水龙头,可能会同时用水,或者多个水龙头交替开启使用,这就造成管路中水压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混水龙头中出来的混合水的水温受到影响,发生波动、忽冷忽热,严重影响洗浴的舒适度;或者当热水源的水温发生变化时,同样会导致混水龙头出来的混合水的温度发生波动,因而需要重新调整混水龙头,以纠正水温,此过程往往要重复多次,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且舒适度降低;而第二种调节方式最忌水中有小颗粒杂物或阀芯上结水垢后导致恒温调节功能失灵,且使用寿命短(只有两年)就需更换阀芯。所以为解决这些问题,目前混水调节温度的方式主要采用第三种,即采用数控恒温出水器,如附图1所示:它的结构包括壳体0.1、混水阀0.2、铜环0.3、铜环O型圈0.4、螺丝0.5和混水阀芯挡圈0.6,所述铜环0.3在轴向和混水阀0.2采用台阶方式配合形成出水槽,在铜环0.3的径向通过两道O型圈0.4和混水阀0.2配合实现防水,所述混水阀0.2上安装有混水阀芯挡圈0.6,且所述混水阀芯挡圈0.6通过螺丝0.5固定在壳体0.1中。这样的结构存在的问题是铜环的存在,除了增加整机的零件成本外,装配时铜环和阀体间要保证平行度和同心度,装配时一旦发生铜环和阀体不同轴装入就会损坏混水阀或O型圈,增加了装配难度和加工工时。综上所述,目前现有技术的数控恒温出水器由于受到工艺和设计方面的局限,导致数控温恒出水器的出水量较小且体积较大、装配难度大,加工费时且产品可能出现漏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出水量较大、体积较小且安装方便并且装备简单、密封性好的数控恒温出水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数控恒温出水器,包括出水器壳体、混水阀、混水阀芯挡圈和混水阀芯O型圈,所述混水阀芯O型圈直接安装在混水阀上,所述混水阀通过混水阀芯挡圈安装在出水器壳体中,所述出水器壳体上设有用于冷水进入的冷水水道、用于热水进入的热水水道、用于安装电机的第一腔、用于安装电路控制板的第二腔体和用于安装传动齿轮组的第三腔体,所述冷水水道和热水水道分别与混水阀的冷、热水进口连通,所述壳体上还设有方向为水平且与混水阀连通的第一混合水路和与第一混合水路连通且方向垂直并且开口也设在出水器壳体底部的第二混合水路。根据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数控恒温出水器采用混水阀与壳体之间直接固定,并且混合水路的出口与冷水水道、热水水道处于同一方向,这样的设计是本领域中都无法做到的,原因在于无法开模;而且这样的结构大大降低了数控恒温出水器的体积,并且降低了装备难度,而且加工简单且不易出现漏水的情况, 作为改进,所述冷水水道和热水水道的管径自进水口至混水阀逐渐变小。作为改进,所述混水阀的出水口设在阀体的侧壁上。作为改进,所述冷水水道、热水水道的内孔管径不小于8.5毫米直径。作为改进,所述冷水水道和热水水道之间的距离大于28毫米。作为改进,所述混水阀阀芯直径为33毫米。作为改进,出水槽用机加工方式沟出,代替铜环。节省铜材和O型密封圈,增加了产品防水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数控恒温出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数控恒温出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数控恒温出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数控恒温出水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现有技术:0.1、壳体,0.2、混水阀,0.3、铜环,0.4、铜环O型圈,0.5、螺丝,0.6、混水阀芯挡圈。本技术:1、出水器壳体,2、混水阀,3、冷水水道,4、热水水道,5、第一腔体,6、第二腔体,7、第三腔体,8、第一混合水路,9、第二混合水路,10、混水阀芯挡圈,11、混水阀芯O型圈,12、出水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4所示,一种数控恒温出水器,包括出水器壳体1、混水阀2、混水阀芯挡圈10和混水阀芯O型圈11,所述混水阀芯O型圈11直接安装在混水阀2上,所述混水阀2通过混水阀芯挡圈10安装在出水器壳体I中,所述出水器壳体I上设有用于冷水进入的冷水水道3、用于热水进入的热水水道4、用于安装电机的第一腔体5、用于安装电路控制板的第二腔体6和用于安装传动齿轮组的第三腔体7,所述冷水水道3和热水水道4分别与混水阀2的冷、热水进口连通,所述壳体I上还设有方向为水平且与混水阀2连通的第一混合水路8和与第一混合水路8连通且方向垂直并且开口也设在出水器壳体I底部的第二混合水路9 ;所述冷水水道3和热水水道4的管径自进水口至混水阀2逐渐变小;所述混水阀2的出水口设在阀体的侧壁上;所述冷水水道3、热水水道4的内孔管径不小于8.5毫米直径;所述冷水水道3和热水水道4之间的距离大于28毫米;所述混水阀2阀芯直径为33毫米。为了尽可能减小阀体的宽度尺寸,出水口和冷水进水口中心间距控制在36毫米内,出水口要采用斜抽芯方式,水平方向长度可以不限,并且我们在抽芯处增加一个堵头,实现出水口的垂直抽芯,从而实现壳体最小的宽度尺寸。如图2、3所示,把壳体和混水阀合二为一,统称为阀体;我们增加了一道在阀体注塑完成后通过机加工的沟槽工艺,将出水槽沟出,来代替铜环。这样既解决了脱模问题,消除了因增加铜环可能引起阀体漏水的隐患,并且降低了产品成本和装配难度,使整个产品的长、宽、高尺寸都得到了小型化,并把主控线路板、步进驱动电机、齿轮组、混水阀和温度传感器全部安装在一个阀体中,使恒温龙头的外形体积得以缩小。既方便了客户的安装,又节省了整个产品的原材料和重量,这在国内的数控恒温出水器产品中是没有的。整个产品的外形尺寸为长150X宽102X高55 (不含进、出水铜接头的长度)。冷热进水和温水出水的接口和阀体之间的防水配合采用2道O型圈来实现,为了保证铜接头和阀体间固定可靠,采用一个螺钉的轴向定位来实现。阀芯和阀体间密封和固定:阀芯的冷热进水部位和阀体间的密封是通过阀芯底部密封垫来实现,它的变形量只有十几丝,就可起到密封防水作用。阀芯和阀体间密封由阀芯上部的一条O型圈发生形变来实现。所以装配时只要在阀芯的转动轴的轴向施加一个使之可以让O型圈发生十几丝形变的外力,这时把两个M4X50的内六角螺栓从上到下旋入阀体中,对阀芯进行轴向固定就可。另外为了保证阀芯的金属部分和螺栓没有硬的接触,增加了带表面弧形的塑料垫片进行缓冲,既能保护阀芯金属面不受损,又能保证外力去除后有足够的变形量保证阀芯的底部、上部和阀体有良好的密封性。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控恒温出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水器壳体(1)、混水阀(2)、混水阀芯挡圈(10)和混水阀芯O型圈(11),所述混水阀芯O型圈(11)直接安装在混水阀(2)上,所述混水阀(2)通过混水阀芯挡圈(10)安装在出水器壳体(1)中,所述出水器壳体(1)上设有用于冷水进入的冷水水道(3)、用于热水进入的热水水道(4)、用于安装电机的第一腔体(5)、用于安装电路控制板的第二腔体(6)和用于安装传动齿轮组的第三腔体(7),所述冷水水道(3)和热水水道(4)分别与混水阀(2)的冷、热水进口连通,所述壳体(1)上还设有方向为水平且与混水阀(2)连通的第一混合水路(8)和与第一混合水路(8)连通且方向垂直并且开口也设在出水器壳体(1)底部的第二混合水路(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荣清,赵立新,饶胜峰,石兴国,
申请(专利权)人:金枫林电器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