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吡呀酮合成用结晶釜,包括筒体、进料管以及出料管,筒体内部设置有结晶室,结晶室两侧内壁设置有弧形挡流板,筒体的顶端设置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旋转轴延伸至结晶室底部,且不与结晶室底部相接触,旋转轴的底端安装有锚式搅拌桨,位于结晶室与筒体之间的上端空腔内设有冷却水循环水管,冷却水循环水管上分布有多个喷嘴,冷却水循环水管另一端与储水箱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冷却效率高,结晶效果好,提高了物料的降温均匀度和结晶均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结晶釜,尤其涉及一种吡呀酮合成用结晶釜。
技术介绍
结晶釜是物料混合反应后,釜内需冷冻水或冷媒水急剧降温的结晶设备,其搅拌器的结构形式和物料出口形式,罐体内高精度抛光,以及罐体内清洗无死角的要求来满足工艺使用条件。现有的结晶釜基本都是使用夹套进行冷却,夹套换热面积不大,流体流动速度小,传热系数不高,从而导致物料降温不均匀,从而影响结晶形态。鉴于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有必要将其进一步改进,使其更具备实用性,才能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吡呀酮合成用结晶釜。本技术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吡呀酮合成用结晶釜,包括筒体以及设置在筒体上下端的进料管、出料管,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结晶室,所述结晶室两侧内壁上下平行设置有若干个弧形挡流板,所述筒体的顶端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旋转轴延伸至结晶室底部,且不与所述结晶室底部相接触,所述旋转轴的底端安装有锚式搅拌桨,位于所述结晶室与筒体之间的上端空腔内设有冷却水循环水管,所述冷却水循环水管上分布有多个喷嘴,所述冷却水循环水管另一端与储水箱连接,所述储水箱内设置有水泵,所述储水箱另一端与位于所述结晶室与筒体之间的下端空腔的冷却水出口相连接。具体地,所述搅拌电机的搅拌轴圆周面上自上至下依次交错垂直设置有多个三角搅拌桨。所述筒体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观察窗。所述冷却水循环水管弯曲排列。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冷却效率高,结晶效果好,提高了物料的降温均匀度和结晶均匀度;通过设置的冷却水循环水管、储水箱等对所需要的冷却水进行持续冷却,达到较好的冷却效果的同时,使冷却水在炉体内循环冷却,既节约用水,又能循环冷却,一举两得;搅拌电机上设置有锚式搅拌桨和三角搅拌桨,使得筒体内各部分液体都能够均匀的结晶,结晶效果更佳;冷却介质采用冷水,冷却效果佳,结晶效率更快;设置的弧形挡流板能够对物料的流动起到导向的作用,间接的提高物料的混合效果,使物料混合更加均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进料管;2、观察窗;3、弧形挡流板;4、筒体;5、锚式搅拌桨;6、出料管;7、搅拌电机;8、喷嘴;9、结晶室;10、三角搅拌桨;11、冷却水循环水管;12、储水箱;13、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吡呀酮合成用结晶釜,包括筒体4以及设置在筒体4上下端的进料管1、出料管6,所述筒体4内部设置有结晶室9,所述结晶室9两侧内壁上下平行设置有若干个弧形挡流板3,所述筒体4的顶端设置有搅拌电机7,所述搅拌电机7的旋转轴延伸至结晶室9底部,且不与所述结晶室9底部相接触,所述旋转轴的底端安装有锚式搅拌桨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位于本技术的结晶室9与筒体4之间的上端空腔内设有冷却水循环水管11,所述冷却水循环水管11上分布有多个喷嘴8,所述冷却水循环水管11另一端与储水箱12连接,所述储水箱12内设置有水泵13,所述储水箱12另一端与位于所述结晶室9与筒体4之间的下端空腔的冷却水出口相连接。通过冷却水出口与冷却水循环水管的多重配合,使冷却水在炉体内循环冷却,既节约用水,又能循环冷却,一举两得;其中,位于储水箱内部的水泵能够对冷却水源源不断的输出起到动力作用,同时,能够又能将冷却水输送回储水箱,在整个循环冷却过程中起到动力作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本技术的旋转电机7的搅拌轴圆周面上自上至下依次交错垂直设置有多个三角搅拌桨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本技术的筒体4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观察窗2,方便随时观察反应进展。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本技术的冷却水循环水管11弯曲排列,增加冷却水的冷却面积,提高冷却效果。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故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吡呀酮合成用结晶釜,包括筒体以及设置在筒体上下端的进料管、出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结晶室,所述结晶室两侧内壁上下平行设置有若干个弧形挡流板,所述筒体的顶端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旋转轴延伸至结晶室底部,且不与所述结晶室底部相接触,所述旋转轴的底端安装有锚式搅拌桨,位于所述结晶室与筒体之间的上端空腔内设有冷却水循环水管,所述冷却水循环水管上分布有多个喷嘴,所述冷却水循环水管另一端与储水箱连接,所述储水箱内设置有水泵,所述储水箱另一端与位于所述结晶室与筒体之间的下端空腔的冷却水出口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吡呀酮合成用结晶釜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电机的搅拌轴圆周面上自上至下依次交错垂直设置有多个三角搅拌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吡呀酮合成用结晶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观察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吡呀酮合成用结晶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循环水管弯曲排列。【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吡呀酮合成用结晶釜,包括筒体、进料管以及出料管,筒体内部设置有结晶室,结晶室两侧内壁设置有弧形挡流板,筒体的顶端设置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旋转轴延伸至结晶室底部,且不与结晶室底部相接触,旋转轴的底端安装有锚式搅拌桨,位于结晶室与筒体之间的上端空腔内设有冷却水循环水管,冷却水循环水管上分布有多个喷嘴,冷却水循环水管另一端与储水箱连接。本技术冷却效率高,结晶效果好,提高了物料的降温均匀度和结晶均匀度。【IPC分类】C07D401/12, B01D9/00【公开号】CN204699434【申请号】CN201520233698【专利技术人】黄建忠 【申请人】安徽扬子化工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申请日】2015年4月1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吡呀酮合成用结晶釜,包括筒体以及设置在筒体上下端的进料管、出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结晶室,所述结晶室两侧内壁上下平行设置有若干个弧形挡流板,所述筒体的顶端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旋转轴延伸至结晶室底部,且不与所述结晶室底部相接触,所述旋转轴的底端安装有锚式搅拌桨,位于所述结晶室与筒体之间的上端空腔内设有冷却水循环水管,所述冷却水循环水管上分布有多个喷嘴,所述冷却水循环水管另一端与储水箱连接,所述储水箱内设置有水泵,所述储水箱另一端与位于所述结晶室与筒体之间的下端空腔的冷却水出口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扬子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