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风道;风机和过滤部件,所述风机和所述过滤部件间隔布置在所述风道内;压力指示计,所述压力指示计在所述壳体外与所述风道相连;其中,所述压力指示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第一端与所述风道连通且位于所述风机与所述过滤部件之间,所述管体的第二端与外界连通;活塞,所述活塞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管体内;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活塞相连且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管体的第二端相连以常推动所述活塞远离所述管体的第二端。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气净化器,设有用于测量过滤部件阻力的压力指示计,能够准确反映过滤部件的实际阻力,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空气净化器主要部件是风机和过滤部件。风机在电机带动下,使空气流动,通过过滤部件,过滤部件将空气中的灰尘等颗粒物拦截下来,让清洁的空气流出,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由于过滤部件在使用过程中,灰尘等颗粒物堆积在过滤部件上,阻力会逐步上升,当达到一定的程度时,空气流量很小,就应该更换过滤部件。就是说过滤部件达到了它的使用寿命。现在一般空气净化器是通过计时的方式,来计算过滤部件的使用寿命。也就是采用一个额外的电子计时器,通过计时器统计过滤部件的使用时间,当达到设定时间时(一般设定为半年),计时器发出更换过滤部件的信息。这种计时方式,不能准确反映过滤部件的实际阻力,更不能准确反应过滤部件的使用寿命。由于每个用户的使用习惯不一样,有些用户使用频繁,几乎24小时使用,而有些用户只是偶尔开启空气净化器。而且使用环境差异很大,有些地区,空气质量相对很好,有些地区空气污染相对严重,这些都将直接影响过滤部件的使用寿命。因为这些因素,不能笼统地通过设定一个固定的时间来提醒用户更换过滤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反映过滤部件实际阻力的空气净化器。根据本技术的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风道;风机和过滤部件,所述风机和所述过滤部件间隔布置在所述风道内;压力指示计,所述压力指示计在所述壳体外与所述风道相连;其中,所述压力指示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第一端与所述风道连通且位于所述风机与所述过滤部件之间,所述管体的第二端与外界连通;活塞,所述活塞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管体内;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活塞相连且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管体的第二端相连以常推动所述活塞远离所述管体的第二端。根据本技术的空气净化器,设有用于测量过滤部件阻力的压力指示计,能够准确反映过滤部件的实际阻力,结构简单,成本低。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管体为透明管体,所述透明管体的外周壁上具有显示所述活塞的移动轨迹的刻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外罩,所述外罩与所述壳体相连以限定出所述压力指示计的容纳空间,所述压力指示计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其中,所述外罩上设有用于观察所述活塞的移动轨迹的观察窗。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在所述风道内,当所述风机将气流由所述风机吹向所述过滤部件时,所述弹性件被压缩以使所述活塞朝着靠近所述管体的第二端的方向移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在所述风道内,当所述风机将气流由所述过滤部件抽向所述风机时,所述弹性件被拉伸以使所述活塞朝着远离所述管体的第二端的方向移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过滤部件选自无纺布滤芯、活性炭滤芯或玻璃纤维滤芯中的任一种或者它们的任意组合。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的空气净化器。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10,风机20,过滤部件30和压力指示计40。具体地说,壳体10内具有风道100。可以理解的是,风道100的两端开口均与大气连通。并且,风道100的轴线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L形线或者U形线。风机20和过滤部件30间隔布置在风道100内。对于过滤部件30不做特别限定,只要过滤部件30能起到过滤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的作用即可。优选地,过滤部件30可以选自无纺布滤芯、活性炭滤芯或玻璃纤维滤芯中的任一种或者它们的任意组合。压力指示计40在壳体10外与风道100相连。其中,压力指示计40包括:管体401,活塞402和弹性件403。管体401的第一端(即如图1中所示的管体401的左端)与风道100连通且位于风机20与过滤部件30之间。管体401的第二端(即如图1中所示的管体401的右端)与外界连通,即,与大气连通。管体401为透明管体,所述透明管体的外周壁上具有显示活塞401的移动轨迹的刻度。活塞402可移动地设在管体401内。有利地,管体401为透明管体,透明管体的外周壁上具有显示活塞402的移动轨迹的刻度。弹性件403的第一端与活塞402相连且弹性件403的第二端与管体402的第二端相连以常推动活塞402远离管体401的第二端。弹性件403可以为压缩弹簧。根据本技术的空气净化器在工作时,由于过滤部件30在过滤空气时,会对气流产生一定的阻力。并且,随着空气净化器的使用时间增加,过滤部件30上拦截的灰尘等颗粒物增多,过滤部件30对于气流的阻力会增大。在风道100内,当风机20将气流由风机20吹向过滤部件30时,弹性件403被压缩以使活塞402朝着靠近管体401的第二端的方向移动。由于管体401的第一端与风道100连通且位于风机20与过滤部件30之间。管体401的第二端与外界连通。那么,在空气净化器工作时,风道100内介于风机20与过滤部件30之间的气压大于大气压,导致管体401的第一端的气压大于管体401的第二端的气压,那么就会推动活塞402克服弹性件403的弹力在管体401内朝着靠近管体401的第二端的方向移动。在风道100内,当风机20将气流由过滤部件30抽向风机20时,弹性件403被拉伸以使活塞402朝着远离管体401的第二端的方向移动。也即是说,此时的风机20起到抽风的作用。由于管体401的第一端与风道100连通且位于风机20与过滤部件30之间。管体401的第二端与外界连通。在这种情况下,空气净化器工作时,风道100内介于风机20与过滤部件30之间的气压为负压,并且过滤部件30由于过滤空气的缘故,会进一步加剧这种负压,导致管体401的第一端的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风道;风机和过滤部件,所述风机和所述过滤部件间隔布置在所述风道内;压力指示计,所述压力指示计在所述壳体外与所述风道相连;其中,所述压力指示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第一端与所述风道连通且位于所述风机与所述过滤部件之间,所述管体的第二端与外界连通;活塞,所述活塞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管体内;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活塞相连且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管体的第二端相连以常推动所述活塞远离所述管体的第二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秋,
申请(专利权)人:张艳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