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架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03196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14 1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悬架座。悬架座(10)具备内板(11)、弹性体部件(12)、下壳体(13)以及上板(14)。板(11)具备从圆筒部(11a)伸出的延伸设置部(11b)。在延伸设置部(11b)一体地形成有倾斜部(11c),且由弹性体部件(12)夹持。弹性体部件(12)从外周侧夹持延伸设置部(11b)的倾斜部(11c)。由此,若在将板(11)和弹性体部件(12)收纳于壳体(13)的状态下将板(14)固定,则悬架座(10)的轴向的输入由倾斜部(11c)分解为轴向的压缩载荷和轴正交方向的压缩载荷。因而,弹性体部件(12)以在轴向以及轴正交方向被预压缩的状态被保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悬架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构成车辆的悬架机构的悬架部件连结于车体的悬架座。
技术介绍
以往,例如公知有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的滑柱支座(strutmount)。该现有的滑柱支座具备:内侧件,该内侧件安装于活塞杆;以及外侧件,该外侧件经由弹性部件连结于内侧件。这里,在该现有的滑柱支座中使用的弹性部件由第一橡胶和第二橡胶构成,其中,第二橡胶的动态载荷下弹簧常量相对于静态载荷下弹簧常量之比即动态比例因子以及衰减特性tanδ比第一橡胶大。而且,上述第一橡胶以及第二橡胶一体地安装于至少内侧件,第一橡胶在包含无载荷在内的所有载荷下均与外侧件的面板部抵接,第二橡胶仅在超过规定值的载荷下与外侧件的面板部抵接。另外,以往还公知有如下述专利文献2所示那样的滑柱支座。该现有的滑柱支座具备:内筒,该内筒被固定于减振器的活塞杆的前端;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防振基体,该防振基体设置于上述内筒;以及上下一对支架,该上下一对支架形成收纳上述防振基体的收纳部,且借助多个安装部件被固定于车体侧。另外,以往例如还公知有如下述专利文献3所示那样的滑柱支座。该现有的滑柱支座具备外侧部件、内侧安装部件以及弹性体,弹性体由橡胶弹性部以及低密度部构成。该橡胶弹性部硫化粘合于内侧安装部件,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形成为在滑柱支座的轴向具有振幅的波形。低密度部例如由发泡性的聚氨酯、软质橡胶等形成。而且,以往例如还公知有如下述专利文献4所示那样的滑柱支座。该现有的滑柱支座具备:外侧件,该外侧件安装于车体;内侧件,该内侧件安装于减振器的活塞杆;以及橡胶弹性体,该橡胶弹性体以在内侧件的外周与内侧件一体形成的状态被压入于外侧件的收纳部,由此,该橡胶弹性体夹设在外侧件与内侧件之间。而且,该现有的滑柱支座在外侧件与橡胶弹性体之间夹设有损耗因数比橡胶弹性体高且低密度的软质层(聚氨酯),软质层吸收微小的高频振动,橡胶弹性体吸收较大的外力。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8141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19106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90995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7-100889号公报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2所示的现有滑柱支座中,采用以橡胶材料为主体的弹性部件、防振基材。这里,橡胶材料通常相对于伴随着输入而产生的变形能够迅速地发挥弹力。因此,对于采用了以橡胶材料为主体的弹性部件、防振基材的滑柱支座,在该滑柱支座将减振器等悬架部件连结于车体的情况下,弹性部件、防振基材相对于减振器等在车辆上下方向的变位以及在车辆左右前后方向的变位能够迅速地(在变位开始的同时)产生控制上述变位的弹力。因而,在上述的采用了以橡胶材料为主体的弹性部件、防振基材的滑柱支座中,除了相对于在车辆上下方向的变位之外,相对于在车辆前后左右方向的变位,也能够对悬架部件施加适当大小的弹力,换言之,滑柱支座能够发挥适当的特性(弹簧常量)。然而,以橡胶材料为主体的弹性部件、防振基材经由所谓的硫化粘合,以具有所希望的特性(弹簧常量)的状态组装于内侧件、内筒(滑柱支座)。因而,另外需要用于将弹性部件、防振基材硫化粘合的工序。相对于这点,在上述专利文献3、4所示的现有的滑柱支座中作为低密度部、软质层而采用的发泡性的聚氨酯等弹性体材料不需要硫化粘合工序,例如,能够预先成型为规定的形状并组装于滑柱支座。这里,在作为弹性体材料的发泡性的聚氨酯等中,为了使其具有相对于伴随着输入产生的变形迅速地发挥弹力的特性、即所希望的特性(弹簧常量),如图8所示,关键是维持预先以成为规定的压缩率的方式被压缩的状态(预压缩的状态)。即,如图8所示,在未被预压缩的(a):无载荷状态下,产生相对于输入开始初期的变位(行程)的增加而弹力不增加的不需要区域,然后,产生相对于变位(行程)的增加而弹力增加的需要区域。因而,在未被预压缩的状态下,在不需要区域产生不需要的变位(行程),因此合计的变位(行程)变大,无法响应性良好地产生弹力。与此相对,在被预压缩的(b):预压缩状态下,从输入开始初期起即产生相对于变位(行程)的增加而弹力增加的需要区域。即,在预压缩状态下,能够从输入的初期起产生需要区域,因此合计的变位(行程)小,能够响应性良好地产生弹力。根据这样的特性,例如在仅利用由发泡性的聚氨酯等构成的弹性体材料形成上述弹性部件、防振基材,并在内侧件与外侧件之间、内筒与支架之间压缩(预压缩)保持的情况下,相对于与支架连结的减振器等在轴向(例如,车辆上下方向)的变位,弹性部件、防振基材能够响应性良好地施加弹力。换言之,滑柱支座能够发挥适当的特性(弹簧常量)。另一方面,在作为弹性体材料的发泡性的聚氨酯等中,无论上述预压缩的有无,如图9所示,通过增大受压面积,也能够产生弹力。即,如图9所示,在受压面积为A0的情况下,持续存在相对于从输入开始起的变位(行程)的增加而弹力不增加的状态,但在比受压面积A0大的受压面积A1的情况下,成为相对于从输入开始起的变位(行程)的增加而弹力增加的状态。即,通过增大受压面积,能够从输入初期(行程的初期)起产生弹力。这里,当仅利用由发泡性的聚氨酯等构成的弹性体材料形成弹性部件、防振基材,且将弹性部件、防振基材压缩(预压缩)并保持在内侧件与外侧件之间、内筒与支架之间的情况下,如上所述,能够确保弹性部件、防振基材在减振器等的轴向即内侧件、内筒的轴向被预压缩的状态。然而,由于无法在与内侧件、内筒的轴向正交的轴正交方向对弹性部件、防振基材进行预压缩,因此,相对于减振器等的在轴正交方向(例如,车辆前后左右方向)的变位无法响应性良好地施加弹力。因而,为了相对于减振器等即内侧件、内筒的轴正交方向(车辆前后左右方向)的变位施加弹力,根据上述特性,考虑增大内侧件、内筒的轴向上的与弹性部件、防振基材之间的接触部分的面积即受压面积,更具体而言,考虑使弹性部件、防振基材沿滑柱支座(减振器等)的轴向呈圆筒状地延长。然而,由图8以及图9可知,即便在增大受压面积的情况下,当弹性部件、防振基材未被预压缩的情况下,相对于与滑柱支座连结的减振器等的轴正交方向(车辆前后左右方向)的变位,难以响应性良好地施加适当大小的弹力。因而,在现有的滑柱支座中,在仅利用弹性体材料形成弹性部件、防振基材等的情况下,由于仅能够在特定的方向(减振器等的轴向)进行预压缩,因此,存在在轴向以及轴正交方向难以发挥适当的特性(弹簧常量)、在车辆中的采用受限的可能性。另外,对于为了发挥相对于轴正交方向的变位的特性而增大受压面积从而滑柱支座的轴向的尺寸(高度尺寸)扩大这一情况,特别是在将滑柱支座配置于车辆前部时,例如存在对以保护行人为目的的各种机构的配置产生影响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应对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采用由发泡性树脂构成的发泡性树脂弹性体作为弹性体、且相对于所连结的悬架部件的变位能够施加适当弹力的小型的悬架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将构成车辆的悬架机构的悬架部件连结于车体的悬架座中,具备:内侧部件,上述内侧部件与上述悬架部件连结;发泡性树脂弹性体,上述发泡性树脂弹性体由发泡性树脂形成,并对在上述内侧部件延伸设置的延伸设置部进行夹持;壳体部件,上述壳体部件具有一体地收纳上述内侧部件以及上述发泡性树脂弹性体的收纳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悬架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架座,所述悬架座将构成车辆的悬架机构的悬架部件连结于车体,所述悬架座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悬架座设置有:内侧部件,所述内侧部件与所述悬架部件连结;发泡性树脂弹性体,所述发泡性树脂弹性体由发泡性树脂形成,并对在所述内侧部件延伸设置的延伸设置部进行夹持;壳体部件,所述壳体部件具有一体地收纳所述内侧部件以及所述发泡性树脂弹性体的收纳部;板部件,所述板部件被一体地固定于所述壳体部件的开口端部,并具有压缩面,所述压缩面与所述壳体部件的底部内表面一起压缩以夹持所述内侧部件的所述延伸设置部的状态被收纳于所述壳体部件的所述收纳部内的所述发泡性树脂弹性体;以及压缩构件,伴随着所述壳体部件的所述底部内表面和所述板部件的所述压缩面对所述发泡性树脂弹性体的压缩,所述压缩构件在所述内侧部件的所述延伸设置部的伸出方向压缩所述发泡性树脂弹性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2.06 JP 2013-0211101.一种悬架座,所述悬架座将构成车辆的悬架机构的悬架部件连结于车体,所述悬架座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悬架座设置有:内侧部件,所述内侧部件与所述悬架部件连结;发泡性树脂弹性体,所述发泡性树脂弹性体由发泡性树脂形成,并对在所述内侧部件延伸设置的延伸设置部进行夹持;壳体部件,所述壳体部件具有一体地收纳所述内侧部件以及所述发泡性树脂弹性体的收纳部;板部件,所述板部件被一体地固定于所述壳体部件的开口端部,并具有压缩面,所述压缩面与所述壳体部件的底部内表面一起压缩以夹持所述内侧部件的所述延伸设置部的状态被收纳于所述壳体部件的所述收纳部内的所述发泡性树脂弹性体;以及压缩构件,伴随着所述壳体部件的所述底部内表面和所述板部件的所述压缩面对所述发泡性树脂弹性体的压缩,所述压缩构件在所述内侧部件的所述延伸设置部的伸出方向压缩所述发泡性树脂弹性体,所述压缩构件构成为包括倾斜部,所述倾斜部形成于所述内侧部件的所述延伸设置部的由所述发泡性树脂弹性体夹持的夹持面中的至少一面侧,所述倾斜部形成为随着趋向所述延伸设置部的伸出方向而厚度减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座,其特征在于,当在所述延伸设置部的所述夹持面中的、至少与所述板部件的所述压缩面对置侧的面形成有所述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丰田悟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