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德生专利>正文

循环串联聚风散热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197158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14 0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循环串联聚风散热发电系统,一种由13固定支架内置14定子连接17轴承外壁连接18轴承内壁连接16旋叶固定支架连接15旋叶E构成空心环发电系统。22聚风管D二端分别设置20聚风管入口和23聚风管出口构成聚风通道结构。6转轴连接器另一端连接外连接动力或水泵为驱动传动装置。2电动机B通电产生动力通过6转轴连接器另一端驱动传动其他动力或水泵同时带动1散热扇叶A和4排风扇叶工作产生风能效果吹动风能发电机产生电能且排出的聚风能量经过22聚风管D再次被利用吹动a推动b推动e推动d又吹动A构成自我循环串联良性的增速吹动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循环串联聚风散热发电等多领域用途的发电机,尤其涉及一种利用中央空调循环水电机散热,集聚风散热的循环串联结构;设计为旋叶空心环的聚风负压发电系统,即循环水用水泵等的均可应用的循环聚风散热发电系统(简称“循环串联聚风散热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基于现有循环水及电动设备散热排风的无形消耗被动浪费,有限的风能资源没有合理利用的前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关键创新点:一:利用电动机水泵的散热排风;二:聚风风洞产生漩涡效应;三:散热排风中间贯穿无阻力直通;四、风内旋转外挟大气压力被压缩加强内射速;五:负压离心真空;六:环壁旋叶式无磁阻发电结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法:根据旋叶发电机受风能动力的物理特性,利用条件风聚能的方法,改变条件设计有电动机/水泵散热排风聚能的方式,以动(洞)带静促进内旋转;并吸引大气压力使内闭合输出端口风速度强度聚合产生负压离心真空压力倍增作用,达到高效利用节能安全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创造系统包括:散热扇叶A、电动机B、转轴一、排风扇叶、转轴二、转轴连接器、通风管、外聚风、转轴三、散热风、聚风、引风、固定支架、定子、旋叶E、旋叶固定支架、轴承外壁、轴承内壁、旋转方向、聚风管入口、发电机聚风出口方向、聚风管D、聚风管出口、聚风出口方向。6转轴连接器一端连接5转轴连接I散热扇叶A连接转轴连接2电动机B连接9转轴连接4排风扇叶构成动力和排风散热及聚风系统。13固定支架内置14定子连接17轴承外壁连接18轴承内壁连接16旋叶固定支架连接15旋叶E构成空心环发电系统。22聚风管D 二端分别设置20聚风管入口和23聚风管出口构成聚风通道结构。6转轴连接器另一端连接外连接动力或水泵为驱动传动装置。2电动机B通电产生动力通过6转轴连接器另一端驱动传动其他动力或水泵同时带动I散热扇叶A和4排风扇叶工作产生风能效果吹动风能发电机产生电能且排出的聚风能量经过22聚风管D再次被利用吹动a推动b推动e推动d又吹动A构成自我循环串联良性的增速吹动系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专利循环串联聚风散热发电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专利电动机/水泵等效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专外加扇叶及导风管等效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专利空心环旋叶发电机等效图。1、散热扇叶A ;2、电动机B ;3、转轴一 ;4、排风扇叶;5、转轴二 ;6、转轴连接器;7、通风管;8、外聚风;9、转轴三;10、散热风;11、聚风;12、引风;13、固定支架;14、定子;15、旋叶E ;16、旋叶固定支架;17、轴承外壁;18、轴承内壁;19、旋转方向;20、聚风管入口 ;21、发电机聚风出口方向;22、聚风管D ;23、聚风管出口 ;24、聚风出口方向。由I散热扇叶A和2电动机/水泵/B与4排风扇叶及15旋叶/E等构成循环串联聚风散热发电系统。6转轴连接器一端连接5转轴连接I散热扇叶A连接转轴连接2电动机B连接9转轴连接4排风扇叶构成动力和排风散热及聚风系统。13固定支架内置14定子连接17轴承外壁连接18轴承内壁连接16旋叶固定支架连接15旋叶E构成空心环发电系统。22聚风管D 二端分别设置20聚风管入口和23聚风管出口构成聚风通道结构。6转轴连接器另一端连接外连接动力或水泵为驱动传动装置。2电动机B通电产生动力通过6转轴连接器另一端驱动传动其他动力或水泵同时带动I散热扇叶A和4排风扇叶工作产生风能效果吹动风能发电机产生电能且排出的聚风能量经过22聚风管D再次被利用吹动a推动b推动e推动d又吹动A构成自我循环串联良性的增速吹动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并对照附图1循环串联聚风散热发电系统专利技术专利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电动机及循环水水泵。本专利技术方法由I散热扇叶A和2电动机B与4排风扇叶及15旋叶E等构成循环串联聚风散热发电系统。利用本循环串联聚风散热发电技术,借用循环水水泵散热排风,作为动力,推动发电机的旋叶旋转,构成风聚能空心环发电系统。6转轴连接器一端连接5转轴连接I散热扇叶A连接转轴连接2电动机B连接9转轴连接4排风扇叶构成动力和排风散热及聚风系统。13固定支架内置14定子连接17轴承外壁连接18轴承内壁连接16旋叶固定支架连接15旋叶E构成空心环发电系统。22聚风管D 二端分别设置20聚风管入口和23聚风管出口构成聚风通道结构。6转轴连接器另一端连接外连接动力或水泵为驱动传动装置。2电动机B通电产生动力通过6转轴连接器另一端驱动传动其他动力或水泵同时带动I散热扇叶A和4排风扇叶工作产生风能效果吹动风能发电机产生电能且排出的聚风能量经过22聚风管D再次被利用吹动a推动b推动e推动d又吹动A构成自我循环串联良性的增速吹动系统。【主权项】1.循环串联聚风散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利用电动机及循环水水泵的散热排风为动力。2.循环串联聚风散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聚风风洞产生漩涡效应。3.循环串联聚风散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散热排风中间贯穿无阻力直通。4.循环串联聚风散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负压离心真空。5.循环串联聚风散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风内旋转外挟大气压力被压缩加强内射速。6.循环串联聚风散热发电技术,其特征在于:图1、图2、图3、图4结构。7.循环串联聚风散热发电技术,其特征在于:循环水闭环系统循环泵二用及二用以上的循环泵发电。【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循环串联聚风散热发电系统,一种由13固定支架内置14定子连接17轴承外壁连接18轴承内壁连接16旋叶固定支架连接15旋叶E构成空心环发电系统。22聚风管D二端分别设置20聚风管入口和23聚风管出口构成聚风通道结构。6转轴连接器另一端连接外连接动力或水泵为驱动传动装置。2电动机B通电产生动力通过6转轴连接器另一端驱动传动其他动力或水泵同时带动1散热扇叶A和4排风扇叶工作产生风能效果吹动风能发电机产生电能且排出的聚风能量经过22聚风管D再次被利用吹动a推动b推动e推动d又吹动A构成自我循环串联良性的增速吹动系统。【IPC分类】F03D11/00, F03D9/00【公开号】CN104976066【申请号】CN201510196159【专利技术人】李德生 【申请人】李德生【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申请日】2015年4月2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循环串联聚风散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利用电动机及循环水水泵的散热排风为动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生
申请(专利权)人:李德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