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耦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95942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14 0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耦合器,包括第一液压油泵、第二液压油泵、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液压耦合器输入轴、第一液压马达、第二液压马达、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六齿轮、液压耦合器输出轴、第一比例溢流阀、第二比例溢流阀、换向阀、油箱、冷却器、过滤器等。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体积小,限载安全保护,启动性能充分可调,可以实现无级调速,调速范围更宽等特性,同时,把第二比例溢流阀设置在液压马达回油管路上可以实现工作机的液压制动,并设置合理的制动曲线,获得理想的制动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液压耦合器带有冷却器和过滤器,可以维持合理的工作油液温度和清洁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装置的启动过程中使用的耦合器,具体涉及到一种液压耦合器,属于电气与机电

技术介绍
目前,在汽轮机和风机的启动过程中,广泛使用液力偶合器,实现工作过程的平稳启动。但由于液力偶合器存在工作效率低、体积大、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存在转速差、叶轮设计和加工难度大等缺点,特别是大功率液力偶合器,其缺点更为突出。为了克服液力偶合器的以上缺点,本申请提出,一种液压耦合器,主要由液压油泵、液压马达、比例溢流阀等液压元件组成,一方面液压油泵、液压马达、比例溢流阀等液压元件均为成熟定型的产品,性能稳定,采购成本低,另一方面,利用液压油泵、液压马达、比例溢流阀等组成的液压耦合器,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启动性能充分可调,可以实现无级调速,调速范围更宽的特性,同时,把第二比例溢流阀设置在液压马达回油管路上可以实现工作机的液压制动,并设置合理的制动曲线,获得理想的制动性能。本专利技术中的液压耦合器带有冷却器和过滤器,可以维持合理的工作油液温度和清洁度,所以,本申请提出的液压耦合器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耦合器。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压耦合器,包括第一液压油泵(I )、第二液压油泵(2)、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2-4)、第三齿轮(3)、液压耦合器输入轴(4)、第一液压马达(5)、第二液压马达(6)、第四齿轮(5-4)、第五齿轮(6-4)、第六齿轮(7)、液压耦合器输出轴(8)、第一比例溢流阀(9)、第二比例溢流阀(14)、换向阀(15)、油箱(10)、冷却器(12)、过滤器(13)、回油管(11)以及连接管路;所述油箱(10)包括油箱右侧板(10-1)和油箱左侧板(10-2),所述连接管路包括第一管路(11-1)、第二管路(11-2)、第三管路(11-3)、第四管路(11-4)、第五管路(11-5)、第六管路(11-6)、第七管路(11-7)、第八管路(11-8)、第九管路(11-9)、第十管路(11-10)、第i^一管路(11-11)、第十二管路(11-12)、第十三管路(11-13)、第十四管路(11-14)、第十五管路(11-15)、第十六管路(11-16)、第十七管路(11-17)、第十八管路(11-18)、第十九管路(11-19)。所述第一液压油泵(I)包括第一油泵输入轴(1-1)、第一油泵出油口( 1-3)、第一油泵吸油口(1-6)、第一油泵泄漏口(1-7),所述第一液压油泵(I)安装于油箱(10)内侧,并通过第一油泵安装螺钉(1-5)安装在油箱右侧板(10-1)上,第一液压油泵(I)的端面和油箱右侧板(10-1)之间设置有第一油泵端面密封垫(1-2),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油液泄漏,所述第一油泵输入轴(1-1)上安装有第一齿轮(1-4),所述第一油泵吸油口( 1-6)通过第十九管路(11-19)连通油箱(10)中的工作油液,所述第一油泵泄漏口(1-7)通过第四管路(11-4)连通第二油泵泄漏口(2-7)及第十一管路(11-11),所述第一油泵出油口(1-3)通过第二管路(11-2)与第二油泵出油口(2-3)相连通,并与第五管路(11-5)相连通。所述第二液压油泵(2)包括第二油泵输入轴(2-1)、第二油泵出油口(2-3)、第二油泵吸油口(2-6)、第二油泵泄漏口(2-7),所述第二液压油泵(2)安装于油箱(10)内侧,并通过第二油泵安装螺钉(2-5)安装在油箱右侧板(10-1)上,第二液压油泵(2)的端面和油箱右侧板(10-1)之间设置有第二油泵端面密封垫(2-2),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油液泄漏,所述第二油泵输入轴(2-1)上安装有第二齿轮(2-4),所述第二油泵吸油口( 2-6 )通过第三管路(11-3)连通油箱(10)中的工作油液,所述第二油泵泄漏口(2-7)通过第四管路(11-4)连通第一油泵泄漏口( 1-7)及第十一管路(11-11 ),所述第二油泵出油口(2-3)通过第二管路(11-2)与第一油泵出油口( 1-3)相连通,并与第五管路(11-5)相连通。所述液压耦合器输入轴(4)的左部安装有第三齿轮(3),液压耦合器输入轴(4)的右部可以通过联轴器与原动机相连接,所述第三齿轮(3)分别与第一齿轮(1-4)和第二齿轮(2-4)相啮合,原动机工作时,可以通过联轴器带动液压耦合器输入轴(4)及第三齿轮(3 ) 一起转动,第三齿轮(3 )驱动与之相啮合的第一齿轮(1-4 )和第二齿轮(2-4 ) 一起转动,第一齿轮(1-4)和第二齿轮(2-4)分别带动第一液压油泵(I)和第二液压油泵(2)进入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液压马达(5)包括第一马达输出轴(5-1)、第一马达进油口(5-3)、第一马达回油口(5-6)、第一马达泄漏口(5-7),所述第一液压马达(5)安装于油箱(10)内侧,并通过第一马达安装螺钉(5-5)安装在油箱左侧板(10-2)上,第一液压马达(5)的端面和油箱左侧板(10-2)之间设置有第一马达端面密封垫(5-2),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油液泄漏,所述第一马达输出轴(5-1)上安装有第四齿轮(5-4),所述第一马达回油口(5-6)通过回油管(11)、第一管路(11-1)分别连通第十五管路(11-15)和第十七管路(11-17),进而与第二比例溢流阀(14)和换向阀(15)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一马达泄漏口(5-7)通过第九管路(11-9)连通第二马达泄漏口(6-7)及第十一管路(11-11 ),所述第一马达进油口(5-6)通过第八管路(11-8)与第二马达进油口(6-6)相连通,并与第五管路(11-5)相连通。所述第二液压马达(6)包括第二马达输出轴(6-1)、第二马达进油口(6-3)、第二马达回油口(6-6)、第二马达泄漏口(6-7),所述第二液压马达(6)安装于油箱(10)内侧,并通过第二马达安装螺钉(6-5)安装在油箱左侧板(10-2)上,第二液压马达(6)的端面和油箱左侧板(10-2)之间设置有第二马达端面密封垫(6-2),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油液泄漏,所述第二马达输出轴(6-1)上安装有第五齿轮(6-4),所述第二马达回油口(6-6)通过第十管路(11-10)、第一管路(11-1)分别连通第十五管路(11-15)和第十七管路(11-17),进而与第二比例溢流阀(14)和换向阀(15)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二马达泄漏口(6-7)通过第九管路(11-9)连通第一马达泄漏口(5-7)及第十一管路(11-11),所述第二马达进油口(6-6)通过第八管路(11-8)与第一马达进油口( 5-6 )相连通,并与第五管路(11-5)相连通;所述液压耦合器输出轴(8)的右部安装有第六齿轮(7),液压耦合器输出轴(8)的左部可以通过联轴器与工作机相连接,所述第六齿轮(7)分别与第四齿轮(5-4)和第五齿轮(6-4)相啮入口 ο第一液压马达(5)和第二液压马达(6)工作时,可以分别通过与第六齿轮(7)相啮合的第四齿轮(5-4)和第五齿轮(6-4)驱动第六齿轮(7)及液压耦合器输出轴(8)产生转动,液压耦合器输出轴(8 )可以通过联轴器带动工作机进入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比例溢流阀(9)的进油口通过第六管路(11-6)与第五管路(11-5)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液压油泵(1)、第二液压油泵(2)、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2‑4)、第三齿轮(3)、液压耦合器输入轴(4)、第一液压马达(5)、第二液压马达(6)、第四齿轮(5‑4)、第五齿轮(6‑4)、第六齿轮(7)、液压耦合器输出轴(8)、第一比例溢流阀(9)、第二比例溢流阀(14)、换向阀(15)、油箱(10)、冷却器(12)、过滤器(13)、回油管(11)以及连接管路;所述油箱(10)包括油箱右侧板(10‑1)和油箱左侧板(10‑2),所述连接管路包括第一管路(11‑1)、第二管路(11‑2)、第三管路(11‑3)、第四管路(11‑4)、第五管路(11‑5)、第六管路(11‑6)、第七管路(11‑7)、第八管路(11‑8)、第九管路(11‑9)、第十管路(11‑10)、第十一管路(11‑11)、第十二管路(11‑12)、第十三管路(11‑13)、第十四管路(11‑14)、第十五管路(11‑15)、第十六管路(11‑16)、第十七管路(11‑17)、第十八管路(11‑18)、第十九管路(11‑19);所述第一液压油泵(1)包括第一油泵输入轴(1‑1)、第一油泵出油口(1‑3)、第一油泵吸油口(1‑6)、第一油泵泄漏口(1‑7),所述第一液压油泵(1)安装于油箱(10)内侧,并通过第一油泵安装螺钉(1‑5)安装在油箱右侧板(10‑1)上,第一液压油泵(1)的端面和油箱右侧板(10‑1)之间设置有第一油泵端面密封垫(1‑2),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油液泄漏,所述第一油泵输入轴(1‑1)上安装有第一齿轮(1‑4),所述第一油泵吸油口(1‑6)通过第十九管路(11‑19)连通油箱(10)中的工作油液,所述第一油泵泄漏口(1‑7)通过第四管路(11‑4)连通第二油泵泄漏口(2‑7)及第十一管路(11‑11),所述第一油泵出油口(1‑3)通过第二管路(11‑2)与第二油泵出油口(2‑3)相连通,并与第五管路(11‑5)相连通;所述第二液压油泵(2)包括第二油泵输入轴(2‑1)、第二油泵出油口(2‑3)、第二油泵吸油口(2‑6)、第二油泵泄漏口(2‑7),所述第二液压油泵(2)安装于油箱(10)内侧,并通过第二油泵安装螺钉(2‑5)安装在油箱右侧板(10‑1)上,第二液压油泵(2)的端面和油箱右侧板(10‑1)之间设置有第二油泵端面密封垫(2‑2),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油液泄漏,所述第二油泵输入轴(2‑1)上安装有第二齿轮(2‑4),所述第二油泵吸油口(2‑6)通过第三管路(11‑3)连通油箱(10)中的工作油液,所述第二油泵泄漏口(2‑7)通过第四管路(11‑4)连通第一油泵泄漏口(1‑7)及第十一管路(11‑11),所述第二油泵出油口(2‑3)通过第二管路(11‑2)与第一油泵出油口(1‑3)相连通,并与第五管路(11‑5)相连通;所述液压耦合器输入轴(4)的左部安装有第三齿轮(3),液压耦合器输入轴(4)的右部通过联轴器与原动机相连接,所述第三齿轮(3)分别与第一齿轮(1‑4)和第二齿轮(2‑4)相啮合,原动机工作时,通过联轴器带动液压耦合器输入轴(4)及第三齿轮(3)一起转动,第三齿轮(3)驱动与之相啮合的第一齿轮(1‑4)和第二齿轮(2‑4)一起转动,第一齿轮(1‑4)和第二齿轮(2‑4)分别带动第一液压油泵(1)和第二液压油泵(2)进入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液压马达(5)包括第一马达输出轴(5‑1)、第一马达进油口(5‑3)、第一马达回油口(5‑6)、第一马达泄漏口(5‑7),所述第一液压马达(5)安装于油箱(10)内侧,并通过第一马达安装螺钉(5‑5)安装在油箱左侧板(10‑2)上,第一液压马达(5)的端面和油箱左侧板(10‑2)之间设置有第一马达端面密封垫(5‑2),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油液泄漏,所述第一马达输出轴(5‑1)上安装有第四齿轮(5‑4),所述第一马达回油口(5‑6)通过回油管(11)、第一管路(11‑1)分别连通第十五管路(11‑15)和第十七管路(11‑17),进而与第二比例溢流阀(14)和换向阀(15)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一马达泄漏口(5‑7)通过第九管路(11‑9)连通第二马达泄漏口(6‑7)及第十一管路(11‑11),所述第一马达进油口(5‑6)通过第八管路(11‑8)与第二马达进油口(6‑6)相连通,并与第五管路(11‑5)相连通;所述第二液压马达(6)包括第二马达输出轴(6‑1)、第二马达进油口(6‑3)、第二马达回油口(6‑6)、第二马达泄漏口(6‑7),所述第二液压马达(6)安装于油箱(10)内侧,并通过第二马达安装螺钉(6‑5)安装在油箱左侧板(10‑2)上,第二液压马达(6)的端面和油箱左侧板(10‑2)之间设置有第二马达端面密封垫(6‑2),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油液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