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滑动车门支撑装置以及使用其的滑动车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93469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14 0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滑动车门支撑装置以及使用其的滑动车门装置。车辆的滑动车门支撑装置可包括轨道、滑动件和气弹簧,所述轨道的一端可枢转移动地安装至车身;所述滑动件沿着所述轨道可移动地适配并联接至所述轨道,以可枢转移动的方式连接至车门的前下部分;所述气弹簧连接至所述滑动件,以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通过外侧通过所述滑动件将外力施加至车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车辆的滑动车门支撑装置以及使用其的滑动车门装置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4年4月9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4-0042596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结合于此用于通过该引用的所有目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滑动车门。更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滑动车门支撑装置和使用其的车辆的滑动车门装置,所述滑动车门支撑装置通过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移动至前侧或后侧以进行平顺滑动,从而支撑打开/关闭车身的车门开口的滑动车门。
技术介绍
通常,车辆具有在其中形成的预定尺寸的车厢,用于在其中搭乘驾驶者和随行人员,以及用于打开/关闭车厢的安装于车身车厢的打开/关闭车门。在为客车的情况中,车厢打开/关闭车门为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安装至车辆前侧的前车门,和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安装至车辆后侧的后车门,其中前车门和后车门通常使用铰链而可旋转地安装至车身。在可搭乘许多人的厢式货车的情况中,当车厢打开/关闭车门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向前/向后滑动时,车厢打开/关闭车门打开/关闭车厢。由于当打开/关闭车门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向后移动时厢式货车中的滑动车门打开车厢,并当打开/关闭车门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向前移动时关闭车厢,因此厢式货车中的滑动型车厢打开/关闭车门所需用于打开/关闭车门的空间比客车车辆中的铰链型车厢打开/关闭车门的更小,从而具有如下优点:即使在具有较小宽度的打开/关闭空间中,也完全打开车身中形成的车门开口。在设置有这种常规滑动车门的车辆的滑动车门装置中,需要如下滑动车门支撑装置,所述滑动车门支撑装置支撑滑动车门在滑动车门装置中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平顺地向前/向后滑动。公开于该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致力于提供一种车辆的滑动车门支撑装置和使用其的车辆的滑动车门装置,所述滑动车门支撑装置可通过将滑动车门稳定支撑至车身而在滑动车门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上的轨道向前和向后滑动时获得滑动车门的平顺滑动,从而改进车辆的适销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一种车辆的滑动车门支撑装置可包括轨道、滑动件和气弹簧,所述轨道的一端可枢转移动地安装至车身;所述滑动件沿着所述轨道可移动地适配并联接至所述轨道,以可枢转移动的方式连接至车门的前下部分;所述气弹簧连接至所述滑动件,以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通过所述滑动件将外力施加至车门以将车门推动至外侧。车身支架可以以固定的方式安装至车身,车身处的转动支架可以可相对旋转地安装至所述车身支架,且所述轨道的一端可联接至车身侧面的转动支架。所述车身支架可包括支架本体和旋转轴,所述支架本体基本上以“L”的形状形成,并以固定的方式安装至车身;所述旋转轴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整体形成至所述支架本体,所述车身侧面的转动支架可包括:轴孔和转动支架本体,所述旋转轴适配至所述轴孔并因此可旋转地联接至所述轴孔;所述转动支架本体基本上以“U”的形状形成,所述轨道的一端安装至所述转动支架本体。所述轨道可包括一对第二下轨道本体,所述一对第二下轨道本体基本上以四边形的形状形成,并通过彼此相距一定距离设置而在其间形成通道,所述滑动件可联接至所述通道用以沿着所述通道可移动。沿着所述滑动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联接孔可在所述滑动件的一个前端处形成,车门侧面处的转动支架可整体联接至所述联接孔,且车门侧面处的转动支架可与以固定方式安装至车门前下部的车门支架相对可旋转地联接。所述车门侧面处的转动支架可包括转动支架本体和轴孔,所述转动支架本体基本上以“T”的形状形成;所述轴孔在所述转动支架本体的一个前端处形成,且所述车门支架可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可旋转地插入所述轴孔中,并因此可旋转地联接至所述轴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一种滑动车门装置可包括车辆的滑动车门支撑装置、后下支撑装置和上支撑装置,所述后下支撑装置支撑车门的后下部分以可滑动地移动;所述上支撑装置支撑车门的上部以可滑动地移动。所述后下支撑装置可包括轨道、滑动件和下支撑件,所述轨道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安装至所述后下支撑装置;所述滑动件联接为可沿着所述轨道移动;所述下支撑件的一端联接至所述滑动件,另一端联接至所述车门的后下部分。所述上支撑装置可包括上轨道、上滑动件和上支撑件,所述上轨道沿着车门的宽度方向以固定的方式安装至车门;所述上滑动件联接为可沿着所述上轨道移动;所述上支撑件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上滑动件,另一端安装至车身,以支撑所述上滑动件可相对于车身线性移动。由于提供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案的车辆的滑动车门支撑装置和使用其的滑动车门装置,因此滑动车门的上部通过上轨道、上滑动件和上支撑件而由车身可滑动地支撑,滑动车门的后下部分通过第一下轨道、第一下滑动件和第一下支撑件而由车身可滑动地支撑,滑动车门的前下部分通过第二下轨道、第二下滑动件和第二下支撑件而由车身可滑动地支撑,从而当滑动车门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向前和向后滑动时,滑动车门在上部第一部分和下部第二部分处被稳定支撑,由此进行平顺滑动。 如所述,在滑动车门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向前和向后平顺移动时车身的车门开口打开/关闭,从而简化了车辆的滑动车门的打开/关闭操作,并可改进车辆的适销性。应当理解,此处所使用的术语“车辆”或“车辆的”或其他类似术语一般包括机动车辆,例如包括运动型多用途车辆(SUV)、公共车辆、卡车、各种商用车辆的乘用汽车,包括各种舟艇、船舶的船只,航空器等等,并且包括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车辆、可插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氢动力车辆以及其它替代性燃料车辆(例如源于非石油的能源的燃料)。正如此处所提到的,混合动力车辆是具有两种或更多动力源的车辆,例如汽油动力和电力动力两者的车辆。通过纳入本文的附图以及随后与附图一起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原理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设备所具有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更为具体地变得清楚或得以阐明。【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滑动前车门和示例性支撑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安装示例性支撑装置的前车门处于关闭状态的前视图。图3为提供用于描述在打开的初始阶段的安装示例性支撑装置的前车门的图示。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描述在打开过程中的安装示例性支撑装置的前车门的图示。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描述安装示例性支撑装置的前车门完全打开的图示。应当了解,所附附图并非按比例地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图示性的各种特征的略微简化的画法。本文所公开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取向、位置和形状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案详细地作出引用,这些实施方案的实例被显示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专利技术将与示例性实施方案相结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意识到,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专利技术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实施方案。相反,本专利技术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方案,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价形式及其它实施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车辆的滑动车门支撑装置可应用于通过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可滑动而打开/关闭车身的车门开口的前滑动车门或后滑动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的滑动车门支撑装置,其包括:轨道,所述轨道的一端能够枢转移动地安装至车身;滑动件,所述滑动件沿着所述轨道能够移动地适配并联接至所述轨道,以能够枢转移动的方式连接至车门的前下部分;和气弹簧,所述气弹簧连接至所述滑动件,以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通过所述滑动件将外力施加至车门以将车门推动至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载鸿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