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嵌加筋式生态挡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92911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10 12:20
一种互嵌加筋式生态挡墙,是由原岸堤、原挡墙基础、互嵌砌块、斜向拉筋、横向锚杆、水泥旋喷桩、桩承式钢混基础、压顶、排水层、防护网以及植被;桩承式钢混基础外侧桩基采用抗拔桩,内侧采用抗压桩;钢混基础内设有锚固头和斜向拉筋;在拆除的原挡墙基础外侧设置有防护网;互嵌砌块为互锁结构,互嵌砌块中设置拉筋孔,互嵌砌块依次相互搭设且拉筋穿孔布设形成新挡墙,在顶部设置压顶并嵌固锚固头,通过钢混基础和压顶上的两个锚固头将拉筋拉紧固定新挡墙;在新挡墙和防护网之间设有排水层;原堤岸上打设有水泥旋喷桩,并形成挤扩头,新挡墙外侧打设有锚杆孔,锚杆固定在挤扩头内,并在新挡墙外侧设有锚固头,通过纵横向的拉筋和锚杆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互嵌加筋式挡土墙,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河道整治中对破损挡墙的进行拆除修缮的互嵌加筋式生态挡墙
技术介绍
在水利工程中,挡土墙的应用已有很久的历史,传统的挡土墙结构只考虑了挡土功能的主要作用,而忽略了诸如柔性、美观、施工方便和更加经济等附加效果。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增强,人类对于人与自然的认识不断升华,对挡土结构在景观、环保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些年,一种新型的挡土墙结构互嵌加筋式挡墙结构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逐渐改变了人们对于水工护岸和驳岸“厚、笨、贵”的传统观念。当前,河道护岸挡墙主要有3种形式:砌石挡墙、现浇混凝土挡墙和预制砌块挡墙。随着环保和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绿化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生态挡墙兼有结构性防护功能和美化生态环境功能,近年来,越来越为工程界所关注。生态工法源于德国,1938年德国工程师Seifer首先提出了近自然河溪整治概念,并于20世纪50年代创建了近自然河道治理工程的理论与工法。之后,挡墙生态工法在欧美、日本、港台等地区取得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基于自然、安全、经济、适用、施工便利且美观的理念,从工程技术日渐发展成为融合工程学、美学、生态和文化于一体的治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互嵌加筋式生态挡墙。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这种互嵌加筋式生态挡墙,包括原岸堤、原挡墙基础、互嵌砌块、斜向拉筋、横向锚杆、水泥旋喷粧、粧承式钢混基础、压顶、排水层、防护网以及植被;粧承式钢混基础外侧粧基采用抗拔粧,内侧采用抗压粧;钢混基础内设有锚固头和斜向拉筋;在拆除的原挡墙基础外侧设置有防护网;互嵌砌块为互锁结构,互嵌砌块中设置拉筋孔,互嵌砌块依次相互搭设且拉筋穿孔布设形成新挡墙,在顶部设置压顶并嵌固锚固头,通过钢混基础和压顶上的两个锚固头将拉筋拉紧固定新挡墙;在新挡墙和防护网之间设有排水层;原堤岸上打设有水泥旋喷粧,并形成挤扩头,新挡墙外侧打设有锚杆孔,锚杆固定在挤扩头内,并在新挡墙外侧设有锚固头,通过纵横向的拉筋和锚杆固定。作为优选:在挡墙外侧设有生态混凝土,植被设于生态混凝土上,植被分为上坡植被和下坡植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采用的互嵌式砌块内预留拉索孔,砌块搭设后通过竖向拉索进行锚固,形成整体互嵌加筋式生态挡墙,无需使用砂浆砌筑。本技术在尽量少拆除原挡墙基础和原挡墙的条件下,设置粧承式钢混基础,在开挖的原挡墙外侧设置土工网,保证开挖后挡墙的稳定性。本技术在根据当地环境的要求,在挡墙外侧设置鱼巢、植栽等设施,有利于水生动植物的存活及景观绿化,排水层的设置保证了整个墙体透水和排水的通畅性,使水能透过墙体与土壤进行自由交换,通过水体不断的循环交流,使水体达到自身净化的目的,改善水质环境。【附图说明】图1是互嵌加筋式生态挡墙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互嵌砌块;2_斜向拉筋;3_钢混基础;4_抗拔粧;5_排水层;6-防护网;7_水泥旋喷粧;8_原岸堤;9_挤扩头;10_横向锚杆;11_原挡墙基础;12_锚固头;13_上坡植被;14_下坡植被;15_抗压粧;16_混凝土压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虽然本技术将结合较佳实施例进行描述,但应知道,并不表示本技术限制在所述实施例中。相反,本技术将涵盖可包含在由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技术的范围内的替换物、改进型和等同物。参照图1所示的互嵌加筋式生态挡墙结构,预先对河道中破损的原岸堤8和原挡墙基础11进行拆除,之后施工基础粧和挖除原挡墙后的部分填土,基础粧分为外侧的抗拔粧4和内侧的抗压粧15,抗拔粧4和抗压粧15均采用PHC管粧,施工时先施工抗压粧15后施工抗拔粧4。抗拔粧4和抗压粧15的粧顶需漏出底面以上50?60cm左右,然后进行钢混基础3的浇筑,使基础粧嵌固在钢混基础3中,浇筑过程中需在预定位置中布设锚固头12于钢混基础3中,及时预留拉筋孔,将斜向拉筋2和锚固头12连接好,基础上部应做成与互嵌砌块I相互吻合或镶嵌的结构,从而便于互嵌砌I块的施工。在已开挖结束后的墙前进行防护网6布设,布网时需实时监测挡墙的横竖向位移。互嵌砌块I从基础底部依次放置互嵌成型,通过互嵌砌块中的预留孔,每放置一块,就要从预留孔中将斜向拉筋2穿出,并在互嵌挡墙和墙后填土之间设置临时支撑。当互嵌砌块I达到设计高度后,进行混凝土压顶16的施工,混凝土压顶16是由C20钢筋混凝土预制的,混凝土压顶16预制过程中时,应在预设好的位置处埋设锚固头12,将贯穿于基础、砌块的斜向拉筋2最终锚固在锚固头12内,完成对挡墙的竖向锚固工作。在互嵌挡墙与墙前布网之间填筑5?20mm的级配碎石作为排水层5,填筑厚度或宽度至少要在50cm以上。设置完排水层5后,进行0.5m直径的水泥旋喷粧7的施工,并在规定的深度内形成一定直径为I?1.5m的挤扩头9,待水泥旋喷粧7施工养护完成后,在互嵌砌块挡墙中进行横向钻孔形成锚杆孔,锚杆孔钻进时,其孔位布置应与互嵌砌块I内的斜向拉筋2相互错开,锚杆孔与相应坡面正交。当钻进深度进入水泥旋喷粧7的挤扩头9约Im时可停钻,然后将横向锚杆10插设在钻孔内,进行注浆锚固,注浆压力控制在0.5MPa即可,完成横向锚杆施工。在挡墙的主体工程施工结束后,根据当地环境和水位的要求,在互嵌挡墙外侧设置上坡植被13和下坡植被14。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互嵌加筋式生态挡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原岸堤(8)、原挡墙基础(11)、互嵌砌块(I)、斜向拉筋(2)、横向锚杆(10)、水泥旋喷粧(7)、粧承式钢混基础(3)、压顶(16)、排水层(5)、防护网(6)以及植被;粧承式钢混基础(3)外侧粧基采用抗拔粧⑷,内侧采用抗压粧(15);钢混基础(3)内设有锚固头(12)和斜向拉筋(2);在拆除的原挡墙基础(11)外侧设置有防护网(6);互嵌砌块(I)为互锁结构,互嵌砌块(I)中设置拉筋孔,互嵌砌块(I)依次相互搭设且拉筋(2)穿孔布设形成新挡墙,在顶部设置压顶(16)并嵌固锚固头(12),通过钢混基础(3)和压顶(16)上的两个锚固头(12)将拉筋(2)拉紧固定新挡墙;在新挡墙和防护网(6)之间设有排水层(5);原堤岸(8)上打设有水泥旋喷粧(7),并形成挤扩头(9),新挡墙外侧打设有锚杆孔,锚杆(10)固定在挤扩头(9)内,并在新挡墙外侧设有锚固头(12),通过纵横向的拉筋⑵和锚杆(10)固定。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嵌加筋式生态挡墙,其特征在于:在挡墙外侧设有生态混凝土,植被设于生态混凝土上,植被分为上坡植被(13)和下坡植被(14)。【专利摘要】一种互嵌加筋式生态挡墙,是由原岸堤、原挡墙基础、互嵌砌块、斜向拉筋、横向锚杆、水泥旋喷桩、桩承式钢混基础、压顶、排水层、防护网以及植被;桩承式钢混基础外侧桩基采用抗拔桩,内侧采用抗压桩;钢混基础内设有锚固头和斜向拉筋;在拆除的原挡墙基础外侧设置有防护网;互嵌砌块为互锁结构,互嵌砌块中设置拉筋孔,互嵌砌块依次相互搭设且拉筋穿孔布设形成新挡墙,在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互嵌加筋式生态挡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原岸堤(8)、原挡墙基础(11)、互嵌砌块(1)、斜向拉筋(2)、横向锚杆(10)、水泥旋喷桩(7)、桩承式钢混基础(3)、压顶(16)、排水层(5)、防护网(6)以及植被;桩承式钢混基础(3)外侧桩基采用抗拔桩(4),内侧采用抗压桩(15);钢混基础(3)内设有锚固头(12)和斜向拉筋(2);在拆除的原挡墙基础(11)外侧设置有防护网(6);互嵌砌块(1)为互锁结构,互嵌砌块(1)中设置拉筋孔,互嵌砌块(1)依次相互搭设且拉筋(2)穿孔布设形成新挡墙,在顶部设置压顶(16)并嵌固锚固头(12),通过钢混基础(3)和压顶(16)上的两个锚固头(12)将拉筋(2)拉紧固定新挡墙;在新挡墙和防护网(6)之间设有排水层(5);原堤岸(8)上打设有水泥旋喷桩(7),并形成挤扩头(9),新挡墙外侧打设有锚杆孔,锚杆(10)固定在挤扩头(9)内,并在新挡墙外侧设有锚固头(12),通过纵横向的拉筋(2)和锚杆(10)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家胜查水根吴良森尹华洲梅梦梦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明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