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能型热处理炉,包括炉体和炉门,炉体侧面设置有一炉口,炉门设置在炉口处,设置有炉口的炉体侧面设置有一连杆,连杆上固定有两根横杆,连杆的两端与炉体铰接;炉门的上下两侧各通过一支杆与两根横杆连接,炉门的上下两侧各设置有一腰形孔,支杆的一端与横杆固定,支杆的另一端伸入腰形孔后与炉门铰接;炉门内部设置有陶瓷加热管,且陶瓷加热管具有由炉门内部向炉门的内侧面伸出的伸出端;炉体的炉口外周设置有凹槽,凹槽的位置和大小与陶瓷加热管的伸出端相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炉门上设置可以电加热的陶瓷加热管,防止炉内热量从炉门处大量散发,减小炉内与炉门之间的热对流,降低了热量损失,并且温度的控制精度得到了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能型热处理炉。
技术介绍
热处理炉是热处理行业使用较为频繁的以一种热处理设备,主要是利用电流使得炉内的加热元件发出热量,从而实现对炉体内部的工件或者材料进行加热。传统的热处理炉的炉内温度很高,而炉体暴露在外界空气中,会不断地带走热量,导致炉体内部温度不断地向外发生对流。这样,一方面会影响炉体内的温度控制精度;另一方面,热处理炉的热量损失会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节能型热处理炉。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型热处理炉,包括炉体和炉门,所述炉体侧面设置有一炉口,所述炉门设置在炉口处,设置有所述炉口的炉体侧面设置有一连杆,所述连杆上固定有两根横杆,所述连杆的两端与炉体铰接;所述炉门的上下两侧各通过一支杆与两根横杆连接,所述炉门的上下两侧各设置有一腰形孔,且腰形孔的长度从靠近炉体向炉体外的方向延伸,所述支杆的一端与横杆固定,支杆的另一端伸入腰形孔后与炉门铰接;所述炉门内部设置有陶瓷加热管,且所述陶瓷加热管具有伸出端,所述伸出端由炉门内部向炉门的内侧面伸出,所述陶瓷加热管与炉门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炉体的炉口外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位置和大小与所述陶瓷加热管的伸出端相匹配。所述炉口外周设置有炉门锁紧机构。所述炉门上设置有把手。还包括用于探测炉体内部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节能型热处理炉,在炉门上设置可以电加热的陶瓷加热管,防止炉内热量从炉门处大量散发,减小炉内与炉门之间的热对流,降低了热量的损失,并且温度的控制精度得到了提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节能型热处理炉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节能型热处理炉中炉门内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节能型热处理炉中炉门的上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节能型热处理炉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炉体,1-1、炉口,2、炉门,3、连杆,4、横杆,5、支杆,6、腰形孔,7、凹槽,8、把手,9、压力传感器,10、炉门锁紧机构,11、陶瓷加热管,11-1、伸出端。【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一种节能型热处理炉,包括炉体I和炉门2,所述炉体I侧面设置有一炉口 1-1,所述炉门2设置在炉口 1-1处,设置有所述炉口 1-1的炉体I侧面设置有一连杆3,所述连杆3上固定有两根横杆4,所述连杆3的两端与炉体I铰接;所述炉口 1-1外周设置有炉门锁紧机构10。所述炉门2上设置有把手8。所述炉门2的上下两侧各通过一支杆5与两根横杆4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炉门2的上下两侧各设置有一腰形孔6,且腰形孔6的长度从靠近炉体I向炉体I外的方向延伸,所述支杆5的一端与横杆4固定,支杆5的另一端伸入腰形孔6后与炉门2铰接。如图2、图4所示,所述炉门2内部设置有陶瓷加热管11,且所述陶瓷加热管11具有伸出端11-1,所述伸出端11-1由炉门2内部向炉门的内侧面伸出,所述陶瓷加热管11与炉门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炉体I的炉口 1-1外周设置有凹槽7,所述凹槽7的位置和大小与所述陶瓷加热管11的伸出端11-1相匹配。还包括用于探测炉体I内部压力的压力传感器9。打开炉门的方式为:先将炉门锁紧机构10打开,释放炉门2,此时炉门2处于无锁紧状态,然后通过把手8向外拉炉门2,即先将炉门2沿腰形孔6的长度方向拉开。最后施加一使连杆3转动的力,使得连杆3带动横杆4移动,横杆4的移动使得炉门2绕连杆3打开。本技术在炉门上设置可以电加热的陶瓷加热管11,防止炉内热量从炉门2处大量散发,减小炉内与炉门2之间的热对流,降低了热量的损失,并且温度的控制精度得到了提尚。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主权项】1.一种节能型热处理炉,包括炉体(I)和炉门(2),所述炉体(I)侧面设置有一炉口(1-1),所述炉门(2)设置在炉口(1-1)处,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所述炉口(1-1)的炉体(I)侧面设置有一连杆(3),所述连杆(3)上固定有两根横杆(4),所述连杆(3)的两端与炉体(I)铰接; 所述炉门(2)的上下两侧各通过一支杆(5)与两根横杆(4)连接,所述炉门(2)的上下两侧各设置有一腰形孔(6),且腰形孔(6)的长度从靠近炉体(I)向炉体(I)外的方向延伸,所述支杆(5)的一端与横杆(4)固定,支杆(5)的另一端伸入腰形孔(6)后与炉门(2)较接; 所述炉门(2)内部设置有陶瓷加热管(11),且所述陶瓷加热管(11)具有伸出端(11-1),所述伸出端(11-1)由炉门(2)内部向炉门的内侧面伸出,所述陶瓷加热管(11)与炉门(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炉体(I)的炉口(1-1)外周设置有凹槽(7),所述凹槽(7)的位置和大小与所述陶瓷加热管(11)的伸出端(11-1)相匹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形孔(6)的长度L多所述凹槽⑵的深度H多所述陶瓷加热管(11)的伸出端(11-1)的厚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口(1-1)外周设置有炉门锁紧机构(1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门(2)上设置有把手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探测炉体(I)内部压力的压力传感器(9)。【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节能型热处理炉,包括炉体和炉门,炉体侧面设置有一炉口,炉门设置在炉口处,设置有炉口的炉体侧面设置有一连杆,连杆上固定有两根横杆,连杆的两端与炉体铰接;炉门的上下两侧各通过一支杆与两根横杆连接,炉门的上下两侧各设置有一腰形孔,支杆的一端与横杆固定,支杆的另一端伸入腰形孔后与炉门铰接;炉门内部设置有陶瓷加热管,且陶瓷加热管具有由炉门内部向炉门的内侧面伸出的伸出端;炉体的炉口外周设置有凹槽,凹槽的位置和大小与陶瓷加热管的伸出端相匹配。本技术在炉门上设置可以电加热的陶瓷加热管,防止炉内热量从炉门处大量散发,减小炉内与炉门之间的热对流,降低了热量损失,并且温度的控制精度得到了提高。【IPC分类】F27D1/18, C21D1/00【公开号】CN204690041【申请号】CN201520433219【专利技术人】邱鹏 【申请人】常州市新城光大热处理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申请日】2015年6月2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型热处理炉,包括炉体(1)和炉门(2),所述炉体(1)侧面设置有一炉口(1‑1),所述炉门(2)设置在炉口(1‑1)处,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所述炉口(1‑1)的炉体(1)侧面设置有一连杆(3),所述连杆(3)上固定有两根横杆(4),所述连杆(3)的两端与炉体(1)铰接;所述炉门(2)的上下两侧各通过一支杆(5)与两根横杆(4)连接,所述炉门(2)的上下两侧各设置有一腰形孔(6),且腰形孔(6)的长度从靠近炉体(1)向炉体(1)外的方向延伸,所述支杆(5)的一端与横杆(4)固定,支杆(5)的另一端伸入腰形孔(6)后与炉门(2)铰接;所述炉门(2)内部设置有陶瓷加热管(11),且所述陶瓷加热管(11)具有伸出端(11‑1),所述伸出端(11‑1)由炉门(2)内部向炉门的内侧面伸出,所述陶瓷加热管(11)与炉门(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炉体(1)的炉口(1‑1)外周设置有凹槽(7),所述凹槽(7)的位置和大小与所述陶瓷加热管(11)的伸出端(11‑1)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鹏,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新城光大热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