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反光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83795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8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反光杯,该反光杯包括阶梯状的第一反光层及第二反光层,所述第一反光层的锥角为120°-135°,所述第二反光层的锥角为105°-120°;所述发光二极管模组包括电路基板、与所述电路基板电连接的至少一组发光二极管组件以及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组件电连接且用于对外插接的插接端口,所述发光二极管组件包括所述反光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反光杯设置成包括阶梯状的第一反光层及第二反光层,能够有效增大发散角。第一反光层的锥角设置为120°-135°,第二反光层的锥角设置为105°-120°,从而解决光强一定时,保持合适光强下,最大化扩展发散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光二极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反光杯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属于半导体元件,作为一种高效的发光源,具有环保、省电、寿命长等诸多特点,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各种领域,例如电源指示灯、家庭照明、电子看板等照明产品。市面上,发光二极管需一定数量同时运作才能够达到白炽灯泡或日光灯管所要求的亮度效果,然而数个发光二极管并行工作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现有技术中,发光二极管的发散角较小,导致发光二极管的视角较小。部分发光二极管采用透镜封装,虽然能够增大发散角,但是发光的光强因发散角较大而变得很弱。因此,市场需要解决光强一定时,能够保持合适光强下,最大化扩展发散角的发光二极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发光二极管模组存在发散角较小且光强较弱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反光杯,能够解决保持合适光强下,最大化扩展发散角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用于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反光杯,所述反光杯包括阶梯状的第一反光层及第二反光层,所述第一反光层的锥角为120° -135°,所述第二反光层的锥角为105° -120° ;所述发光二极管模组包括电路基板、与所述电路基板电连接的至少一组发光二极管组件以及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组件电连接且用于对外插接的插接端口,所述发光二极管组件包括所述反光杯。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反光杯,进一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组件还包括发光二极管、固定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电路基板的固定座以及一组支撑脚架。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反光杯,具体地,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中空的封装部、内置于所述封装部的阴极端架、与所述阴极端架电连接的阳极端架以及LED芯片;所述反光杯由所述阴极端架凹陷形成,所述LED芯片内置于所述反光杯中。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反光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光层的锥角为135°。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反光杯,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反光层的锥角为120°。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反光杯,具体地,所述阴极端架伸出所述封装部形成阴极引脚,所述阳极端架伸出所述封装部形成阳极引脚。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反光杯,具体地,所述封装部的内侧设置有环状的补光部。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反光杯,优选地,所述发光二极管组件数量为环形分布的九组;所述支撑脚架的数量为相对设置的两支。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反光杯,优选地,所述支撑脚架的一端部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另一端部固定在所述电路基板上。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反光杯,优选地,所述支撑脚架呈工字型或阶梯型。本技术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反光杯设置成包括阶梯状的第一反光层及第二反光层,能够有效增大发散角。第一反光层的锥角设置为120° -135°,第二反光层的锥角设置为105° -120°,解决光强一定时,保持合适光强下,最大化扩展发散角。通过在电路基板上环绕设置多组发光二极管组件达到不同场合所需要的照明亮度,通过固定座实现发光二极管与电路基板之间的物理连接及电连接,通过设置支撑脚架增强散热,能够将发光二极管产生的大量热量快速排出,有效解决散热问题,提高元器件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发光二极管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发光二极管组件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发光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反光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电路基板 2、发光二极管21、封装部22、阴极引脚23、阳极引脚24、阴极端架25、阳极端架26、反光杯261、第一反光层 262、第二反光层27、补光部28、定位块3、固定座31、凝胶层32、银粉层4、支撑脚架5、插接端口6、装配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一种用于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反光杯26包括阶梯状的第一反光层261及第二反光层262,第一反光层261与第二反光层262通过圆弧平滑过渡。为了有效将LED芯片发出的光源进行发散反射,第一反光层261的锥角a为120° -135° ;第二反光层262的锥角b为105° -120°。此范围能保持最适合光强度的情况下,最大发散角的范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地,如图1、图2所示,上述发光二极管模组包括电路基板1、与电路基板I电连接的至少一组发光二极管组件以及与发光二极管组件电连接且用于对外插接的插接端口 5。可以理解,插接端口 5、电路基板I以及各组发光二极管组件之间电连接。该发光二极管组件包括反光杯26。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发光二极管组件包括发光二极管2、固定发光二极管2与电路基板I的固定座3以及一组支撑脚架4。在上述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反光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杯(26)包括阶梯状的第一反光层(261)及第二反光层(262),所述第一反光层(261)的锥角为120°‑135°,所述第二反光层(262)的锥角为105°‑120°;所述发光二极管模组包括电路基板(1)、与所述电路基板(1)电连接的至少一组发光二极管组件以及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组件电连接且用于对外插接的插接端口(5),所述发光二极管组件包括所述反光杯(2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灿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创世纪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