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连接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8371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8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USB连接器结构,其具有一绝缘壳体、多数端子、一金属垫片及一屏蔽壳体,该绝缘壳体具有一对接槽,该绝缘壳体对接槽可容一对接连接器插入匹配,各该端子是分别被定位于该绝缘壳体内,且各该端子的一部分是暴露于该绝缘壳体对接槽中,该屏蔽壳体是环绕于该绝缘壳体及该金属垫片外,该屏蔽壳体与该金属垫片保持电性连接关系,该绝缘壳体完全阻绝于各该端子与该金属垫片间,且各该端子为下料端子,利用采用下料端子的优势,可以简单地以增加金属薄板材料板厚的情形下,提升端子传输电流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USB连接器结构
技术介绍
USB-1F于2014年08月11日制定了 USB C型线缆终端连接器工业标准规范,该USB C型线缆终端连接器具有体积小、可容许终端使用者双向插入及支持大电流传输三个特色。相关现有技术的揭露除该工业标准规范外,如图7及图8所示,中国技术公告第CN204243368号专利也揭露了该USB C型线缆终端连接器的结构。所述现有技术所揭露的USB C型线缆终端连接器主要是由一绝缘壳体A、多数端子B、一屏蔽壳体C及一对金属垫片D所组成。该绝缘壳体A定义一对接槽Al可供一对接连接器(未图示)插入匹配,该绝缘壳体A固定有若干端子B,各该端子B至少延伸部分弹性接触部BI进入该绝缘壳体A对接槽Al。该屏蔽壳体C是环绕于该绝缘壳体A外,该屏蔽壳体C是对该绝缘壳体A内的多数端子B提供电磁屏蔽保护。该绝缘壳体A相对二面分别进一步开设一穿槽A2,穿槽A2是自该绝缘壳体A外贯穿至该绝缘壳体A对接槽Al内,且各该穿槽A2内装置该金属垫片D,各该金属垫片D朝向该绝缘壳体A对接槽Al延伸有弹指Dl。在所述现有技术揭露中,包括该专利及工业标准规范,该USB C型线缆终端连接器的端子B皆属于弯折端子(forming terminal)。一般业界通称的弯折端子是一种由金属薄板材料裁切并拗折而成的端子,且该弯折端子的接触面为非金属薄板材料的裁切面。由于在所述现有技术揭露都是使用弯折端子,因此受限于端子B材料几何形状的特性,必须考虑各该端子B与该金属垫片D间在狭小的空间中意外短路,因此该现有技术皆揭露使用一绝缘膜E阻隔于各该端子B与各该金属垫片D间。对生产线而言,该绝缘膜E的设置是浪费工时、不经济的手段,因此应对该现有技术加以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USB连接器结构,其不须浪费生产线工时而在各该端子与该金属垫片间另外铺设一绝缘膜。为实现所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USB连接器结构,其具有一绝缘壳体、多数端子、一金属垫片及一屏蔽壳体,该绝缘壳体具有一对接槽,该绝缘壳体对接槽可容一对接连接器插入匹配,各该端子是分别被定位于该绝缘壳体内,且各该端子的一部分是暴露于该绝缘壳体对接槽中,该金属垫片是被固定于该绝缘壳体外表面,且该金属垫片朝该绝缘壳体对接槽内延伸多数具弹性的弹指,该屏蔽壳体是环绕于该绝缘壳体及该金属垫片外,该屏蔽壳体与该金属垫片保持电性连接关系,该绝缘壳体完全阻绝于各该端子与该金属垫片间,且各该端子为下料端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垫片是一种金属材料的环形体,且该金属垫片是被环绕于该绝缘壳体与该屏蔽壳体间的空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各该端子分别具有一弹性接触端、一连接部及一固定端,各该端子弹性接触端是与可与该对接连接器建立电性连接,各该端子连接部是连接各该端子对接端及固定端,且各该端子连接部是被固定于该绝缘壳体内,各该端子固定端是延伸出该绝缘壳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各该端子弹性接触端是被排列于该绝缘壳体对接槽内,且各该端子弹性接触端在该绝缘壳体对接槽内是被排列为二排。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数端子排列为上下两排,所述排列为上下两排的端子为同一排固定于相同结构的绝缘子上的端子相互匹配而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各该端子固定端具有扭转曲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数端子是被成形于同一金属薄板材料,且各该端子在弹性接触端与固定端之间具有一扭转曲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被排列为二排的端子间具有一金属隔离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隔离板在前后方向上呈H形,中间部位的厚度较左右两侧边的厚度小。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排的端子与金属隔离板的间距为0.275mm。由于一般业界所理解的下料端子是一种自一金属薄板材料裁切成型的端子,且该下料端子是以该金属薄板材料的裁切边作为与该对接连接器形成电性连接的接触面。由于相较于弯折端子,在相同弹性变形量时,这种下料端子可以对该对接连接器输出较大正向力,借以降低电阻值。同理,在对该对接连接器输出相同正向力时,该下料端子具有较小的弹性变形量。已知,端子的截面积与该端子传输电流量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因此本创作可以利用采用下料端子的优势,可以简单地以增加金属薄板材料板厚的情形下,提升端子传输电流的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立体外观图。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1主视图。图4为图3中A-A剖面图。图5为图2中下料端子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中金属隔离板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为中国技术公告第CN204243368号专利所揭露技术的爆炸图。图8为图7中弯折端子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是揭露一种C型线缆终端连接器结构为例,说明将本技术所揭露技术应用于该C型线缆终端连接器的实施情形。在所述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揭露中,该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壳体1、多数端子2、一金属垫片3、一金属隔离板4及一屏蔽壳体5。该绝缘壳体I具有一对接槽11及多数收容槽12,且该绝缘壳体I是用来固定各该端子2间的相对位置。该连接器是被用来与一对接连接器(图式中未揭露)插入匹配,该连接器的绝缘壳体I对接槽11是用来收纳该对接连接器的一部分,使该二连接器能建立相互电连接的关系。各该端子2分别具有一弹性接触端21、一连接部22及一固定端23,各该端子2弹性接触端21是适于弹性位移,且各该端子2弹性接触端是被用来与该对接连接器建立电性连接关系。各该端子2连接部22是连接各该端子2弹性接触端21及固定端23,且各该端子2弹性接触端21是分别被收容于该绝缘壳体I 一收容槽12内(参图4),各该端子2固定端23是延伸出该绝缘壳体I。该绝缘壳体I对接槽11与各该收容槽12相连通,使各该端子2弹性接触端21可以延伸进入该绝缘壳体I对接槽11。各该绝缘壳体I收容槽12是分别容纳一端子2弹性接触端21,避免各该端子2弹性接触端21意外接触相邻近端子2。对于具有线缆终端连接器产业知识的从业人员而言,本技术所揭露的各该端子2固定端23是可以被直接焊接在一束线缆(图式中未揭露)的终端、透过一小型电路板(cradle card,图式中未揭露)而间接焊接于一束线缆(图式中未揭露),或以骑板(straddle mount)方式跨于一小型电路板的电路接点(图式中未揭露)再间接与一束线缆形成电性连接状态。由于所述各该端子2固定端23与该整数线缆的关系皆为业界惯常应用的手段,这些业界惯用的技术手段都可以将各该端子2固定端23电连接至一束线缆。在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揭露中,该多数端子2连接部22是被固定于二绝缘子6,各该绝缘子6是被固定于该绝缘壳体I,借此使各该端子2间接固定于该绝缘壳体I。该多数端子2排列为二排,为同一排固定于相同结构的绝缘子6上的端子2相互匹配而成。在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由于各该端子2是分别被固定于该二绝缘子6,因此各该端子2的弹性接触端21是成一排排列于该二绝缘子6之一。由于该二绝缘子6是被固定于该绝缘壳体I,且各该端子2的弹性接触端21是延伸进入该绝缘壳体I对接槽11内,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USB连接器结构,其具有一绝缘壳体、多数端子、一金属垫片及一屏蔽壳体,该绝缘壳体具有一对接槽,该绝缘壳体对接槽可容一对接连接器插入匹配,各该端子是分别被定位于该绝缘壳体内,且各该端子的一部分是暴露于该绝缘壳体对接槽中,该金属垫片是被固定于该绝缘壳体外表面,且该金属垫片朝该绝缘壳体对接槽内延伸多数具弹性的弹指,该屏蔽壳体是环绕于该绝缘壳体及该金属垫片外,该屏蔽壳体与该金属垫片保持电性连接关系,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壳体完全阻绝于各该端子与该金属垫片间,且各该端子为下料端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云赖中元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讯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