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下肢内旋步态矫正的弹力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在人体髋部的上部固定器、用于固定在左膝下方的左下固定器以及用于固定在右膝下方的右下固定器,其中上部固定器包括用于同时覆盖在左侧髂前上棘处和左股骨大转子上的左上固定片以及用于同时覆盖在右侧髂前上棘处和右股骨大转子上的右上固定片,在使用状态时,通过第二弹力带拉动左下固定片外旋,右下固定片的内侧通过第三弹力带连接右上固定片,通过第三弹力带拉动右下固定片外旋。该用于下肢内旋步态矫正的弹力带装置作用方式与人体肌肉的作用机理相适应,治疗效果好,结构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并且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佩戴和解除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下肢内旋步态矫正的弹力带装置。
技术介绍
在正常步行时,人体前进的方向与足的长轴所形成的夹角(足角)应为向外侧约6.75°,但一些小儿步行的足角是向内侧(5。以上),即为“内八字”步态。形成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遗传因素、腿部和踝关节力量不足、早期养成不正确习惯姿势、生活环境等等。在影响步行姿态之外,严重患儿还存在易摔倒等问题。目前临床治疗内八字脚的方法有:I)下肢功能锻炼及步行说教:如双下肢外旋和足跟并拢下蹲-起立训练,重复提醒患儿有意识外旋下肢步行等等。效果参差,易于反复,需要患儿有意识配合并坚持自主参与改善训练。2)穿戴矫正鞋、鞋垫或支架:佩戴只针对足部的矫正鞋和鞋垫,在改善小腿及踝关节问题导致的内八字步态效果不错,但不能很好解决髋、膝关节内旋的内八字步态。佩戴膝踝机动性矫正鞋,改善内八字效果较前者全面,但穿戴不甚舒适也会导致步态一定受限的情况。矫正鞋、鞋垫及支架一般价格较贵。3)贴扎技术治疗:新型临床辅助治疗,可持续数小时到数天矫正效果。能预防不良姿势形成,矫正一定程度的下肢变形和不良用力习惯,但更换需反复撕贴,对皮肤刺激性相对较大。针对以上小儿“内八字”矫正方案存在的状况,如何解决避免上述方案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成本低,使用方便的小儿“内八字”矫正装置,是本行业从业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治疗效果好,成本低,使用方便的用于下肢内旋步态矫正的弹力带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下肢内旋步态矫正的弹力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在人体髋部的上部固定器、用于固定在左膝下方的左下固定器以及用于固定在右膝下方的右下固定器,其中上部固定器包括用于同时覆盖在左侧髂前上棘处和左股骨大转子上的左上固定片以及用于同时覆盖在右侧髂前上棘处和右股骨大转子上的右上固定片,左上固定片的一侧和右上固定片的一侧之间通过第一弹力带连接,左上固定片的另一侧和右上固定片的另一侧之间通过可拆卸式的第一连接带结构实现连接,所述左下固定器包括左下固定片,左下固定片的两侧通过可拆卸式的第二连接带结构,所述右膝部固定器包括右下固定片,右下固定片的两侧通过可拆卸式的第三连接带结构,左下固定片的内侧通过第二弹力带连接左上固定片,从而在使用状态时,第二弹力带的走向设置与人体左下肢处的缝匠肌相适应,通过第二弹力带拉动左下固定片外旋,右下固定片的内侧通过第三弹力带连接右上固定片,从而在使用状态时,第三弹力带的走向设置与人体右下肢处的缝匠肌相适应,通过第三弹力带拉动右下固定片外旋。该弹力带装置的矫正原理是通过设置与缝匠肌的作用力方向接近的第二弹力带、第三弹力带,辅助缝匠肌作用于下肢,使得通过第二弹力带拉动左下肢外旋,通过第三弹力带拉动右下肢外旋。作为优选,第二弹力带的下端固定在左下固定片上,第三弹力带的下端固定在右下固定片上,第二弹力带的上端以及第三弹力带的上端均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扣入纽扣的纽扣孔,所述左上固定片和左下固定片均相应固定有纽扣,将左上固定片上的纽扣扣入第二弹力带的上端的纽扣孔,从而实现第二弹力带与左上固定片的连接,将右上固定片上的纽扣扣入第三弹力带的上端的纽扣孔,从而实现第三弹力带与右上固定片的连接,并且调整扣入不同位置的纽扣孔,以调整第二弹力带以及第三弹力带的松紧程度,从而调节矫正力的大小。作为优选,左下固定片和右下固定片均包括固定片主体以及一体式固定在固定片主体上的四个延伸片,从而使得左下固定片和右下固定片呈X形,且位于固定片主体的下方两个延伸片之间通过第四弹力带连接,从而使得左下固定片和右下固定片的上方和下方均形成凹陷状结构,从而通过左下固定片和右下固定片上方的凹陷状结构,可以更好地固定膝部下方胫骨粗隆,从而通过左下固定片和右下固定片上方的凹陷状结构,提高固定效果,并且提高透气性,位于固定片主体的上方且靠内侧的延伸片的长度大于位于固定片主体的上方且靠外侧的延伸片的长度,第二弹力带的下端固定在左下固定片上的位于固定片主体的上方且靠内侧的延伸片上,第三弹力带的下端固定在右下固定片上的位于固定片主体的上方且靠内侧的延伸片上,第二弹力带和第三弹力带进一步与缝匠肌下端的走向一致,提高辅助矫正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带结构、第二连接带结构、第三连接带结构均通过具有弹力的粘扣带(俗称魔术贴)实现,具有结合牢固、易拆卸的特点。采用这种结构,提高了使用方便程度。作为优选,左上固定片的一侧和右上固定片的一侧之间通过两根第一弹力带连接,两根第一弹力带呈相互交叉状设置。采用这种结构,提高了固定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左上固定片、右上固定片、左下固定片、右下固定片采用柔性皮革或布料。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该用于下肢内旋步态矫正的弹力带装置作用方式与人体肌肉的作用机理相适应,治疗效果好,结构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并且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佩戴和解除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使用状态时的正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使用状态时的背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用于下肢内旋步态矫正的弹力带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在人体髋部的上部固定器、用于固定在左膝下方的左下固定器以及用于固定在右膝下方的右下固定器,其中上部固定器包括用于同时覆盖在左侧髂前上棘处和左股骨大转子上的左上固定片11以及用于同时覆盖在右侧髂前上棘处和右股骨大转子上的右上固定片12,左上固定片11的一侧和右上固定片12的一侧之间通过第一弹力带35连接,左上固定片11的另一侧和右上固定片12的另一侧之间通过可拆卸式的第一连接带结构13实现连接,所述左下固定器包括左下固定片21,左下固定片21的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下肢内旋步态矫正的弹力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在人体髋部的上部固定器、用于固定在左膝下方的左下固定器以及用于固定在右膝下方的右下固定器,其中上部固定器包括用于同时覆盖在左侧髂前上棘处和左股骨大转子上的左上固定片以及用于同时覆盖在右侧髂前上棘处和右股骨大转子上的右上固定片,左上固定片的一侧和右上固定片的一侧之间通过第一弹力带连接,左上固定片的另一侧和右上固定片的另一侧之间通过可拆卸式的第一连接带结构实现连接,所述左下固定器包括左下固定片,左下固定片的两侧通过可拆卸式的第二连接带结构,所述右膝部固定器包括右下固定片,右下固定片的两侧通过可拆卸式的第三连接带结构,左下固定片的内侧通过第二弹力带连接左上固定片,从而在使用状态时,通过第二弹力带拉动左下固定片外旋,右下固定片的内侧通过第三弹力带连接右上固定片,从而在使用状态时,通过第三弹力带拉动右下固定片外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达龙,李水帝,
申请(专利权)人:常燕群,周达龙,李水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