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前端轮系传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181838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8 1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前端轮系传动系统,包括曲轴皮带轮、水泵皮带轮、发电机皮带轮、空调压缩机皮带轮、第一自动张紧轮、第二自动张紧轮、惰轮、第一皮带、第二皮带和风扇皮带轮,第一皮带依次绕过曲轴皮带轮、第一自动张紧轮、水泵皮带轮、空调压缩机皮带轮,第二皮带依次绕过曲轴皮带轮、第二自动张紧轮、发电机皮带轮、惰轮、风扇皮带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两层皮带结构驱动方式,通过第一皮带将曲轴皮带轮的动力传递到第一自动张紧轮,再传递到水泵皮带轮,水泵皮带轮将力传递到空调压缩机皮带轮,第二皮带将曲轴皮带轮的驱动力传递到第二自动张紧轮,再传递到发电机皮带轮,最后传递到风扇皮带轮,此轮系结构紧凑,传动简单,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前端轮系传动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应于V型8缸柴油机的发动机前端轮系传动系统。
技术介绍
V型8缸柴油机为新开发产品,由于其结构复杂,带动附件较多、对各个附件安装位置要求高,对其前端轮系传动系统的要求较高,若采用现有单层轮系结构,轮系所带附件功率较大,会使各附件和皮带的受力较大,可靠性降低,且附件排布时,占用空间会较大,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安装。目前急需一种适合V型8缸柴油机的发动机前端盖传动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传动平稳并适用于V型8缸柴油机的发动机前端轮系传动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曲轴皮带轮、水泵皮带轮、发电机皮带轮、空调压缩机皮带轮、自动张紧轮、惰轮、风扇皮带轮和皮带,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皮带包括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所述自动张紧轮包括第一自动张紧轮和第二自动张紧轮,所述第一皮带依次绕过曲轴皮带轮、第一自动张紧轮、水泵皮带轮、空调压缩机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依次绕过曲轴皮带轮、第二自动张紧轮、发电机皮带轮、惰轮、风扇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设置在第二皮带的内侧。所述风扇皮带轮安装在曲轴皮带轮上侧,所述第一自动张紧轮、水泵皮带轮、空调压缩机皮带轮与惰轮、发电机皮带轮、第二自动张紧轮分别设置在曲轴皮带轮的两侧。所述第一自动张紧轮位于第一皮带的外侧;所述第二自动张紧轮位于第二皮带的外侧。所述曲轴皮带轮、水泵皮带轮、发电机皮带轮、空调压缩机皮带轮、风扇皮带轮均为槽轮。所述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均为多楔带。所述发电机皮带轮、第二自动张紧轮、惰轮均固装在发电机支架上,所述发电机支架安装在发动机前端盖上。所述风扇皮带轮安装在风扇托架上,所述风扇托架安装在发动机前端盖上。所述水泵皮带轮安装在发动机机体上。所述空调压缩机皮带轮安装在空调压缩机支架上,所述空调压缩机支架安装在发动机机体上。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采用两层皮带结构驱动方式,通过第一皮带将曲轴皮带轮的动力传递到第一自动张紧轮,接着传递到水泵皮带轮,水泵皮带轮将力传递到空调压缩机皮带轮,第二皮带将曲轴皮带轮的驱动力传递到第二自动张紧轮,然后传递到发电机皮带轮,最后传递到风扇皮带轮,此种轮系结构紧凑,轮系传动简单,可靠性高。本技术中所有皮带轮均采用槽轮,提高了系统可靠性;皮带均采用多楔带传动,避免了 V带传动造成的皮带翻滚、跳槽现象,同时传递效率更改,传动更平稳;采用自动张紧轮对轮系皮带进行自动张紧,降低维护费用,并有效解决皮带疲劳延长后造成皮带张紧轮不够而打滑;自动张紧轮采用同向张紧轮,而且通过合理的位置布置,改善轮系受力情况,使张紧轮受力较小,延长了轮系使用寿命,提高各附件的可靠性;在发电机皮带轮和风扇皮带轮之间安装惰轮,可增加第二皮带包围发电机皮带轮和风扇皮带轮的包角,能够提供更大的传动力来保证发电机皮带轮和风扇皮带轮不会打滑。【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发动机前端轮系传动系统包括曲轴皮带轮1、水泵皮带轮5、发电机皮带轮8、空调压缩机皮带轮2、自动张紧轮、惰轮9、风扇皮带轮12和皮带,其中曲轴皮带轮1、水泵皮带轮5、发电机皮带轮8、空调压缩机皮带轮2、风扇皮带轮12均为槽轮,皮带包括第一皮带3和第二皮带7,自动张紧轮包括第一自动张紧轮4和第二自动张紧轮6,风扇皮带轮12安装在曲轴皮带轮I上侧,第一自动张紧轮4、水泵皮带轮5、空调压缩机皮带轮2设置在曲轴皮带轮I的右侧,惰轮9、发电机皮带轮8、第二自动张紧轮6设置在曲轴皮带轮I的左侧。第一皮带3依次绕过曲轴皮带轮1、第一自动张紧轮4、水泵皮带轮5、空调压缩机皮带轮2,其中第一自动张紧轮4位于第一皮带3的外侧,第二皮带7依次绕过曲轴皮带轮1、第二自动张紧轮6、发电机皮带轮8、惰轮9、风扇皮带轮12,其中第二自动张紧轮6位于第二皮带7的外侧。本技术中第一皮带3和第二皮带7均为多楔带,第一皮带3设置在第二皮带7的内侧,第一皮带3附件的功率小于第二皮带7附件的功率,所以第一皮带3采用8p k多楔带,第二皮带7采用15pk多楔带。发电机皮带轮8、第二自动张紧轮6、惰轮9均集成在发电机支架10上,使结构更紧凑、美观,发电机支架10安装在发动机前端盖上;风扇皮带轮12安装在风扇托架11上,风扇托架11安装在发动机前端盖上,可通过上下调整风扇托架11在发动机上的位置,使风扇的高度满足不同需求,避免其直接安装在曲轴上无法调节风扇高度,且还可通过调节风扇皮带轮12与曲轴皮带轮I的直径比来调节风扇速比;空调压缩机皮带轮2安装在空调压缩机支架上,空调压缩机支架安装在发动机机体上;水泵皮带轮5直接安装在发动机机体上。本技术采用两层皮带结构驱动方式,通过第一皮带3将曲轴皮带轮I的动力传递到第一自动张紧轮4,接着传递到水泵皮带轮5,水泵皮带轮5将力传递到空调压缩机皮带轮2,第二皮带7将曲轴皮带轮I的驱动力传递到第二自动张紧轮6,然后传递到发电机皮带轮8,最后传递到风扇皮带轮12,此种轮系结构紧凑,轮系传动简单,可靠性高。本技术中所有皮带轮均采用槽轮,提高了系统可靠性;皮带均采用多楔带传动,避免了 V带传动造成的皮带翻滚、跳槽现象,同时传递效率更改,传动更平稳;采用自动张紧轮对轮系皮带进行自动张紧,降低维护费用,并有效解决皮带疲劳延长后造成皮带张紧轮不够而打滑;自动张紧轮采用同向张紧轮,而且通过合理的位置布置,改善轮系受力情况,使张紧轮受力较小,延长了轮系使用寿命,提高各附件的可靠性;在发电机皮带轮8和风扇皮带轮12之间安装惰轮9,可增加第二皮带7包围发电机皮带轮8和风扇皮带轮12的包角,能够提供更大的传动力来保证发电机皮带轮8和风扇皮带轮12不会打滑。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凡在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范围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发动机前端轮系传动系统,包括曲轴皮带轮(1)、水泵皮带轮(5)、发电机皮带轮(8 )、空调压缩机皮带轮(2 )、自动张紧轮、惰轮(9 )、风扇皮带轮(12 )和皮带,其特征是所述皮带包括第一皮带(3)和第二皮带(7),所述自动张紧轮包括第一自动张紧轮(4)和第二自动张紧轮(6),所述第一皮带(3)依次绕过曲轴皮带轮(1)、第一自动张紧轮(4)、水泵皮带轮(5)、空调压缩机皮带轮(2),所述第二皮带(7)依次绕过曲轴皮带轮(1)、第二自动张紧轮(6)、发电机皮带轮(8)、惰轮(9)、风扇皮带轮(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前端轮系传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皮带(3)设置在第二皮带(7)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前端轮系传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风扇皮带轮(12)安装在曲轴皮带轮(I)上侧,所述第一自动张紧轮(4)、水泵皮带轮(5)、空调压缩机皮带轮(2 )与惰轮(9 )、发电机皮带轮(8 )、第二自动张紧轮(6 )分别设置在曲轴皮带轮(I)的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前端轮系传动系统,包括曲轴皮带轮(1)、水泵皮带轮(5)、发电机皮带轮(8)、空调压缩机皮带轮(2)、自动张紧轮、惰轮(9)、风扇皮带轮(12)和皮带,其特征是所述皮带包括第一皮带(3)和第二皮带(7),所述自动张紧轮包括第一自动张紧轮(4)和第二自动张紧轮(6),所述第一皮带(3)依次绕过曲轴皮带轮(1)、第一自动张紧轮(4)、水泵皮带轮(5)、空调压缩机皮带轮(2),所述第二皮带(7)依次绕过曲轴皮带轮(1)、第二自动张紧轮(6)、发电机皮带轮(8)、惰轮(9)、风扇皮带轮(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继武毕来文张文通陈翠云曲昌义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