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式钢丝绳减振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77209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8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约束式钢丝绳减振垫,属于减振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用于连接机组的上连接板和用于连接船体的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相对设置,所述上连接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约束孔,所述下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约束孔相适配的约束柱;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设有减振簧,所述减振簧的底部通过下压板和下紧固件固定于所述下连接板上,所述减振簧的顶部通过上压板和上紧固件固定于所述上连接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强了减振垫的抗剪切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了减振垫的工作过程中的隔振效果,提高了船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减振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约束式钢丝绳减振垫
技术介绍
钢丝绳减振垫是根据现代隔振防冲理论研制的新型隔振防冲产品,大量应用在车载设备和船载设备上。在船载设备上,钢丝绳减振垫的作用是隔离机组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传向船体,确保船舶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钢丝绳减振垫工作的可靠性也是机组与船体进行匹配过程中需要考虑的设计因素。目前,减振垫的减振簧采用钢丝绳类似弹簧的卷制,因其自身的结构限制,故钢丝绳减振垫在减振簧的轴向抗剪切能力较差、径向抗剪切能力较强。在实际使用中,为了弥补钢丝绳减振垫的结构缺陷,通常将每两个钢丝绳减振垫十字交叉组成一组减振垫组,然后每个机组下面安装四对、六对或八对的减振垫组,以保证机组安全可靠的工作。但是,在遇到恶劣海况时,船舶剧烈摇摆,减振垫在受到自重与船舶剧烈摇摆产生的剪切力作用,使得减振簧变形严重,其上、下连接板相碰撞导致失去减振效果,并触发减振簧断裂等危险。为了保证机组在极限海况时仍能可靠工作,通常在船板上位于机组的四角位置处焊接限位座来限制机组的位移,防止因船舶大幅度摇摆时保护减振垫失效或撕裂。但是,增加限位座后,首先是机组与限位座会产生撞击影响机组运行的可靠性,其次是撞击产生噪声,再次是限位座的存在不便于减振器的检查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约束式钢丝绳减振垫,以解决因船舶剧烈摇摆,发电机组自重、惯性力等载荷作用下容易导致减振垫的损坏,使船舶营运的安全性存在隐患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约束式钢丝绳减振垫,包括用于连接机组的上连接板和用于连接船体的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相对设置,所述上连接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约束孔,所述下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约束孔相适配的约束柱;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设有减振簧,所述减振簧的底部通过下压板和下紧固件固定于所述下连接板上,所述减振簧的顶部通过上压板和上紧固件固定于所述上连接板上。作为一种改进,每所述约束孔处均镶嵌有弹性圈。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减振簧包括第一减振簧和第二减振簧,所述第一减振簧和第二减振簧垂直设置。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有所述约束柱均位于所述第一减振簧和第二减振簧形成的直角区域内。作为一种改进,每所述约束柱为圆锥形。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每所述约束柱的底部均设有加强部。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约束孔有两个,相应的,所述约束柱有两个。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约束式钢丝绳减振垫设计了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约束孔,所述下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约束孔相适配的约束柱,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设有减振簧,因而在使用时,将下连接板固定于船体上,将机组与上连接板相连使机组压在减振簧上,减振簧的变形支撑起机组并达到隔振、减振的效果。具体的,机组运行过程中产生垂直方向的载荷,引起减振簧垂直方向发生形变,起到了隔振作用;当船舶剧烈摇摆时,机组被动产生水平方向的冲击载荷,通过约束柱和约束孔相互配合作用,有效承受了水平载荷的冲击,避免了减振簧受到剪切的破坏导致失效,因此有效的保证了减振簧的可靠性。本技术提供的约束式钢丝绳减振垫采用约束孔与约束柱的配合,遏止了因船舶剧烈摇摆引起的冲击致使减振垫失效现象的出现,增强了减振垫的抗剪切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了减振垫的工作过程中的隔振效果,提高了船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由于每所述约束孔处均镶嵌有弹性圈,通过弹性圈的变形达到了限制因船舶剧烈摇摆引起冲击的位移量,减少了噪声的形成。由于所述减振簧包括第一减振簧和第二减振簧,通过第一减振簧和第二减振簧的配合,提高了减振效果。由于所有所述约束柱均位于所述第一减振簧和第二减振簧形成的直角区域内,使得结构更加紧凑。由于每所述约束柱为圆锥形,使得约束柱与约束孔配合程度较好,进一步遏止了因船舶剧烈摇摆引起的冲击致使减振垫失效现象的出现。由于每所述约束柱的底部均设有加强部,通过加强部可以增加约束柱的强度,避免约束柱发生断裂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上连接板和弹性圈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图4是下连接板和约束柱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图中:1、上连接板,11、约束孔,2、下连接板,21、约束柱,211、加强部,3、弹性圈,4、减振簧,41、第一减振簧,42、第二减振簧,5、下压板,6、下紧固件,7、上压板,8、上紧固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图4共同所示,一种约束式钢丝绳减振垫,包括用于连接机组的上连接板I和用于连接船体的下连接板2,上连接板I和下连接板2相对设置,上连接板I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约束孔11,下连接板2上设置有与约束孔11相适配的约束柱21,在本实施例中,约束孔11有两个,相应的,约束柱21有两个。每约束孔11处均镶嵌有弹性圈3,弹性圈3优选为橡胶圈,通过弹性圈3的变形达到了限制因船舶剧烈摇摆引起冲击的位移量,减少了噪声的形成。每约束柱21为圆锥形,使得约束柱21与约束孔11配合程度较好,进一步遏止了因船舶剧烈摇摆引起的冲击致使减振垫失效现象的出现。当然,约束柱21也可以选用圆柱形或方形等等,都可以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在此不再赘述。每约束柱21的底部均设有加强部211,通过加强部211可以增加约束柱21的强度,避免约束柱21发生断裂的风险。 上连接板I和下连接板2之间设有减振簧4,减振簧4的底部通过下压板5和下紧固件6固定于下连接板2上,下紧固件6优选为螺钉,减振簧4的顶部通过上压板7和上紧固件8固定于上连接板I上,上紧固件8优选为螺钉。减振簧4包括第一减振簧41和第二减振簧42,第一减振簧41和第二减振簧42垂直设置,通过第一减振簧41和第二减振簧42的配合,提高了减振效果。所有约束柱21均位于第一减振簧41和第二减振簧42形成的直角区域内。由于所有约束柱21均位于第一减振簧41和第二减振簧42形成的直角区域内,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在使用时,将下连接板2固定于船体上,将机组与上连接板I相连使机组压在减振簧4上,减振簧4的变形支撑起机组并达到隔振、减振的效果。具体的,机组运行过程中产生垂直方向的载荷,引起减振簧4垂直方向发生形变,起到了隔振作用;在船舶遇到恶劣海况时,减振簧4受到的剪切力变大时,机组相对船体产生位移,即约束柱21发生位移,从而使约束柱21挤压弹性圈3,使得弹性圈3受力挤压变形,当变形达到一定量达到平衡约束了机组的位移,通过约束柱21和约束孔11相互配合作用,有效承受了水平载荷的冲击,避免了减振簧4受到剪切的破坏导致失效,因此有效的保证了减振簧4的可靠性。本技术提供的约束式钢丝绳减振垫采用约束孔11与约束柱21的配合,遏止了因船舶剧烈摇摆引起的冲击致使减振垫失效现象的出现,增强了减振垫的抗剪切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了减振垫的工作过程中的隔振效果,提高了船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约束式钢丝绳减振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机组的上连接板(1)和用于连接船体的下连接板(2),所述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2)相对设置,所述上连接板(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约束孔(11),所述下连接板(2)上设置有与所述约束孔(11)相适配的约束柱(21);所述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2)之间设有减振簧(4),所述减振簧(4)的底部通过下压板(5)和下紧固件(6)固定于所述下连接板(2)上,所述减振簧(4)的顶部通过上压板(7)和上紧固件(8)固定于所述上连接板(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乃曾刘秀军李艳龙朱铭雪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