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精密平口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75839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8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使用方便的多功能精密平口钳。该多功能精密平口钳通过在滑槽内设置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三滑块,在基座上设置了第一锁紧装置、第二锁紧装置、第三锁紧装置,将第一钳口通过第一固定结构连接在第一滑块上,将第二钳口通过第二固定结构连接在第二滑块上,在使用时,便可以随意调整平口钳的定位面,无需再调整基座的位置,给工人的操作带来很大的便利。由顶杆、下拉块组成的固定结构在夹紧工件时,由于顶杆和下拉块的作用会在克服弹簧力后让下拉块向下移动从而将第一钳口和第二钳口压到基座的上平面上,减小工件上翘,可以保证工件夹持稳固,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适合在工装设备领域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精密平口钳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装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精密平口钳。
技术介绍
多功能精密平口钳装在机床工作台上,用以夹稳加工工件,为机加工车间必备工装。由于夹持快,换产方便,在机加工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现有的平口钳包括基座、固定钳口、活动钳口、丝杆,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活动钳口套设置在滑轨上并且能够滑轨来回滑动,所述固定钳口固定在基座上,活动钳口上固定有螺母,丝杆穿过螺母后通过轴承固定在基座上,这种平口钳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由于现有的平口钳大都有一个固定钳口,其夹紧时用于定位,这样一旦将基座固定住,固定钳口的位置也是固定,其定位面就不能随意调整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很多时候不能随意调整工件的位置,尤其是在数控机床上,这样在使用多功能精密平口钳定位时就需要调整基座的位置,从而使固定钳口的定位面与工件贴合,而调整基座的位置非常不方便,给工人的操作带来很大的不便;其次,现有的平口钳在夹紧工件时,会对活动钳口和固定钳口有一个反作用,而活动钳口的移动是通过丝杆转动进而驱动螺母沿丝杆移动,螺母固定在丝杆上,螺母移动便可以带动活动钳口移动,通常为了不影响工件的夹持,螺母都是设置在活动钳口的下表面,这样活动钳口的施力点就位于活动钳口的下部,而活动钳口施加给工件的作用力点位于活动钳口上部,这样上下就存在一个力臂,使得活动钳口与固定钳口都要承受一定的弯矩,该弯矩会使得活动钳口与固定钳口张开一定的角度,导致工件夹持不稳固,容易上翘和固定端位移,使得工件的加工精度不高,为了克服这个弯矩带来的影响,现有的做法都是加强活动钳口和固定钳口本身的刚度,但是,随着平口钳的长时间使用,活动钳口与滑轨之间的缝隙会越来越大,该缝隙会使得活动钳口与固定钳口张开的角度变大,从而导致工件夹持不稳固,导致工件加工精度不高;再者,现有的钳口都是一体式的,对于一些形状较为奇特的工件其夹持性不好,通用性不高,特别在五轴加工中心上对于零件的五面加工,会有很多干涉,加工的时候不得不使用一些细长的刀具,阻碍了五轴机床效率的发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多功能精密平口钳。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多功能精密平口钳,包括基座、第一钳口、第二钳口,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滑轨,所述第一钳口、第二钳口套设置在滑轨上并且能够滑轨来回滑动,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滑轨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滑槽内设置有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三滑块,第三滑块设置在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之间,第一钳口通过第一固定结构连接在第一滑块上,第二钳口通过第二固定结构连接在第二滑块上,第一滑块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的轴线方向与滑槽方向相同,第二滑块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的轴线方向与滑槽方向相同,还包括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穿过第一螺纹孔并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三滑块上,第二螺纹杆的一端穿过第二螺纹孔并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三滑块上,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滑块的第一锁紧装置、用于固定第二滑块的第二锁紧装置、用于固定第三滑块的第三锁紧装置。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锁紧装置包括第一锁紧螺钉、设置在基座上的第一锁紧螺纹孔与设置在第一滑块上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锁紧螺钉穿过第一锁紧螺纹孔后伸入第一固定孔内;所述第二锁紧装置包括第二锁紧螺钉、设置在基座上的第二锁紧螺纹孔与设置在第二滑块上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锁紧螺钉穿过第二锁紧螺纹孔后伸入第二固定孔内;所述第三锁紧装置包括第三锁紧螺钉、设置在基座上的第三锁紧螺纹孔与设置在第三滑块上的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三锁紧螺钉穿过第三锁紧螺纹孔后伸入第三固定孔内。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锁紧螺钉的端头、第二锁紧螺钉的端头、第三锁紧螺钉的端头均为锥形,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底部、第二固定孔的底部均设置有锥形孔且锥形孔的中心轴线位于第一固定孔的中心轴线或第二固定孔的中线轴线的下方。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在第一滑块上表面的第一凸块、设置在第一钳口下表面的第一凹坑以及多个第一顶杆,第一凸块的大小与第一凹坑的大小相匹配,所述第一凸块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凹坑内设置有与第一凹槽相匹配的第一下拉块,所述第一下拉块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锥形孔,所述多个第一锥形孔与多个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第一顶杆的一端为锥形,第一顶杆的锥形端穿过第一通孔后伸入第一锥形孔内;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在第二滑块上表面的第二凸块、设置在第二钳口下表面的第二凹坑以及多个第二顶杆,第二凸块的大小与第二凹坑的大小相匹配,所述第二凸块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凹坑内设置有与第二凹槽相匹配的第二下拉块,所述第二下拉块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锥形孔,所述多个第二锥形孔与多个第二通孔一一对应,第二顶杆的一端为锥形,第二顶杆的锥形端穿过第二通孔后伸入第二锥形孔内。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钳口包括第一移动底座与第一夹紧部件,所述第一夹紧部件通过可拆卸结构固定在第一移动底座上,第二钳口均包括第二移动底座与第二夹紧部件,所述第二夹紧部件通过可拆卸结构固定在第二移动底座上。进一步的是,所述可拆卸结构为十字键定位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该多功能精密平口钳通过在滑槽内设置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三滑块,并且在基座上设置了用于固定第一滑块的第一锁紧装置、用于固定第二滑块的第二锁紧装置、用于固定第三滑块的第三锁紧装置,将第一钳口通过第一固定结构连接在第一滑块上,将第二钳口通过第二固定结构连接在第二滑块上,第一螺纹杆的一端穿过第一螺纹孔并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三滑块上,第二螺纹杆的一端穿过第二螺纹孔并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三滑块上,在使用时,可以只利用第三锁紧装置将第三滑块固定,这样转动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便可以使第一钳口与第二钳口相向移动,也可以利用第一锁紧装置和第三锁紧装置将第一滑块、第三滑块同时固定,这样第一钳口固定不动,转动第二螺纹杆便可以使第二钳口朝向第一钳口移动,也可以利用第二锁紧装置和第三锁紧装置将第二滑块、第三滑块同时固定,这样第二钳口固定不动,转动第一螺纹杆便可以使第一钳口朝向第二钳口移动,这样便可以随意调整多功能精密平口钳的定位面,无需再调整基座的位置,给工人的操作带来很大的便利,另外,由顶杆、下拉块组成的固定结构在夹紧工件时,由于顶杆和下拉块的作用会在克服弹簧力后让下拉块向下移动从而将第一钳口和第二钳口压到基座的上平面上,减小工件上翘,可以保证工件夹持稳固,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多功能精密平口钳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多功能精密平口钳的主视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多功能精密平口钳的左侧视图;图中标记说明:基座1、第一钳口2、第一移动底座201、第一夹紧部件202、第二钳口3、第二移动底座301、第二夹紧部件302、滑轨4、滑槽5、第一滑块6、第二滑块7、第三滑块8、第一固定结构9、第一凸块901、第一凹坑902、第一顶杆903、第一凹槽904、第一通孔905、第一下拉块906、第一锥形孔907、第二固定结构10、第二凸块1001、第二凹坑1002、第二顶杆1003、第二凹槽1004、第二通孔1005、第二下拉块1006、第二锥形孔100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多功能精密平口钳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精密平口钳,包括基座(1)、第一钳口(2)、第二钳口(3),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滑轨(4),所述第一钳口(2)、第二钳口(3)套设置在滑轨(4)上并且能够滑轨(4)来回滑动,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滑槽(5),所述滑槽(5)与滑轨(4)的延伸方向相同,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5)内设置有第一滑块(6)、第二滑块(7)、第三滑块(8),第三滑块(8)设置在第一滑块(6)与第二滑块(7)之间,第一钳口(2)通过第一固定结构(9)连接在第一滑块(6)上,第二钳口(3)通过第二固定结构(10)连接在第二滑块(7)上,第一滑块(6)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11),第一螺纹孔(11)的轴线方向与滑槽(5)方向相同,第二滑块(7)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12),第二螺纹孔(12)的轴线方向与滑槽(5)方向相同,还包括第一螺纹杆(13)与第二螺纹杆(14),所述第一螺纹杆(13)的一端穿过第一螺纹孔(11)并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三滑块(8)上,第二螺纹杆(14)的一端穿过第二螺纹孔(12)并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三滑块(8)上,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滑块(6)的第一锁紧装置(15)、用于固定第二滑块(7)的第二锁紧装置(16)、用于固定第三滑块(8)的第三锁紧装置(17)。...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精密平口钳,包括基座(1)、第一钳口(2)、第二钳口(3),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滑轨(4),所述第一钳口(2)、第二钳口(3)套设置在滑轨(4)上并且能够沿滑轨(4)来回滑动,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滑槽(5),所述滑槽(5)与滑轨(4)的延伸方向相同,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5)内设置有第一滑块(6)、第二滑块(7)、第三滑块(8),第三滑块(8)设置在第一滑块(6)与第二滑块(7)之间,第一钳口(2)通过第一固定结构(9)连接在第一滑块(6)上,第二钳口(3)通过第二固定结构(10)连接在第二滑块(7)上,第一滑块(6)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11),第一螺纹孔(11)的轴线方向与滑槽(5)方向相同,第二滑块(7)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12),第二螺纹孔(12)的轴线方向与滑槽(5)方向相同,还包括第一螺纹杆(13)与第二螺纹杆(14),所述第一螺纹杆(13)的一端穿过第一螺纹孔(11)并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三滑块(8)上,第二螺纹杆(14)的一端穿过第二螺纹孔(12)并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三滑块(8)上,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滑块(6)的第一锁紧装置(15)、用于固定第二滑块(7)的第二锁紧装置(16)、用于固定第三滑块(8)的第三锁紧装置(17);所述第一锁紧装置(15)包括第一锁紧螺钉(151)、设置在基座(1)上的第一锁紧螺纹孔(152)与设置在第一滑块(6)上的第一固定孔(153),所述第一锁紧螺钉(151)穿过第一锁紧螺纹孔(152)后伸入第一固定孔(153)内;所述第二锁紧装置(16)包括第二锁紧螺钉、设置在基座(1)上的第二锁紧螺纹孔与设置在第二滑块(7)上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锁紧螺钉穿过第二锁紧螺纹孔后伸入第二固定孔内;所述第三锁紧装置(17)包括第三锁紧螺钉、设置在基座(1)上的第三锁紧螺纹孔与设置在第三滑块(8)上的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三锁紧螺钉穿过第三锁紧螺纹孔后伸入第三固定孔内;所述第一固定结构(9)包括固定在第一滑块(6)上表面的第一凸块(901)、设置在第一钳口(2)下表面的第一凹坑(902)以及多个第一顶杆(903),第一凸块(901)的大小与第一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磐岩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