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降压型恒定电流的低通滤波放大削峰脉波调变系统,由削峰电路,与削峰电路输出端连接的脉波调变电路,与脉波调变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两级低通滤波放大电路,以及设置在削峰电路和脉波调变电路之间的线性驱动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分别设有与削峰电路、脉波调变电路及两级低通滤波放大电路相连接的降压型恒定电流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降压型恒定电流电路的作用,能够提供稳定的电压、电流,防止电器因电压不稳定而影响使用效果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降压型恒定电流的低通滤波放大削峰脉波调变系统。
技术介绍
电能的应用在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越来越普及,适应各种不同要求的电器也不断出现,在生活中人们通常使用脉波调变电路来给电器供电,以满足人们对电器的使用。然而在实际使用中,脉波调变电路输出的功率不高,而且其输出的电压、电流及不稳定,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电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脉波电路输出的功率不高、电压、电流不稳定,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电器需求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降压型恒定电流的低通滤波放大削峰脉波调变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基于降压型恒定电流的低通滤波放大削峰脉波调变系统,由削峰电路,与削峰电路输出端连接的脉波调变电路,与脉波调变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两级低通滤波放大电路,设置在削峰电路和脉波调变电路之间的线性驱动电路,以及分别与削峰电路、脉波调变电路及两级低通滤波放大电路均相连接的降压型恒定电流电路组成。所述降压型恒定电流电路由降压芯片U3,三极管VT9,三极管VT10,放大器P2,P极顺次经电容C13、电阻R22、电阻R21、电容C14后与降压芯片U3的REG脚相连接、N极经电阻R23后与降压芯片U3的FSET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8,正极经电阻R24后与降压芯片U3的OUT脚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5后与降压芯片U3的BST脚相连接的电容C15,P极经电阻R26后与放大器P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N极经电感L后与三极管VT9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9,正极与放大器P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7后与三极管VT9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容C16,负极顺次经电阻R29、电阻R28后与三极管VT9的基极相连接、正极与三极管VTlO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17,以及一端与放大器P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lO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20组成;所述降压芯片U3的VDD脚与电阻R23与二极管D8的连接点相连接,其FB脚则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其GND脚接地;所述三极管VT9的集电极接地;所述三极管VTlO的基极与电容C16的负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8的P极与两级低通滤波放大电路相连接、其N极则与削峰电路相连接;同时,三极管VT9的基极则与脉波调变电路相连接,二极管D9的N极还与电容C15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的线性驱动电路由驱动芯片U2,三极管VT5,三极管VT6,三极管VT7,三极管VT8,正极与削峰电路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3后与驱动芯片U2的INl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0,一端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15后与三极管VT7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14,正极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驱动芯片U2的INl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2,正极与驱动芯片U2的IN2管脚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11,一端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6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17,一端与三极管VT6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7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16,N极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P极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6,正相端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反相端与三极管VT8集电极相连接的非门K,一端与三极管VT8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18后与三极管VT7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19,以及P极与非门K的反相端相连接、N极与电阻R18和电阻R19的连接点相连接的二极管D7组成;所述驱动芯片U2的VCC管脚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END管脚接地、OUT管脚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相连接,三极管VT6的集电极还与三极管VT8的基极相连接、其发射极与三极管家VT7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TH的集电极接地,二极管D7的N极与脉波调变电路相连接。所述的削峰电路由三极管VT1,三极管VT2,P极经电阻Rl后作为系统的一输入端、N极与三极管VTl的基极连接的二极管D1,P极经电阻R2后作为系统的另一输入端、N极与三极管VTl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2,一端与三极管VTl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3,N极与二极管D2的P极相连接、P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3,N极与二极管Dl的P极相连接、P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一端与三极管VTl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脉波调变电路相连接的电阻R4,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lO的正极相连接的电阻R5组成;所述的三极管VTl和三极管VT2的集电极均与脉波调变电路相连接,其三极管VT2的基极则与二极管D9的N极相连接。所述的脉波调变电路由振荡电路,以及与振荡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切换电路组成;所述的振荡电路由振荡器U,正极经极性电容C2后与振荡器U的BD管脚相连接、负极经极性电容C3后与二极管D7的N极相连接、输出端与切换电路相连接的非门Al,正极与电阻R4相连接、负极与两级低通滤波放大电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l组成;所述振荡器U的GND管脚接地、VDD管脚与极性电容Cl的负极相连接、FB管脚和CS管脚均与切换电路相连接、BD管脚与三极管VTl的集电极相连接,非门Al的正极还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的切换电路由触发器U1,P极与振荡器U的CS管脚相连接、N极与触发器Ul的CK管脚相连接的倒相放大器D5,负极与倒相放大器D5的N极相连接、正极与触发器Ul的Q管脚相连接、输出端与三极管VT9的基极相连接的非门A2组成。所述的触发器Ul的CK管脚与非门Al的输出端相连接、D管脚与振荡器U的FB管脚相连接。所述两级低通滤波放大电路由放大器Pl,放大器P2,三极管VT3,三极管VT4,正极经电阻R6后与放大器Pl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4,正极经电阻R7后与放大器Pl负极输入端相连接、负极与极性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5,串接在放大器Pl的输出端与负极输入端之间的极性电容C6,负极与放大器Pl的输出端相连接、正极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7,一端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8,正极经电阻R9后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负极同时与极性电容C6的负极以及电容Cl的负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8,一端与极性电容C8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放大器P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11,与电阻Rll相并联的电阻R10,串接在放大器P2的输出端和负极输入端之间的极性电容C9,以及串接在放大器P2的正极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12组成;所述三极管VT4的发射极与极性电容C6负极相连接的同时作为系统的一输出端,三极管VT3的集电极与放大器P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放大器P2的输出端作为系统的另一输出端;所述放大器Pl的正极输入端与二极管D8的P极相连接。为确保使用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驱动芯片U2采用LM387集成芯片,降压芯片U3采用A718EGT集成芯片。本专利技术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I)本专利技术采用两级低通滤波放大电路,其能够放大调变系统的输出功率,使系统能满足更多电器同时使用的需求。(2)本专利技术通过降压型恒定电流电路的作用,能够提供稳定的电压、电流,防止电器因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基于降压型恒定电流的低通滤波放大削峰脉波调变系统,由削峰电路,与削峰电路输出端连接的脉波调变电路,与脉波调变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两级低通滤波放大电路,以及设置在削峰电路和脉波调变电路之间的线性驱动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分别与削峰电路、脉波调变电路及两级低通滤波放大电路相连接的降压型恒定电流电路;所述降压型恒定电流电路由降压芯片U3,三极管VT9,三极管VT10,放大器P2,P极顺次经电容C13、电阻R22、电阻R21、电容C14后与降压芯片U3的REG脚相连接、N极经电阻R23后与降压芯片U3的FSET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8,正极经电阻R24后与降压芯片U3的OUT脚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5后与降压芯片U3的BST脚相连接的电容C15,P极经电阻R26后与放大器P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N极经电感L后与三极管VT9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9,正极与放大器P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7后与三极管VT9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容C16,负极顺次经电阻R29、电阻R28后与三极管VT9的基极相连接、正极与三极管VT10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17,以及一端与放大器P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0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20组成;所述降压芯片U3的VDD脚与电阻R23与二极管D8的连接点相连接,其FB脚则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其GND脚接地;所述三极管VT9的集电极接地;所述三极管VT10的基极与电容C16的负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8的P极与两级低通滤波放大电路相连接、其N极则与削峰电路相连接;同时,三极管VT9的基极则与脉波调变电路相连接,二极管D9的N极还与电容C15的正极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明方,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颉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