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控延时LED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7512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8 1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声控延时LED驱动电路,其包括智能控制延时电路单元、第一限流电路单元、第二限流电路单元、整流电路单元和LED光源模组电路单元。智能控制延时电路单元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的零线端相连,第一输出端与第一限流电路单元的输入端相连,第二输出端与第二限流电路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相连;第二限流电路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交流电的零线端相连,输出端与第一限流电路单元的输出端相连;第一限流电路单元的输出端与整流电路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整流电路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交流电的输入火线端相连,第一输出端与LED光源模组电路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第二输出端与LED光源模组电路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声控延时LED驱动电路本专利技术为原申请号为201210424524.4、原申请日为2012年10月30日、原专利技术名称为发光二极管灯具及控制发光二极管灯具发光的方法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LED(发光二极管)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声控延时LED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本身为非发光的显示元件,需要在IXD面板上设置发光源,才能达到发光及显示的效果。通常,背光模组(BLU,Back LightUnit)灯条是向LCD提供背面光源的光学组件,BLU接收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D1de)、冷阴极焚光灯(CCFL,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或电激发光元件(EL,ElectroLuminescence)三种方式提供的光源,对光线进行反射和聚光,形成发光源,并设置在LCD面板上,由LCD面板组成发光二极管灯具,用以提供照明所需亮度的光源。在一些公共场所,如楼道、停车场的照明系统中使用的发光二极管灯具,为了有效降低发光二极管灯具的功耗,现有主要使用光控、或光控与声控感应相结合的发光二极管灯具用于照明,即在发光二极管灯具中,安装有光控感应器或光控与声控感应器。其中,光控的方法是为该类发光二极管灯具设置光控感应器,通过光控感应器判断发光二极管灯具所在的环境亮度,当光控感应器检测到光照不足时,例如,检测到光照亮度小于预先设置的光照亮度阈值,向控制器输出触发信息,控制器依据触发信息开启(导通)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电源,点亮发光二极管灯具。而光控与声控感应相结合的方法是在光控感应器检测到光照满足时,不向控制器输出触发信息,从而不触发控制器开启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电源,点亮发光二极管灯具,而是在此基础上继续监测,直到检测到有行人或车辆经过(有声音传来),才向控制器输出触发信息,触发控制器接通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电源,点亮发光二极管灯具。由上述可见,现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如果通过光控方式控制发光二极管灯具的开启,由于仅根据光照强度进行控制,在发光二极管灯具开启进行照明后,可能并没有行人或车辆经过,因而,造成能源的浪费,节能效率较低;而使用光控与声控感应相结合的灯具,在感测到有人经过(有声音传来),才触发发光二极管灯具开启进行照明,虽然能够有效节约能源,提高节能效率,但由于光控感应器感测人体(声音)的有效范围有限,在行人或车辆没有进入感测范围内时,发光二极管灯具处于关闭状态,环境处于黑暗状态,使得行人或车辆在进入感测范围内之前的时段内,得不到照明,影响行人或车辆的行驶安全性,使得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照明效果较差,难以达到理想的照明效果;进一步地,在行人或车辆进入感测范围内时,发光二极管灯具开启照明,让行人或驾驶车辆的司机由于光亮的突然变化,导致由于发光二极管灯具突然点亮引起不适感,从而影响行车安全性。中国专利CN 201428941Y公开了一种声光控LED灯,其包括光源电源、控制电路电源、光控及抗干扰电路、声控延时电路、小电流控制电路、大电流控制电路和LED光源电路。该专利技术方案采用的技术手段为:1、市电经Dl整流,R2限流降压,C3滤波,Ql (小功率硅三极管)稳压,为控制电路提供电源,使得控制电路电源(微功耗稳压电源)与光源电源分开,从而减小了电路的静态功耗。2、采用R10、C7组成抗干扰电路,天黑时Ul-D 12、13脚为低电平,11脚为高电平,RlO为C7充电延时抗干扰,使得在小电流控制电路工作时避免了因光线干扰产生的LED灯闪烁的情况。该技术方案的控制电路存在以下缺陷:光控抗干扰电路和声控延时电路中采用与非门,其中Ul-B受到其5、6脚输入的控制。虽然Dl采用了 R10、C7用以实现充电延时抗干扰的功能,但是该抗干扰功能仅对于小电流控制电路起作用。具体地,当光敏电阻RG因外界光线干扰产生电阻值变化时,Ul-D的11脚会出现电平变化,从而使得Ul-B 6脚的电平变化,影响了 Ul-B的输出,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大电流控制电路中Ul-C输出电平的改变,最终使得T2误动作。因此,造成了大电流控制电路的误差,影响了控制的效果。中国专利CN 101600276A公开了一种智能控制LED照明电路,由高压直流电源、智能控制开关模块和LED电路单元组成。该技术方案解决了智能控制开关易受干扰的问题,并且实现了 LED照明双级亮度的自动控制。中国专利CN 202095134U公开了一种声控照明装置,其包括声音控制延时开关单元,恒流电源单元和发光单元。照明装置由恒流电源单元控制声音控制延时开关单元,并且同时将恒流电源单元与发光单元连接,使得发光单元的亮度能够进行不同等级的变化。当周围环境亮度不足时,由恒流单元为发光单元提供小电流,发光单元处于微亮状态,对周围进行微量照明,当声音控制延时开关单元检测到声音后,发出信号控制发光单元达到最亮状态进行正常照明。参见CN 201428941Y 中图 2,CN 101600276A 中图 4 以及 CN 202095134U 中图 2。前述对比文件中的电路图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控制延时电路和限流电路均位于整流单元之后。事实上,现有的相关声控延时LED电路都具有此共同特点。众所周知,适用于AC电源的LED驱动电路通常具有整流单元,并且整流单元位于驱动电路的最前端以便将交流电转化为适用于驱动LED的直流电,驱动电路的一端连接交流电源,其另一端连接LED光源模块。在前述对比文件中,控制延时电路、限流电路和整流单元一起构成了全新的驱动电路,这需要重新进行电路设计和生产驱动电路板,并且由于前述驱动电路相较于普通的LED驱动电路过于复杂,因而会增加驱动电路的成本。不同于前述现有的驱动电路,参见本专利技术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将智能控制延时电路单元、第一限流电路单元和第二限流电路单元设置在整流电路单元的前端,这样,本专利技术的控制延时电路和限流电路能够配合常规的LED驱动电路(其包括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以实现根据声音控制和延时功能。由于常规的LED驱动电路技术成熟且成本很低,因此能够大大降低驱动电路板制造难度和成本,同时不必淘汰现有驱动电路就能将其改进为声控延时电路。并且,在现有的LED封装过程中,为了简化生产过程和提高生产效率,如本专利技术图2所示的整流电路单元5、滤波电路单元6和LED光源模组电路单元7通常被集为一个LED模组。在这种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的智能控制延时电路单元、第一限流电路单元和第二限流电路单元组成的驱动电路能够直接适配于各种型号的LED模组,从而简单、高效地生产具有声控延时功能的LED照明装置。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适用于常用LED驱动电路的智能控制延时电路和限流电路,用以降低具有声控延时功能的LED灯具的制造难度和生产成本,其与前述对比文件解决的技术问题不同。并且,前述对比文件与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电路结构不同。由于本专利技术与前述对比文件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技术手段均不同,因而前述对比文件对本专利技术没有技术启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提升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照明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发光二极管灯具的方法,提升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照明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声控延时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控制延时电路单元、第一限流电路单元、第二限流电路单元、整流电路单元和LED光源模组电路单元,其中,智能控制延时电路单元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的零线端相连,第一输出端与第一限流电路单元的输入端相连,第二输出端与第二限流电路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相连;第二限流电路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交流电的零线端相连,输出端与第一限流电路单元的输出端相连;第一限流电路单元的输出端与整流电路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整流电路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交流电的输入火线端相连,第一输出端与LED光源模组电路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第二输出端与LED光源模组电路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所述智能控制延时电路单元用于在检测到光照亮度小于预先设置的光照亮度阈值时,触发第二限流电路单元保持断开连接状态;在光照亮度小于预先设置的光照亮度阈值的时间段内,如果检测到声强强度大于预先设置的声强强度阈值,触发切换第二限流电路单元进入连接状态,在触发切换第二限流电路单元进入连接状态后,所述智能控制延时电路单元按照预先设置的延时时间进行延时,在延时时间到时,触发切换第二限流电路单元进入断开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封正勇龙文涛李东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新力光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