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预制构件成组立模,包括轨道系统、驱动系统和模板系统,其中:轨道系统,包括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轨道;驱动系统,包括驱动动力源和驱动连接装置,所述驱动动力源通过所述驱动连接装置与轨道系统相连;模板系统,设置于轨道系统上,所述模板系统包括底模、立模和边模,所述底模、立模和边模拼装形成至少一个预制构件的成型空腔;所述预制构件成组立模还包括预制件抽芯装置,所述抽芯装置包括若干独立的子抽芯管,所述子抽芯管由钢管制成,所述子抽芯管的至少一个外侧壁上设置有刷子。如此,可以驱动模板系统在轨道上做水平移动来进行拼装和拆模,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材的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预制构件成组立模。
技术介绍
为了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倡导绿色建筑,国家在大力推进实施住宅产业化,建筑业整体在由传统的施工方式向建筑工业化的方式升级和转型,建筑工业化成为未来建筑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其中,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工业化生产成为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关键所在。住宅用预制混凝土构件分为建筑外墙板、建筑内墙板、建筑楼板、建筑楼梯、连梁、阳台板、空调板等很多种,在生产过程中多采用平模,即平面布置模板,沿水平面浇注混凝土,形成各种结构的预制混凝土构件。这种平模生产方法的缺点是生产效率较低,需准备的模板数量较多,生产线占用的空间较大,并且由于构件底面是模板面,上表面是浇注面,上表面的质量难以控制,由于构件的形状、结构变化多,采用平模生产受到很多限制。另外,还有采用成组立模生产设备生产预制混凝土构件,沿垂直方向浇注混凝土形成预制混凝土构件。如在申请号为201410486474.1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混凝土预制件成组立模生产设备及生产线,具体包括底盘、行走装置,第一、第二边模,第一、第二端模,若干个隔墙,顶模,若干个底托,第一、第二端模上均设有芯管孔,第一、第二边模及第一、第二端模可在底盘上移动。而上述成组立模生产设备生产的预制混凝土构件一般都具有肋,都是小空心结构,无法在生产过程中完成大空心抽芯,从而生成效率以及空心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预制构件成组立模,其预制构件的生产效率较高,生产的预制构件的空心率较大,质量较好。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预制构件成组立模,包括轨道系统、驱动系统和模板系统,其中:轨道系统,包括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轨道;驱动系统,包括驱动动力源和驱动连接装置,所述驱动动力源通过所述驱动连接装置与轨道系统相连;模板系统,设置于轨道系统上,所述模板系统包括底模、立模和边模,所述底模、立模和边模拼装形成至少一个预制构件的成型空腔;所述预制构件成组立模还包括预制件抽芯装置,所述抽芯装置包括若干独立的子抽芯管,所述子抽芯管由钢管制成,所述子抽芯管的至少一个外侧壁上设置有刷子。如此,将采用前述成组立模来生产制作混凝土构件时,采用在电驱动或者液压驱动来带动模板系统在轨道上做水平移动来进行拼装和拆模,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并提高对混凝土构件尺寸的控制精度,从而提高生产的预制构件的质量。而通过设置抽芯装置,使得成组立模可以生产抽芯成孔混凝土构件,而所述抽芯装置包括若干独立的子抽芯管,子抽芯管由钢管制成,所述子抽芯管的至少一个外侧壁上设置有刷子,刷子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遮挡作用,防止现浇混凝土浇入空心混凝土构件内腔,充分保证了空心混凝土构件内部空腔的完整和规则,而在抽芯过程中,刷子可释放松模空隙,使得抽芯难度得以大幅度降低,而且,即使在混凝土尚未完全凝固时抽芯,也不会因混凝土粘附于抽芯管上而导致混凝土构件的损坏,充分保证了混凝土构件的整体质量;另外,此结构的成组立模最大的优点是能生产空心率较大的预制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立模包括固定立模和至少一个活动立模,所述活动立模可在轨道上移动。如此,在应用过程中,可以通过驱动驱动系统将活动立模打开或者闭合,有利于模具的拼装与拆卸,而且,当驱动系统为单个驱动活动立模时,在拆模过程中可以单个活动立模作业,可以按照拼装顺序逐个预制构件吊离模具,可防止成组立模倾倒。而且通过控制活动立模可在轨道上的移动,可以方便地进行成组立模的拼装和拆模,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轨道系统包括两条轨道,所述轨道内设有滚轮,所述轨道的至少一侧设有滑槽,所述滚轮可滚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立模设置于所述滚轮上,所述驱动系统驱动所述滚轮在轨道上移动。如此,通过在轨道内设有滚轮,滚轮和轨道滑槽锁定后,可以大幅度提高模板系统拼装和拆卸的速度,特别是模板系统和驱动系统及轨道形成了稳定的锁扣连接,大幅度提高了成组立模的稳定性,使得模板系统不易倾倒,提高了成组立模的安全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滑槽上下两端的至少一端设有内翻边,所述滚轮位于内翻边以内。如此,在滑槽上设置有内翻边,滚轮位于内翻边以内后,滚轮和轨道滑槽内翻边形成锁定,同时还具有导向作用,滚轮在滑槽内不至于跑偏或卡死。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模板系统拼装和拆卸的速度,特别是模板系统和驱动系统及轨道形成了稳定的锁扣连接,大幅度提高了成组立模的稳定性,使得模板系统不易倾倒,提高了成组立模的安全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轨道系统还包括轨道增长装置,所述轨道增长装置包括增长轨道和连接固定板,所述增长轨道通过连接固定板与轨道相连。如此,通过采用连接固定板和轨道的结合来增加轨道的长度,可以保证轨道的轴线不变,减少了成组立模的变形,而且,通过增加轨道长度及模板系统的单元数,可以灵活增加同一套成组立模所生产的混凝土构件个数,或者可以使得其生产大体积混凝土构件。另外,当装备需要运输时,可以通过所述轨道增长装置解决运输过程中的超宽问题,以便运输。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驱动动力源为电机或马达,所述驱动连接装置包括传动杆和齿轮,所述轨道上设置有齿条,所述驱动动力源通过传动杆带动齿轮转动,齿轮与齿条发生相对作用并带动模板系统运动。如此,采用电机或者马达驱动齿轮并带动模板系统运动,齿轮和齿条相结合,可以防止模板系统因惯性而产生细微的滑动,可以对模板系统进行准确定位,而且,齿轮齿条驱动功率损耗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模板系统还包括顶模,所述顶模设置于所述成型空腔的顶部,所述顶模的一侧与边模或立模可转动连接。如此,顶模设置于所述成型空腔的顶部后,关闭顶模后,可采用注浆法生产混凝土构件,顶模可以限制混凝土构件的高度尺寸,同时,还使得混凝土构件的顶面平整规范;此外,还可在顶模上设置溢出口,可以将混凝土构件成型模腔内的空气排出,同时还可将过量注浆溢出,充分保证了混凝土构件浇筑饱满,有效的保证了其产品质量,而且,顶模的一侧与边模、侧模或隔模可转动连接,则使得顶模的拆模和合紧变得十分方便,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模板系统还包括顶模压紧装置,所述顶模压紧装置包括固定座、压板和固定插件,所述固定座以及压板的第一端均设有连接孔,且所述压板的第一端搭接在固定座上,其第二端压设在顶模上,所述固定座设置在立模的顶面上,所述固定插件插设在上下连接孔中,用于连接所述压板和固定座。如此,通过设置顶模压紧装置,使得顶模能够承受混凝土构件在生产过程中注浆所产生的压力,有效地防止顶模变形移位,充分保证了混凝土构件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而且,采用前述结构的顶模压紧装置,巧妙地利用了自重和杠杆结构,使其具有自锁定能力,且合模、拆模工序简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底模设置于所述成型空腔的底部,所述边模设置于所述成型空腔的两侧面。如此,当边模设置于所述成型空腔的两侧面时,边模拆除十分方便,特别是当生产不同厚度的混凝土构件时,边模尺寸预留富余调整宽度,只需要调整模腔宽度而不需要更换边模,使得同一套成组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制构件成组立模,包括轨道系统、驱动系统和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轨道系统,包括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轨道;驱动系统,包括驱动动力源和驱动连接装置,所述驱动动力源通过所述驱动连接装置与轨道系统相连;模板系统,设置于轨道系统上,所述模板系统包括底模、立模和边模,所述底模、立模和边模拼装形成至少一个预制构件的成型空腔;所述预制构件成组立模还包括预制件抽芯装置,所述抽芯装置包括若干独立的子抽芯管,所述子抽芯管由钢管制成,所述子抽芯管的至少一个外侧壁上设置有刷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中民筑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