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锻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17349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8 1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锻冷却系统,包括下砧板,所述下砧板的中部具有阶梯通孔,支撑套插套在阶梯通孔中并固定在下砧板中,下模板固定在下砧板的平面上,两个拉杆处于阶梯通孔的两侧,两个拉杆的下端依次穿过下模板和下砧板并插套在卸料板上,拉杆的上端螺接在拉杆上套中,拉杆上套固定在上模板中,上模板的底面中部固定有上模座,上模座的底部设有冲头;支撑套上具有主阶梯通孔,下顶杆插套在主阶梯通孔中,下模板的中部具有中心阶梯通孔,中心阶梯通孔的底部小直径段中插套有上顶杆,它可以将冲头上的冷却水冲走,使得水滴不会滴落在工件上,同时,其下模座处的冷却水液不会从工件上方冲洗冷却,从而避免了工件产生脆裂和不饱满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锻造设备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热锻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锻造中对锻件冲压时其中一个重要的步骤,而冲压时对模具和冲头需要进行冷却,现有的冷却方式是如图1所示,在下模处安装上水管10A,对模具面上进行冲洗冷却,其缺点:1.冲头冷却水滴到产品毛坯上,使毛坯迅速冷却,大大降低了冲头寿命;2.用水量大;3.实际流到凹模内的水量少,全从模具面上往外流光了,模具冷却不充分,大大降低了模具的使用寿命;4.由于水流大,产品毛坯放进去时,冷却水全流到产品上了,导致产品淬裂;5.冷却水大量流到产品毛坯上使产品毛坯冷却过块,在成型时无法挤压饱满,在后续车削中出现黑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热锻冷却系统,它可以将冲头上的冷却水冲走,使得水滴不会滴落在工件上,保证工件的质量,同时,其下模座处的冷却水液不会从工件上方冲洗冷却,从而避免了工件产生脆裂和不饱满的问题,而且用水量少,节约水量。本技术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热锻冷却系统,包括下砧板,所述下砧板的中部具有阶梯通孔,支撑套插套在阶梯通孔中并固定在下砧板中,下模板固定在下砧板的平面上,两个拉杆处于阶梯通孔的两侧,两个拉杆的下端依次穿过下模板和下砧板并插套在卸料板上,拉杆的上端螺接在拉杆上套中,拉杆上套固定在上模板中,上模板的底面中部固定有上模座,上模座的底部设有冲头;支撑套上具有主阶梯通孔,下顶杆插套在主阶梯通孔中,下模板的中部具有中心阶梯通孔,中心阶梯通孔的底部小直径段中插套有上顶杆,上顶杆的下端压靠在下顶杆的顶端面上,下垫板插套在中心阶梯通孔的中间段孔中并压靠在底部小直径段的上端面上,下模座插套在中心阶梯通孔的顶部大直径段中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下模板中,下模座的底面压靠在下垫板上,下模座的中部具有下模座阶梯通孔,上顶杆的上端伸入下模座阶梯通孔的底部的小直径通孔段中,顶块垫插套在小直径通孔段,顶块垫压靠在上顶杆的顶端面上,凹模垫插套在下模座阶梯通孔的上部的大直径通孔段中,顶块插套在凹模垫的轴向中心通孔中,顶块的底端压靠在顶块垫上,凹模垫的底面压靠在小直径通孔段的上端面上,凹模在凹模垫的上方,模盖螺接在下模座的顶部,凹模夹持在模盖与凹模垫之间,凹模的上端插套在模盖的中心锥形主通孔中;顶块垫的底部具有底部凹槽,下模座的小直径通孔段的侧壁上具有侧壁凹槽,顶块与凹模垫之间具有环形间隙,下模座的外侧壁上通接有进水连接头,进水连接头与下模座的侧壁上具有的进水孔相通,进水孔的上端伸出下模座的顶端面,下模座的顶端面与模盖的顶部底面之间具有间隙,大直径通孔段的顶部内侧壁上具有斜向槽,斜向槽与进水孔相通,凹模垫的顶面具有缺口,缺口与斜向槽、环形间隙相通。所述上模座的底端螺接有上模盖,上模座的底面中部具有凹槽,凹槽中嵌套有上垫块,上模盖的中部具有上端直径大小端直径小的锥形通孔,锥形挤压冲头套插套并压靠在锥形通孔中,冲头插套并压靠在锥形挤压冲头套的锥形中心通孔中,冲头的下端向下伸出锥形挤压冲头套,上垫块插套在凹槽中,冲头的上端压靠在上垫块上,上垫块的中部具有垫块下水孔,上模座的中部具有上模通孔,上模板的中部具有进水孔,进水孔的上端螺接有管接头,进水孔与上模通孔相通,上模通孔与垫块下水孔相通,垫块下水孔对着冲头的上端。所述下顶杆的顶部外壁具有向外径向延伸的径向部,径向部插套在主阶梯通孔的上部大直径段中,下顶杆的下部插套在主阶梯通孔的下部段中。所述下砧板的顶面上固定有气管连接架,气管固定在气管连接架上,气管的吹气?而对着冲头。所述冲头的上部为锥形部,锥形部插套在锥形挤压冲头套的锥形中心通孔中,冲头的下端为圆柱部,圆柱部向下伸出锥形挤压冲头套,冲头的底端面上具有冲压凸起部。所述凹模垫的顶部内侧壁上具有环形槽,凹模的底面中部具有凸起圈,凸起圈插套在环形槽中,凹模压靠在凹模垫的上端面上。所述模盖的顶部具有上端直径小下端直径大的中心锥形主通孔,凹模的上端外壁为锥形壁,锥形壁与中心锥形主通孔相配合,中心锥形主通孔的侧壁上具有长形槽,长形槽与间隙相通。本技术的突出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它可以将冲头上的冷却水冲走,使得水滴不会滴落在工件上,保证工件的质量,同时,其下模座处的冷却水液不会从工件上方冲洗冷却,从而避免了工件产生脆裂和不饱满的问题,而且用水量少,节约水量。【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冲头与凹模分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冲头与凹模合并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没有冷却水显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见如图2至4所示,一种热锻冷却系统,包括下砧板1,所述下砧板I的中部具有阶梯通孔11,支撑套2插套在阶梯通孔22中并固定在下砧板I中,下模板8固定在下砧板I的平面上,两个拉杆3处于阶梯通孔11的两侧,两个拉杆3的下端依次穿过下模板8和下砧板I并插套在卸料板4上,拉杆3的上端螺接在拉杆上套31中,拉杆上套31固定在上模板5中,上模板5的底面中部固定有上模座6,上模座6的底部设有冲头7 ; 支撑套2上具有主阶梯通孔21,下顶杆22插套在主阶梯通孔21中,下模板8的中部具有中心阶梯通孔81,中心阶梯通孔81的底部小直径段811中插套有上顶杆23,上顶杆23的下端压靠在下顶杆22的顶端面上,下垫板24插套在中心阶梯通孔81的中间段孔812中并压靠在底部小直径段811的上端面上,下模座9插套在中心阶梯通孔81的顶部大直径段813中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下模板8中,下模座9的底面压靠在下垫板24上,下模座9的中部具有下模座阶梯通孔91,上顶杆23的上端伸入下模座阶梯通孔91的底部的小直径通孔段911中,顶块垫92插套在小直径通孔段911,顶块垫92压靠在上顶杆23的顶端面上,凹模垫93插套在下模座阶梯通孔91的上部的大直径通孔段912中,顶块94插套在凹模垫93的轴向中心通孔931中,顶块94的底端压靠在顶块垫92上,凹模垫93的底面压靠在小直径通孔段912的上端面上,凹模95在凹模垫93的上方,模盖96螺接在下模座9的顶部,凹模95夹持在模盖96与凹模垫93之间,凹模95的上端插套在模盖96的中心锥形主通孔961中;顶块垫92的底部具有底部凹槽921,下模座9的小直径通孔段911的侧壁上具有侧壁凹槽9111,顶块94与凹模垫93之间具有环形间隙941,下模座9的外侧壁上通接有进水连接头97,进水连接头97与下模座9的侧壁上具有的进水孔98相通,进水孔98的上端伸出下模座9的顶端面,下模座9的顶端面与模盖96的顶部底面之间具有间隙988,大直径通孔段912的顶部内侧壁上具有斜向槽913,斜向槽913与进水孔98相通,凹模垫93的顶面具有缺口 931,缺口 931与斜向槽913、环形间隙941相通。进一步的说,所述上模座6的底端螺接有上模盖61,上模座6的底面中部具有凹槽62,凹槽62中嵌套有上垫块63,上模盖61的中部具有上端直径大小端直径小的锥形通孔611,锥形挤压冲头套64插套并压靠在锥形通孔611中,冲头7插套并压靠在锥形挤压冲头套64的锥形中心通孔641中,冲头7的下端向下伸出锥形挤压冲头套64,上垫块63插套在凹槽62中,冲头7的上端压靠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锻冷却系统,包括下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砧板(1)的中部具有阶梯通孔(11),支撑套(2)插套在阶梯通孔(22)中并固定在下砧板(1)中,下模板(8)固定在下砧板(1)的平面上,两个拉杆(3)处于阶梯通孔(11)的两侧,两个拉杆(3)的下端依次穿过下模板(8)和下砧板(1)并插套在卸料板(4)上,拉杆(3)的上端螺接在拉杆上套(31)中,拉杆上套(31)固定在上模板(5)中,上模板(5)的底面中部固定有上模座(6),上模座(6)的底部设有冲头(7);支撑套(2)上具有主阶梯通孔(21),下顶杆(22)插套在主阶梯通孔(21)中,下模板(8)的中部具有中心阶梯通孔(81),中心阶梯通孔(81)的底部小直径段(811)中插套有上顶杆(23),上顶杆(23)的下端压靠在下顶杆(22)的顶端面上,下垫板(24)插套在中心阶梯通孔(81)的中间段孔(812)中并压靠在底部小直径段(811)的上端面上,下模座(9)插套在中心阶梯通孔(81)的顶部大直径段(813)中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下模板(8)中,下模座(9)的底面压靠在下垫板(24)上,下模座(9)的中部具有下模座阶梯通孔(91),上顶杆(23)的上端伸入下模座阶梯通孔(91)的底部的小直径通孔段(911)中,顶块垫(92)插套在小直径通孔段(911),顶块垫(92)压靠在上顶杆(23)的顶端面上,凹模垫(93)插套在下模座阶梯通孔(91)的上部的大直径通孔段(912)中,顶块(94)插套在凹模垫(93)的轴向中心通孔(931)中,顶块(94)的底端压靠在顶块垫(92)上,凹模垫(93)的底面压靠在小直径通孔段(912)的上端面上,凹模(95)在凹模垫(93)的上方,模盖(96)螺接在下模座(9)的顶部,凹模(95)夹持在模盖(96)与凹模垫(93)之间,凹模(95)的上端插套在模盖(96)的中心锥形主通孔(961)中;顶块垫(92)的底部具有底部凹槽(921),下模座(9)的小直径通孔段(911)的侧壁上具有侧壁凹槽(9111),顶块(94)与凹模垫(93)之间具有环形间隙(941),下模座(9)的外侧壁上通接有进水连接头(97),进水连接头(97)与下模座(9)的侧壁上具有的进水孔(98)相通,进水孔(98)的上端伸出下模座(9)的顶端面,下模座(9)的顶端面与模盖(96)的顶部底面之间具有间隙(988),大直径通孔段(912)的顶部内侧壁上具有斜向槽(913),斜向槽(913)与进水孔(98)相通,凹模垫(93)的顶面具有缺口(931),缺口(931)与斜向槽(913)、环形间隙(941)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峰王仁东黄涛薛晶章昊翔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集铸锻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