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供能在杆前进、后退时防止润滑剂向外壳外部流出的致动器为目的,形成为如下结构:包括:外壳,其设置有杆用通孔;杆,其贯穿所述杆用通孔,并使所述杆的一部分朝向所述外壳外部突出,以驱动所述杆进退;第一杆用密封构件,其设置在所述杆用通孔的外壳外部侧;第二杆用密封构件,其设置在所述杆用通孔的外壳内部侧;润滑剂供给部,其设于所述外壳,并将润滑剂供给到所述杆用通孔;以及压力变化吸收用槽,其设置在所述杆用通孔的所述第一杆用密封构件与所述第二杆用密封构件之间,且设置成与所述润滑剂供给部连通的状态而形成有空气层,并且将伴随着所述杆的进退而发生的压力变化吸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例如用在工业用机器人中的致动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设法通过设置对随着杆的进退而发生的压力变化进行吸收的压力变化吸收用槽而能在上述杆前进/后退时防止润滑剂向外壳外部流出的致动器。
技术介绍
作为公开了现有的致动器例如线性致动器的文献,有专利文献I。该专利文献I公开的线性致动器形成为如下这种结构。首先,具有壳体,在该壳体内内置有电动机。另外,在壳体内也内置有由电动机驱动旋转的中空状旋转轴。在该中空状旋转轴内固定有螺母,输出用螺钉螺合.配置于该螺母。因此,通过使上述电动机旋转,使上述中空状旋转轴旋转,利用该中空状旋转轴的旋转使螺母也一体旋转。利用该螺母的旋转使上述输出用螺钉向长度方向两侧直线运动。另外,上述壳体的两端的开口部分别被端板固接.封闭。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918234号公报但是,在现有的结构中存在下述这样的问题。首先,在上述的线性致动器中,将端板固接在壳体的两端。作为固接的方法,例如可以考虑使用粘接剂,但假如在利用粘接剂进行固接的情况下,存在难以组装?分解线性致动器的问题。另外,在利用粘接剂进行固接的情况下,不用另外夹装密封构件,只用粘接剂就能获得密封性能。但是,很难只用粘接剂获得期望的密封性能。为了解决上述这样的问题,本专利申请人提出了专利申请(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2-193195,未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上述现有的结构,存在如下这样的问题。S卩,在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2 - 193195的致动器中,在杆移动时,外壳内的作为润滑剂的润滑脂发生急剧的压力变化。并且,因该急剧的压力变化,存在如下问题:在上述杆前进时,相当于不能被软刮器保持的那么多的润滑脂向前方移动,从上述杆的外周面与设置在上述外壳的前端侧的杆用密封构件之间向上述外壳外部流出。另外,存在如下问题:在上述杆后退时,将过量的润滑脂从作为润滑剂供给部的润滑脂管接头及润滑脂供给通路供给到上述杆的外周面,该润滑脂的一部分不能被上述软刮器完全保持而从上述杆的外周面与上述杆用密封构件之间向上述外壳外部流出。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上述这样的情况而做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上述杆前进/后退时防止润滑剂向外壳外部流出的致动器。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I所述的致动器的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上述外壳设置有杆用通孔;杆,上述杆贯穿上述杆用通孔,并使上述杆的一部分朝向上述外壳外部突出,以驱动上述杆进退;第一杆用密封构件,上述第一杆用密封构件设置在上述杆用通孔的外壳外部侧;第二杆用密封构件,上述第二杆用密封构件设置在上述杆用通孔的外壳内部侧;润滑剂供给部,上述润滑剂供给部设于上述外壳,并将润滑剂供给到上述杆用通孔;以及压力变化吸收用槽,上述压力变化吸收用槽设置在上述杆用通孔的上述第一杆用密封构件与上述第二杆用密封构件之间,且设置成与上述润滑剂供给部连通的状态而形成有空气层,并且将伴随着上述杆的进退而发生的压力变化吸收。另外,技术方案2所述的致动器在技术方案I所述的致动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润滑剂供给部包括节流孔,上述压力变化吸收用槽设置为与上述节流孔连通的状??τ O另外,技术方案3所述的致动器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致动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压力变化吸收用槽设置成环状。另外,技术方案4所述的致动器在技术方案I至技术方案3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比上述压力变化吸收用槽靠外壳外部侧的位置设置有供上述杆贯穿并保持上述润滑剂的软刮器。另外,技术方案5所述的致动器在技术方案I至技术方案4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壳由如下部分构成:在两端包括前开口部和后开口部的外壳主体、封闭上述前开口部的前盖、以及封闭上述后开口部的后盖,在上述前盖与上述外壳主体之间夹插有前盖用密封构件,在上述后盖与上述外壳主体之间夹插有后盖用密封构件。另外,技术方案6所述的致动器在技术方案5所述的致动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壳主体内内置有致动器主体,该致动器主体由电动机、由该电动机驱动旋转的螺钉、与该螺钉螺合的螺母、以及固接于该螺母的上述杆构成。另外,技术方案7所述的致动器在技术方案5或技术方案6所述的致动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前盖由前支架、以及配置在该前支架的轴向内侧的轴承支架构成,在上述前支架与轴承支架之间设置有润滑脂存积部。另外,技术方案8所述的致动器在技术方案7所述的致动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杆用密封构件及第二杆用密封构件设置在上述前支架侧。另外,技术方案9所述的致动器在技术方案I至技术方案8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对上述杆的外表面实施表面硬化处理。另外,技术方案10所述的致动器在技术方案9所述的致动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对上述杆实施的表面硬化处理为镀硬铬。另外,技术方案11所述的致动器在技术方案I至技术方案8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对上述第一杆用密封构件及第二杆用密封构件的至少内表面实施表面硬化处理。另外,技术方案12所述的致动器在技术方案11所述的致动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对上述第一杆用密封构件及第二杆用密封构件实施的表面硬化处理是DLC (DiamondLike Carbon (类金刚石薄膜))涂层。另外,技术方案13所述的致动器在技术方案6至技术方案12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通过使螺钉构件从外壳的外侧螺合而将上述致动器主体固定于外壳,在上述螺钉构件的上述外壳的贯穿部设置有外壳用密封构件。专利技术效果如上所述,采用技术方案I所述的致动器,包括:外壳,上述外壳设置有杆用通孔;杆,上述杆贯穿上述杆用通孔,并使上述杆的一部分朝向上述外壳外部突出,以驱动上述杆进退;第一杆用密封构件,上述第一杆用密封构件设置在上述杆用通孔的外壳外部侧;第二杆用密封构件,上述第二杆用密封构件设置在上述杆用通孔的外壳内部侧;润滑剂供给部,上述润滑剂供给部设于上述外壳,并将润滑剂供给到上述杆用通孔;以及压力变化吸收用槽,上述压力变化吸收用槽设置在上述杆用通孔的上述第一杆用密封构件与上述第二杆用密封构件之间,且设置成与上述润滑剂供给部连通的状态而形成有空气层,并且将伴随着上述杆的进退而发生的压力变化吸收,因此,当上述杆前进时,利用上述压力变化吸收用槽吸收上述润滑剂的压力,随着上述杆的移动向前方移动的上述润滑剂的量减少,从而防止润滑剂向外壳外部流出,当上述杆后退时,上述润滑剂被收容在上述压力变化吸收用槽内,经由上述压力变化吸收用槽将适当的量的润滑剂供给到上述杆的外周面,从而能够防止润滑剂向外壳外部流出。另外,采用技术方案2所述的致动器,在技术方案I所述的致动器的基础上,上述润滑剂供给部包括节流孔,上述压力变化吸收用槽设置为与上述节流孔连通的状态,因此能够有效地吸收上述压力变化,并且能从上述润滑剂供给部经由上述节流孔供给适当的量的润滑剂。另外,采用技术方案3所述的致动器,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致动器的基础上,上述压力变化吸收用槽设置成环状,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吸收上述压力变化。另外,技术方案4所述的致动器在技术方案I至技术方案3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的基础上,在比上述压力变化吸收用槽靠外壳外部侧的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置有杆用通孔;杆,所述杆贯穿所述杆用通孔,并使所述杆的一部分朝向所述外壳外部突出,以驱动所述杆进退;第一杆用密封构件,所述第一杆用密封构件设置在所述杆用通孔的外壳外部侧;第二杆用密封构件,所述第二杆用密封构件设置在所述杆用通孔的外壳内部侧;润滑剂供给部,所述润滑剂供给部设于所述外壳,并将润滑剂供给到所述杆用通孔;以及压力变化吸收用槽,所述压力变化吸收用槽设置在所述杆用通孔的所述第一杆用密封构件与所述第二杆用密封构件之间,且设置成与所述润滑剂供给部连通的状态而形成有空气层,并且将伴随着所述杆的进退而发生的压力变化吸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天野胜年,大塚行治,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IAI,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