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品种选育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文昌鸡白麻表型相关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所述分子标记为SLC45A2基因编码区1154bp处的G/C突变。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发现导致文昌鸡白麻表型的致因突变,通过检测个体的上述致因突变的基因型,就可以知道该黄麻个体是否携带白麻表型相关的基因变异。利用该发明专利技术无需进行测交,而且准确率达100%。以该分子标记建立的选育黄麻羽表型文昌鸡纯系的方法周期短、速度快、准确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品种选育
,具体地,涉及一种文昌鸡白麻表型相关分子标记 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文昌鸡群体中变异丰富毛色表型,导致选育具有统一的黄麻羽表型文昌鸡纯系十 分困难。选育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是黄麻羽亲本产生具有白麻表型(企业亦称其为珍珠白) 的后代。常规方法是通过测交的方法剔除携带白麻等位基因的个体,该方法缺点是(1)周 期长。整个过程从杂交到根据后代表型辨别黄麻公鸡的基因型需要约45天左右;(2)无法 做到100%准确。因为该方法是根据7个后代的表型来计算黄麻公鸡为某种基因型的概率, 其无法做到100%准确;(3)涉及环节较多,容易出错。该方法设计人工授精、集蛋、标记种 蛋、集中入孵、出孵、标记鸡苗、表型鉴别等一系列的步骤,如果其中一个步骤出错都会导致 结果的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文昌鸡白麻表型相关分 子。该分子标记可以辅助选择的方法剔除携带白麻羽等位基因的公鸡个体。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文昌鸡白麻表型相关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 方法选育黄麻羽表型文昌鸡纯系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文昌鸡白麻表型相关分子标记,所述分子标记为基因编码区1154bp处的 G/C突变。 不同的毛色相关基因的变异导致了个体不同的毛色表型。本专利技术通过研宄发现 5ZG5尤塞因编码区1154bp处的G/C突变与白麻表型完全连锁,上述突变导致了对应编码 蛋白385位氨基酸的Gly到Ala的变异。可能是该错义突变导致了蛋白结构发生变化,导 致嗜黑素合成通路受阻,从而产生白麻表型。 如上所述的文昌鸡白麻表型相关分子标记在选育黄麻羽表型文昌鸡中的应用。 -种选育黄麻羽表型文昌鸡纯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1. 提取待测黄麻鸡公鸡的血液DNA,以黄麻鸡公鸡血液DNA为模板、SEQIDN0:2~3 所示引物进行PCR扩增; 52. 将扩增产物直接测序,若基因型为GC型,该个体为携带白麻突变的黄麻鸡,若基因 型为GG型,该个体为黄麻鸡纯合子; 53. 通过S2的结果判断,将携带白麻羽等位基因的公鸡个体剔除,从而获得黄麻羽表 型文昌鸡纯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首次发现导致文昌鸡白麻表型的致因突变,通过检测个体的上述致因突变的基 因型,我们就可以知道该黄麻个体是否携带白麻表型相关的基因变异。利用该专利技术无需进 行测交,而且准确率达100%。 将该分子标记应用到黄麻羽表型文昌鸡的选育过程中,使整个选育过程具有以下 优点: (1)周期短,速度快:从拿到待检个体血样到决定被检个体的选淘只需要2天时间,每 人每天至少可以完成144个体的检测。 (2)准确率100%。由于该方法是检测与白麻表型相关的致因突变的基因型,因此 该方法可以做到100%的准确。 (3)环节少,不易出错。整个过程只涉及采样和基因型分型两个步骤,因此不易出 错。【附图说明】 图1为覆盖突变位点的扩增序列。 图2为白麻表型文昌鸡与非白麻表型品种目的片段测序结果示意图;测序结果从 上到下依次是:红色原鸡(RJ)、杏花鸡(XH)、清远麻鸡(QM)、BW(霸王山鸡)、文昌鸡黄麻表 型个体(WCY)、文昌鸡白麻表型个体(WCW)、固始鸡(GS)。【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出进一步地详细阐述,所述实施例 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试验方法如无特 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为可从商业途径得到的试剂 和材料。 实施例1 S1.引物设计 以NCBI数据库中鸡基因CDS序列(Genbank登录号:DQ900700. 1)为参考, 设计一对引物,该引物扩增得到的DNA序列如SEQIDN0:1所示,全长244bp,如图1所示, 括号内为突变位点。引物由上海捷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引物序列如下: 上游引物F:5' -CCnTTGTGAITGTTGTGGT-3' ; 下游引物R:5' -ACTGCTGAGAATGTAATACTTGIT-3'。S2.筛选分子标记 S21.实验材料:白麻羽文昌鸡纯系24只,黄麻文昌鸡12只、黄麻羽固始鸡12只、杏花 鸡12只、清远麻鸡12只、红色原鸡12只,霸王山鸡12只。S22.PCR扩增 首先提取S21所述各种鸡的血液DNA,DNA提取方法为:采用一次性注射器从鸡翅下静 脉中抽取约lmL血液,注入经高压灭菌并装有约200yL的2%无菌EDTA抗凝剂的1. 5mL离 心管中,轻轻摇匀,记录翅号,-20°C保存备用。基因组DNA的抽提采用苯酚-氯仿抽提法 (奥斯泊F等,1998)。 配置总体积为30yL的PCR反应体系中,各成分如表1所示。 表 1PCR反应体系(30yL)PCR反应扩增程序为:94°C变性 3min,32 次循环(94°C30s,58°C30s,72°Clmin) 72°C延伸lOmin,得到PCR扩增产物。S23.测序分型:回收PCR产物后,送测序公司测序,将各种品种鸡的测序结果进行 比对(见图2)。图2中所指即为目的位点,图1中所示非白麻表型的红色原鸡(RJ)、杏花鸡 (XH)、清远麻鸡(QM)、霸王山鸡(BW)、文昌鸡黄麻鸡(WCY)和固始鸡(GS)均为CC型,文昌鸡 白麻鸡(WCW)为GG型。 由图2可以看出尤塞因编码区1154bp处的G/C突变与白麻表型完全连锁, 上述突变导致了对应编码蛋白385位氨基酸的Gly到Ala的变异。可能是该错义突变导致 了蛋白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嗜黑素合成通路受阻,从而产生白麻表型。 实施例2 分子标记的基因型检测及应用:利用实施例1所述方法,统计各品种每个变异位点的 等位基因频率,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不同表型个体目的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注:""中的数字为被检个体数目 由表2可知,含有C等位基因的个体均为文昌白麻鸡,具有G等位基因的个体均为非文 昌白麻鸡,即所检测的个体基因型均与羽色相符,说明检测该位点的基因型能有效,能剔除 携带白麻羽等位基因的公鸡个体。【主权项】1. 一种文昌鸡白麻表型相关分子标记,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标记为5ZG5M基因编 码区1154bp处的G/C突变。2. 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标记在选育黄麻羽表型文昌鸡纯系中的应用。3. -种选育黄麻羽表型文昌鸡纯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51. 提取待测黄麻鸡公鸡的血液DNA,以黄麻鸡公鸡血液DNA为模板、SEQ ID NO :2~3 所示引物进行PCR扩增;52. 将扩增产物直接测序,若基因型为GC型,该个体为携带白麻突变的黄麻鸡,若基因 型为GG型,该个体为黄麻鸡纯合子;53. 通过S2的结果判断,将携带白麻羽等位基因的公鸡个体剔除,从而获得黄麻羽表 型文昌鸡纯系。【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品种选育
,具体公开了。所述分子标记为SLC45A2基因编码区1154bp处的G/C突变。本专利技术首次发现导致文昌鸡白麻表型的致因突变,通过检测个体的上述致因突变的基因型,就可以知道该黄麻个体是否携带白麻表型相关的基因变异。利用该专利技术无需进行测交,而且准确率达100%。以该分子标记建立的选育黄麻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文昌鸡白麻表型相关分子标记,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标记为SLC45A2基因编码区1154bp处的G/C突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庆华,许继国,张细权,高鑫凤,陈杰,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