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特别是卷烟盒的光电扫描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1216595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光电扫描相互隔开一距离输送的各个长方体包装(10,19)的已知设备,其缺点是不能同时扫描包装的所有壁。在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设备中,用于输送包装的输送路径(26)在检验工位(27)的区域是中断的。被检验的包装在该区域沿一空气动力学轨迹或下落距离移动。因此,待扫描的包装(10,19)的所有壁可在所有侧面上被扫描。(*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按照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相互隔开距离输送的包装,例如卷烟盒的光电扫描方法。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按照权利要求4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包装的光电扫描设备。包装,特别是卷烟盒在包装机区域中受到彻底检查以核查其是否正确地被成形。因此,例如卷烟盒要检查以核对其是否有正确的标示带,或者盒的两侧是否完全地及按照法规印有安全警告等。借助摄影,特别是借助安装在固定位置上的摄像机来检查包装。摄像机扫描包装的外表面。所获得的数据与基准数据进行比较,当存在不合要求的偏差时,有缺陷的包装被从生产流程中挑出。已经知道现有许多种光电扫描卷烟盒的方法和设备。US-A-4,972,494公开了一种卷烟盒光电扫描的设备,其中,卷烟盒以其一个壁面放在输送机上,由输送机以上述位置送过检验设备。但是,这种扫描设备的缺点在于,接触输送机的盒壁无法受到检验设备的扫描,因此不可能核查接触输送机的卷烟盒的壁面是否被正确地形成。在按照DE-A-38 01 388的卷烟盒光电扫描设备中,长方体卷烟盒送过检验设备时,盒壁面之一在抽吸空气作用在与输送带接触。卷烟盒的自由壁面由设置在输送路径旁的检验设备检验。连接于第一输送带且也受抽吸空气作用的第二输送带检验卷烟盒的相对壁面。第二检验设备然后检验由第一输送带盖而现在为自由的卷烟盒壁面。按照DE-A-38 01 388的设备需要较大的结构费用。由抽吸空气作用的输送带需要高的、长久的耗能。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电扫描包装的方法和设备,它只要极小的结构费用就可以扫描包装的所有侧面的壁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中的措施。由于包装是沿着一条空气动力学轨迹或下落的距离经过检验设备的,因而只要很小的费用即可同时扫描包装的所有壁面。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是借助斜向、水平或垂直抛掷或自由下落将包装移过检验设备而不与其接触。因此,在检验设备的区域内包装的所有壁面都是自由的、检验设备可不受阻碍地,即,不受导向器或输送带影响地扫描包装的所有壁面。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的特征为权利要求4中的特征,只需极小的结构费用即可同时扫描包装各侧的壁面。输入输送机的第二输送部分最好具有一个下部连续输送器和一个上部连续输送器,它们抓住相对的包装壁面。这可保证包装的精确导向和运行,从而保证其精确的空气动力学轨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可见从属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现在对照以下附图以举例的方式详述本专利技术的推荐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以立体图表示待扫描的第一种卷烟盒,即翻盖式盒。图2以立体图表示待扫描的第二种卷烟盒,即软盒包装。图3以侧视图表示按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设备。图4以平面图表示图3所示设备的细节。图5是沿图3中V-V线的按照本专利技术设备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设备的立体图。在附图中表示的检验设备的各实施例用于借助检验设备即摄像机对卷烟盒进行光电扫描。图1和2示意地表示可借助本专利技术的设备进行扫描的卷烟盒。图1所示卷烟盒是一种折叠盒,也可称为翻盖盒10。翻盖盒10包括一个盒部11和一个通过铰接线12铰接于盒部11上的盖13。翻盖盒10是由不同尺寸的下述壁限定的,即,前壁(未画出)、后壁14、较窄的长侧壁15、在盖13区域中的前面16和在盒部11区域中的底壁(未画出)。标识带17在后壁14及邻近后壁14的侧壁15的部分区域上延伸。标示带17在后壁14的区域盖住铰接线12并在侧壁15的区域盖住盒部11和盖13之间的对接部18。图2所示卷烟盒是一种软盒包装19。在软盒19的顶部开口的袋20中放有一组包在锡箔或类似物制成的内包中的卷烟21。软盒19也是由不同尺寸的盒壁限定的,它们包括前壁22和后壁(未画出)。前壁22和后壁由软窄的长侧壁23相互连接。另外,软盒19还由在袋20区域中的底壁(未画出)和卷烟组区域中的前壁24限定。一标示带25盖住前壁24以及邻近前壁24的前壁22和后壁的一个带状区域。采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下面将详述的设备,例如,可以检查标示带17,25是否正确地施加在翻盖盒10或软盒19上。在按照图3至5所示的本专利技术设备的第一实施例中,一包装机(未画出)生产的卷烟盒(10,19)可沿一输送路径26输送,并在检验工位27检查它们是否正确地形成,输送路径26是由输入输送器28和前输送器29构成的。借助输入输送器28,卷烟盒10,19被送入检验工位27附近,即,检验区域30中。输送路径26在检验区域30即检验工位27中断。卷烟盒10,19沿一条空气动力学轨迹通过检验工位27。它们一旦通过检验工位或检验区域30就被带到前输送器29上。前输送器29将卷烟盒10,19送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设备,保持着卷烟盒10,19相互间的预定距离。输入输送器28包括水平运行的第一输送段31以及相对第一输送段31倾斜,因而以一角度运行的第二输送段32。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二输送段32从第一输送段31向上倾斜大约5°。因而输入输送器28的第二输送段32使卷烟盒10,19沿一个稍许向上倾斜的平面移入检验区域30中。输入输送器28的第一输送段31的输送速度为大约每秒一米。输入输送器28的第二输送段32以高于第一输送段31的速度运行。在本实例中,第二输送段32的运行速度为第一输送段31的两倍,即,大约每秒二米。前输送器29以一段间距连接于输入输送器28。与输入输送器28一样,前输送器29包括一水平运行的第一输送段33和相对于第一输送段33倾斜、因而以一角度运行的第二输送段34。第二输送段34最好相对于第一输送段33倾斜5°。前输送器29的输送段33,34的输送速度最好适应于输入输送器28的输送段31,32的输送速度。因此,前输送器29的第二输送段34的运行速度为第一输送段33的两倍,在本实例中为每秒二米。输送路径26在输入输送器28和前输送器29的倾斜的第二输送段32,34之间是断开的。检验工位27就布置在这个区域中。输入输送器28的第二输送段32的通向检验工位27的端部35和前输送器29的第二输送段34的通向检验工位27的端部36相应地包住检验区域30。两个端部35,36相隔一个距离。该距离最好为80mm。输入输送器28的第二输送段32的倾角及其输送速度,以及输入输送器28和前输送器29的端部35,36之间的距离相互适应,使得卷烟盒10,19在其沿空气动力学轨迹通过检验区域30后可靠地、以正确位置落在前输送器29的第二输送段34上。取决于第二输送段32,34的倾角和端部35,36间的距离,第二输送段32,34的输送速度可以变化。为了进行适于检验区域30宽度的抛掷,输入输送器28的第二输送段32所需的速度是根据向上斜抛有关的物理基本公式求出的。因此,卷烟盒10,19沿空气动力学轨迹通过检验区域30的运动是由第二输送段32的倾角和输送速度的初始参数确定的。为了保证卷烟盒10,19精确地、以正确的位置送过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设备,在卷烟盒10,19两侧上,沿输送路径26设有导向器37。当卷烟盒沿输送路径26输送时,导向器37可防止其侧向滑出。导向器37通过横杆38固定在输入输送器28或前输送器29的承载杆39,40上。在前输送器29的第二输送段34的通向检验区域30的端部36处,导向器37构成卷烟盒10,19的收集区域41。为此目的,导向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光电扫描各个包装的方法,所述包装如卷烟盒(10,19)是相互隔开一距离输送的,由至少一个检验装置(64,69)进行扫描,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10,19)沿一条空气动力学轨迹或下落路径移过每个检验装置(64,69)。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茵茨福克布卡德勒斯勒亨利布斯
申请(专利权)人:福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