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弧形板双钩道除雾器,由若干等间距分布的除雾器叶片组成,所述除雾器叶片由入口段、除雾段及出口段组成,除雾段的两端分别与入口段及出口段相连接,除雾段的两侧面分别设有主钩板及副钩板,相邻两个除雾器叶片的入口段组成了一个入口通道,相邻两个除雾器叶片的除雾段组成了一个除雾通道,相邻两个除雾器叶片的出口段组成了一个出口通道,且入口通道、除雾通道及出口通道依次相连通,除雾过程中,气流先经主钩板后再经过副钩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对气流中液滴的综合脱除效率高、流动阻力小的特点,并且便于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节能环保领域,涉及一种除雾器,具体涉及一种弧形板双钩道除雾器。
技术介绍
在燃煤电站烟气脱硫领域,目前90%以上采用的都是石灰石一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该工艺虽然技术成熟,应用广泛,但在应用过程中净烟气中携带的液滴为5-20%左右浓度的石膏浆液,其中含有一定的固体颗粒,排入大气中即形成粉尘污染。吸收塔上部或者出口烟道都安装有除雾器,用于去除吸收塔的出口气体中残留的液滴、颗粒物。目前市面主流除雾器的叶片为折板、弧形、弧形单钩三种型式,气体在板片形成的通道内改变流动方向液滴依靠惯性撞击板片壁面被捕获,虽然通过改变通道间距,现有几种型式叶片可以获得较高的液滴脱除效率,但随着对液滴排放要求的提高,现有叶片型式已无法满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弧形板双钩道除雾器,该除雾器具有对气流中液滴的综合脱除效率高、流动阻力小的特点,并且便于清洗。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弧形板双钩道除雾器由若干等间距分布的除雾器叶片组成,所述除雾器叶片由入口段、除雾段及出口段组成,除雾段的两端分别与入口段及出口段相连接,除雾段的两侧面分别设有主钩板及副钩板,相邻两个除雾器叶片的入口段组成了一个入口通道,相邻两个除雾器叶片的除雾段组成了一个除雾通道,相邻两个除雾器叶片的出口段组成了一个出口通道,且入口通道、除雾通道及出口通道依次相连通,除雾过程中,气流先经主钩板后再经过副钩板。所述副钩板与除雾段的连接处呈65-75°夹角。所述副钩板的一端与除雾段相连接,副钩板的另一端与除雾段之间的距离为3-10mmo所述副钩板上与除雾段的连接处到出口通道的出口之间的间距为35-60mm。所述入口通道的横截面及出口通道的横截面均为长方形结构。所述除雾段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结构,主钩板位于所述抛物线结构的外侧,副钩板位于所述抛物线结构的内侧。相邻两个除雾器叶片之间的间距为20-30mm。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弧形板双钩道除雾器在使用过程中,含有液滴的气流经入口通道进入到相邻两个除雾器叶片上,再进入到除雾通道内,并在除雾通道内通过主钩板及副钩板两级扑捉气流中的液滴,除去液滴后的气流经出口通道排出,从而有效的增加气流中液滴的综合脱除效率,并且气流流动过程中的阻力小;清洗时,可以分别将各除雾器叶片进行清洗,清洗方便、简单,同时便于现场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为入口段、2为除雾段、3为出口段、4为主钩板、5为副钩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本技术所述的弧形板双钩道除雾器由若干等间距分布的除雾器叶片组成,所述除雾器叶片由入口段1、除雾段2及出口段3组成,除雾段2的两端分别与入口段I及出口段3相连接,除雾段2的两侧面分别设有主钩板4及副钩板5,相邻两个除雾器叶片的入口段I组成了一个入口通道,相邻两个除雾器叶片的除雾段2组成了一个除雾通道,相邻两个除雾器叶片的出口段3组成了一个出口通道,且入口通道、除雾通道及出口通道依次相连通,除雾过程中,气流先经主钩板4后再经过副钩板5 ;副钩板5与除雾段2的连接处呈65-75°夹角;副钩板5的一端与除雾段2相连接,副钩板5的另一端与除雾段2之间的距离为3-10mm ;副钩板5上与除雾段2的连接处到出口通道的出口之间的间距为35-60_。入口通道的横截面及出口通道的横截面均为长方形结构;除雾段2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结构,主钩板4位于所述抛物线结构的外侧,副钩板5位于所述抛物线结构的内侧;相邻两个除雾器叶片之间的间距为20-30mm。本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为:含有液滴的气流经入口通道进入到喷雾通道内,由于除雾通道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结构,主钩板4位于所述抛物结构的外侧,副钩板5位于所述抛物线结构的内侧,气流先经过主钩板4,气流从入口通道向抛物线结构最顶端运动的时候,沿下面的除雾器叶片的表面运动,由于主钩板4位于所述抛物线结构的外侧,则会将液滴拦在主钩板4上,经过主钩板4初步除液滴后的气流改变运动方向,开始向下运动,此时气流沿上面的除雾器叶片的下表面运动,并通过上面的除雾器叶片上的副钩板5进行二次除液滴,二次除液滴后的气流最后经出口通道排出。【主权项】1.一种弧形板双钩道除雾器,其特征在于,由若干等间距分布的除雾器叶片组成,所述除雾器叶片由入口段(1)、除雾段⑵及出口段⑶组成,除雾段⑵的两端分别与入口段(1)及出口段(3)相连接,除雾段(2)的两侧面分别设有主钩板(4)及副钩板(5),相邻两个除雾器叶片的入口段(I)组成了一个入口通道,相邻两个除雾器叶片的除雾段(2)组成了一个除雾通道,相邻两个除雾器叶片的出口段(3)组成了一个出口通道,且入口通道、除雾通道及出口通道依次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板双钩道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钩板(5)与除雾段(2)的连接处呈65-75°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板双钩道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钩板(5)的一端与除雾段⑵相连接,副钩板(5)的另一端与除雾段⑵之间的距离为3-1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板双钩道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钩板(5)上与除雾段⑵的连接处到出口通道的出口之间的间距为35-6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板双钩道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通道的横截面及出口通道的横截面均为长方形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板双钩道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段(2)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结构,主钩板(4)位于所述抛物线结构的外侧,副钩板(5)位于所述抛物线结构的内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板双钩道除雾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除雾器叶片之间的间距为20-30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弧形板双钩道除雾器,由若干等间距分布的除雾器叶片组成,所述除雾器叶片由入口段、除雾段及出口段组成,除雾段的两端分别与入口段及出口段相连接,除雾段的两侧面分别设有主钩板及副钩板,相邻两个除雾器叶片的入口段组成了一个入口通道,相邻两个除雾器叶片的除雾段组成了一个除雾通道,相邻两个除雾器叶片的出口段组成了一个出口通道,且入口通道、除雾通道及出口通道依次相连通,除雾过程中,气流先经主钩板后再经过副钩板。本技术具有对气流中液滴的综合脱除效率高、流动阻力小的特点,并且便于清洗。【IPC分类】B01D45/08【公开号】CN204684797【申请号】CN201520007061【专利技术人】陶明, 何仰朋, 石振晶, 郭浩然, 何育东, 牛拥军, 雷鸣, 赵彩虹, 李兴华, 余福胜, 孟令海, 刘海培, 邹乔, 张方庚, 吴昊, 韩东, 金鑫, 王少亮 【申请人】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申请日】2015年1月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弧形板双钩道除雾器,其特征在于,由若干等间距分布的除雾器叶片组成,所述除雾器叶片由入口段(1)、除雾段(2)及出口段(3)组成,除雾段(2)的两端分别与入口段(1)及出口段(3)相连接,除雾段(2)的两侧面分别设有主钩板(4)及副钩板(5),相邻两个除雾器叶片的入口段(1)组成了一个入口通道,相邻两个除雾器叶片的除雾段(2)组成了一个除雾通道,相邻两个除雾器叶片的出口段(3)组成了一个出口通道,且入口通道、除雾通道及出口通道依次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明,何仰朋,石振晶,郭浩然,何育东,牛拥军,雷鸣,赵彩虹,李兴华,余福胜,孟令海,刘海培,邹乔,张方庚,吴昊,韩东,金鑫,王少亮,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