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吊支模结构及其后浇带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163525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6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吊支模结构及其后浇带施工方法,该吊支模结构包括受力钢管、底模板。受力钢管分为上受力钢管、下受力钢管,上受力钢管通过垫木支撑于后浇带两侧顶板混凝土的上部,且垫木连接铁钉定位上受力钢管,后浇带两侧顶板混凝土的下部依次设置底模板、木楞、下受力钢管,底模板固定连接木楞;进行螺杆连接之前,通过钢丝将底模板与上受力钢管之间预固定。螺杆一端通过山型卡、螺母固定限位于上受力钢管,螺杆另一端依次穿过底模板、下受力钢管后连接山型卡、螺母固定限位下受力钢管;螺杆中部设有止水环。拆除钢丝,向后浇带支模结构内浇筑混凝土,割除后浇带外露螺杆,即完成后浇带施工,施工较为方便,后浇带无渗漏水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是一种。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结构的设计中,由于要考虑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和浇筑收缩,往往需要设置后浇带。而地下室起减少沉降影响作用的后浇带,其封闭的时间需要在结构封顶之后才能进行,故周期较长。通常的后浇带支模与周边地下室顶板结构的支模是连体设计,在地下室顶板拆模时一并拆除。后浇带的两边梁板作临时支撑处理,后浇带浇筑前再进行两次支模搭设,而常规地下室后浇带的两次支模结构大多采用落地式支撑架,故费材又费工,成本较高。而有些后浇带虽与地下室支模架脱开独立支设,但支设的时间较长,成本较高。另外,因底模的阻挡会导致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浆体清理较困难,影响后浇带与已浇结构的结合力及防水性能。而采用吊支模结构及施工方法,即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吊支模已有一些改进技术,但都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渗漏问题。如中国专利文献刊载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4098486U,授权公告日为2015.01.14,技术名称为“浇筑地下室顶板后浇带的混凝土吊模”,该项专利技术中采用吊绳的方法进行吊模,因吊绳的延伸性较大,刚性差且较难紧固,容易造成底模板受混凝土及施工荷载的受力而产生下坠,与周边结构产生高低差。其由于吊绳无止水结构,如顶板防水层失效,会造成雨水会顺着吊绳渗入至室内。又如中国专利文献刊载的授权公告号为〇吧020173461授权公告日为2011.10.26,技术名称为“后浇带悬吊支模结构”,该悬吊支模结构的上拉杆件为钢管排架,故不经济,另外其采用套管来穿悬吊螺杆,套管内外壁与混凝土的接触面会有渗水隐患,不适合作为有防水要求的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吊支模使用。还有如中国专利文献刊载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4163115U,授权公告日为2015.2.18,技术名称为“一种后浇带吊模板施工装置”,该专利技术采用在后浇带两侧预埋套管来穿受力螺杆的方法,同样不适合作为有防水要求的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吊支模使用,且该专利吊模框架采用钢制材料及镀锌钢板,不如木、竹底模经济。还有,以上专利的吊支模结构施工较为困难,特别是上下穿孔对位固定较为费力,底模板需要多人操作支撑才能进行。综上所述,现有的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吊支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使其解决现有后浇带吊支模结构在地下室顶板应用中存在渗漏水隐患,以及刚性欠佳、成本高、施工困难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吊支模结构包括受力钢管、垫木、底模板、木楞、螺杆、山型卡、螺母,后浇带两侧为顶板混凝土。其结构要点在于所述受力钢管分为上受力钢管、下受力钢管,上受力钢管通过垫木支撑于所述后浇带两侧顶板混凝土的上部,且垫木连接铁钉定位所述上受力钢管,后浇带两侧顶板混凝土的下部依次设置底模板、木楞、下受力钢管,底模板通过铁钉固定木楞;所述螺杆两端设有螺纹,螺杆一端通过山型卡、螺母固定限位于所述上受力钢管,螺杆另一端依次穿过底模板、下受力钢管,并通过连接山型卡、螺母固定限位所述下受力钢管;所述螺杆中部设有止水环。通过在螺杆中部设置止水环,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有效防止后浇带渗漏水。且采用螺杆、上受力钢管、垫木、下受力钢管、木楞固定底模板,成本控制较为合理,结构强度高,后浇带成型效果好。该后浇带吊支模结构设有至少一对上受力钢管及与其对应的下受力钢管,且每对上受力钢管之间及下受力钢管之间形成适合所述螺杆穿过的间隙。该种结构较为紧凑,方便实施操作,对底模板承载受力较为可靠。所述底模板孔与所述螺杆螺纹配合。通过该结构,使得底模板与螺杆之间形成预固定,方便实施操作。除此以外,亦可所述螺杆穿过所述底模板后螺纹连接一用于底模板底部限位的限位块。或所述螺杆穿过所述底模板后连接一用于底模板底部限位的插销。该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吊支模结构的后浇带施工方法为:首先,在所述后浇带两侧的顶板混凝土上方放置垫木,在两侧垫木上方放置至少一组由一对且并排设置的上受力钢管,每对上受力钢管之间设有适合所述螺杆穿过的间隙,上受力钢管两侧通过铁钉连接垫木,依靠铁钉对上受力钢管两侧进行限位;底模板底部通过铁钉固定连接至少两根等距排列的木楞,且底模板设有适合所述螺杆端部穿过的穿孔;通过钢丝将所述底模板悬吊固定于上受力钢管,底模板上端面与所述后浇带两侧顶板混凝土的下部相抵齐平;每对上受力钢管之间对应穿接一根螺杆,螺杆一端通过连接山型卡、螺母限位于上受力钢管;所述木楞下方设置与所述上受力钢管对齐的下受力钢管,所述螺杆另一端穿过后浇带、底模板穿孔及对应下受力钢管之间的间隙后,连接山型卡、螺母固定限位下受力钢管,依靠螺杆两端的山型卡、螺母,将所述上受力钢管、垫木、底模板、木楞、下受力钢管相互夹紧固定;此时,拆除上受力钢管与底模板之间的钢丝,即完成该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吊支模结构;然后向该后浇带吊支模结构内浇筑混凝土,即可形成后浇带混凝土 ;待后浇带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要求后,将螺杆两端山型卡、螺母卸下,即可拆卸上受力钢管、垫木、底模板、木楞、下受力钢管,最后对露出于后浇带混凝土的螺杆部分进行割除,实现螺杆与后浇带混凝土成一体,完成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浇筑。本专利技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低,强度可靠,无渗漏水隐患,且施工较为方便,省时省力,适合于地下室顶板或有防水要求的后浇带施工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预固定底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连接螺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完成后浇带吊支模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后浇带施工完成后拆除吊支模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图3的顶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3的底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螺杆穿过底模板螺纹连接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螺杆穿过底模板连接插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的名称为:1、顶板混凝土,101、止水铁板,2、垫木,201、铁钉,3、后浇带内钢筋,301、后浇带,4、上受力钢管,5、钢丝,6、底模板,7、木楞,8、螺杆,801、止水环,9、山型卡,10、螺母,11、下受力钢管,12、后浇带混凝土,13、限位块,14、插销。【具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吊支模结构,该后浇带吊支模结构包括受力钢管、垫木(2)、底模板(6)、木楞(7)、螺杆(8)、山型卡(9)、螺母(10),后浇带(301)两侧为顶板混凝土(1);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钢管分为上受力钢管(4)、下受力钢管(11),上受力钢管通过垫木(2)支撑于所述后浇带(301)两侧顶板混凝土(1)的上部,且垫木连接铁钉(201)定位所述上受力钢管,后浇带两侧顶板混凝土的下部依次设置底模板(6)、木楞(7)、下受力钢管(11),底模板通过铁钉固定木楞;所述螺杆(8)两端设有螺纹,螺杆一端通过山型卡(9)、螺母(10)固定限位于所述上受力钢管,螺杆另一端依次穿过底模板、下受力钢管,并通过连接山型卡、螺母固定限位所述下受力钢管;所述螺杆中部设有止水环(80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军张国光卢润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