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装置具备对气体进行压缩的往返运动型的压缩机,和对被前述压缩机压缩后的气体进行冷却的热交換器,前述热交換器具备对气体进行冷却的冷却部,和与前述压缩机的外侧面抵接并具有使从前述压缩机的压缩室输出的气体向前述冷却部流入的气体流入路的连络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气体进行压缩的压缩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提出了向燃料电池车供给氢气的加氢站的方案。在加氢站中,为了高效率地向燃料电池车填充氢气而使用将氢气以压缩的状态供给的压缩装置。压缩装置具备对氢气进行压缩的压缩机,和对通过被压缩机压缩而升温了的氢气进行冷却的气体冷却器。作为气体冷却器,例如提出了利用下述专利文献I所示那样的板式热交換器的方案。板式热交換器由多个板层叠而成的层叠体构成。在层叠的板之间分别形成有使流体流通的流路。而且,在热交換器内,进行分别在板的层叠方向上相邻的流路中流动的流体彼此的热交換。可是,在上述的压缩装置中,需要连接压缩机和气体冷却器的多个配管。因此,必须确保大的设置空间。此外,由于从压缩机输出的氢气为高压,所以需要高强度且高耐压的配管。压缩装置的制造成本因而增大。此外,在上述的压缩装置中,还必须要防止氢气从配管中泄漏。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0 - 28366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谋求压缩装置的小型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的压缩装置具备对气体进行压缩的往返运动型的压缩机,和对被前述压缩机压缩后的气体进行冷却的热交換器,前述热交換器具备对气体进行冷却的冷却部,和与前述压缩机的外侧面抵接并具有使从前述压缩机的压缩室输出的气体向前述冷却部流入的气体流入路的连络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的压缩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从侧方观察构成图1的压缩装置的气体冷却器的主体部以及流入部连接器的附图; 图3是构成第I实施方式的气体冷却器的端部板的俯视图; 图4是构成第I实施方式的气体冷却器的氢气用板的俯视图; 图5是构成第I实施方式的气体冷却器的冷却水用板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压缩装置拆除了回收端板的状态的示意图;图7是在图6中的箭头VE—VE的位置将第2实施方式的压缩装置切断后的剖视图;图8是在图6中的箭头VID—VID的位置将第2实施方式的压缩装置切断后的剖视图; 图9是构成第2实施方式的气体冷却器的端部板的俯视图; 图10是构成第2实施方式的气体冷却器的氢气用板的俯视图; 图11是构成第2实施方式的气体冷却器的冷却水用板的俯视图; 图12是部分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的压缩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3是在图12中的箭头XIII — XIII的位置将第3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切断后的剖视图,是也表示气体冷却器的外观的附图; 图14是在图12中的箭头XIV — XIV的位置将第3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切断后的剖视图,是也表示气体冷却器的外观的附图; 图15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压缩装置的气体冷却器内部的构造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I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的压缩装置例如是在向燃料电池车供给氢的加氢站中使用的 目.0第I实施方式的压缩装置如图1所示,具备对氢气进行压缩的压缩机2,和对被压缩机2压缩后的氢气进行冷却的气体冷却器4。气体冷却器4是微通道热交換器。压缩机2是往返运动压缩机。压缩机2具有曲轴箱6,曲柄轴8,省略图不的驱动部,十字头导槽10,十字头12,连杆14,压缩部16,以及给排部18。曲柄轴8绕水平轴旋转自如地设在曲轴箱6内。省略图示的驱动部与曲柄轴8相连。驱动部将动力向曲柄轴8传递而使曲柄轴8旋转。十字头导槽10是与曲轴箱6连设的筒状的部材。在十字头导槽10内收容有能够沿十字头导槽10的轴向往返运动的十字头12。连杆14连结曲柄轴8和十字头12。连杆14将曲柄轴8的旋转运动变换成直线的往返运动并向十字头12传递。压缩部16是进行氢气的压缩的部位。压缩部16具有与十字头导槽10结合的筒状的气缸部20,能够沿轴向往返运动地收容在气缸部20内的气缸室20a中的活塞22,以及连结活塞22和十字头12的活塞杆24。在气缸室20a与活塞22之间形成有氢气被压缩的压缩室20b。在压缩室20b上形成有开口 26。在气缸部20与十字头导槽10之间设有隔壁25。给排部18是进行氢气向压缩室20b供气以及从压缩室20b排气的部位。给排部18具有给排部框体28,吸入阀30,吸气侧凸缘32,以及输出阀34。给排部框体28与气缸部20结合。给排部框体28具有与气缸部20的开口 26连通的连通路28a,吸入路28b,以及输出路28c。吸入路28b以及输出路28c沿上下方向延伸。连通路28a以及开口 26将压缩室20b与吸入路28b以及输出路28c相连。在吸入路28b内设有作为单向阀的吸入阀30。吸入侧凸缘32嵌插在吸入路28b的开口部中固定。在吸入侧凸缘32上连接有供给氢气的供给配管36。在输出路28c内配置有作为单向阀的输出阀34。另外,在压缩装置中,作为吸入阀以及输出阀可使用电磁阀等。气体冷却器4具有主体部38,流入部连接器40,供给端板42,以及回收端板44。图2是从侧方观察图1的主体部38以及流入部连接器40的附图。主体部38具有长方体状的外形。主体部38是图3所示的端部板50、图4所示氢气用板46、以及图5所示的冷却水用板48层叠而成的层叠体。氢气用板46是由不锈钢形成的矩形的平板。氢气用板46具备流入路用贯通孔46d,排出路用贯通孔46e,以及形成在一方的面上的多个氢气流路用槽部46a。冷却水用板48与氢气用板46同样是由不锈钢形成的矩形的平板。冷却水用板48具备流入路用贯通孔48b,排出路用贯通孔48c,以及形成在一方的板面上的多个冷却水流路用槽部48a。在端部板50上形成有贯通孔50b。主体部38是通过在一对端部板50之间交错地层叠多个冷却水用板48和多个氢气用板46而形成的层叠体。但是,主体部38的下部的端部板50在图3中以左右翻转的状态配置。构成主体部38的板46、48、50通过扩散接合而一体形成。如图2所示,在主体部38上形成有多个微小流路54。多个微小流路54由图4所示的多个氢气流路用槽部46a形成。如图2所示,在主体部38上形成有多个冷却水流路57。多个冷却水流路57由图5所示的多个冷却水流路用槽部48a形成。以下,将主体部38中形成微小流路54和冷却水流路57的部位称为“冷却部861”。在主体部38中,通过图3所示的上侧的端部板50的贯通孔50b,多个冷却水用板48的流入路用贯通孔48b (参照图5),以及多个氢气用板46的流入路用贯通孔46d (参照图4)相连,形成沿板的层叠方向延伸的气体流入路52 (参照图2)。通过下侧的端部板50的贯通孔50b,多个冷却水用板48的排出路用贯通孔48c,以及多个氢气用板46的排出路用贯通孔46e相连,形成沿板的层叠方向延伸的气体排出路53。图1中,在冷却水流路57所开口的主体部38的左右的侧面中左侧的侧面上安装有供给端板42。在供给端板42上连接有冷却水供给配管58。在冷却水流路57所开口的主体部38的右侧的侧面上安装有回收端板44。在回收端板44上连接有冷却水回收配管59。在气体冷却器4中,冷却水从冷却水供给配管58经由供给端板42、冷却水流路57以及回收端板44向冷却水回收配管59流动。如图2所示,在主体部3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缩装置,具备对气体进行压缩的往返运动型的压缩机,和对被前述压缩机压缩后的气体进行冷却的热交換器,前述热交換器具备:对气体进行冷却的冷却部,和与前述压缩机的外侧面抵接并具有使从前述压缩机的压缩室输出的气体向前述冷却部流入的气体流入路的连络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名仓见治,高木一,姥拓郎,平井俊男,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