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防滑输液袋复合包装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59778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4 0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防滑输液袋复合包装膜,自外向内依次包括聚酯层(1)、乙烯-丙烯-丁烯三元共聚聚丙烯层(2)、茂金属乙烯层(3)、共聚乙烯层(4)、改性聚丙烯层(5),聚酯层(1)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层(6),防滑层(6)的表面设置有纵横交错的凸起纹(7);聚酯层(1)、乙烯-丙烯-丁烯三元共聚聚丙烯层(2)、茂金属乙烯层(3)、共聚乙烯层(4)、改性聚丙烯层(5)的总厚度为165~214μm。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薄膜制作的输液袋对输液药物无任何副作用,能够很好的阻隔空气中的气体进入输液袋的内腔,防止气体进入对输液药品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液袋包装膜,具体涉及一种多层防滑输液袋复合包装膜
技术介绍
输液是指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液,是临床常用的五大类制剂之一,它提供患者所需的水分、电解质和营养成分,也可以作为药物静脉给药的载体。大输液的包装形式从最早的全开放式到后来的半开放式再到现在的全封闭式,期间经历170多年的历史。目前国内大输液包装形式主要为玻瓶、塑瓶、软袋和直立式软袋等形式。玻璃瓶成本低,对药物稳定性影响小,透明度好,直立式包装形式便于护士操作。但存在许多问题,首先重量大,体积大,运输不便;生产工艺复杂(洗瓶、灌装、加膜、加塞、乳铝盖、灭菌等),耗费水资源,需要较多人力成本,瓶盖可能发生松动,增加药液污染机会;玻璃瓶易破损、在运输过程中可出现不易察觉的脱片和裂缝现象;穿刺时胶肩易脱落,不溶性微粒可阻塞人体微循环;其半开放式体系,输液时必须经通气管路向溶液引入空气产生压力,增加空气中的灰尘和微生物由此进入玻璃瓶污染输液的机会;可反复利用,增加了交叉污染机会,且不便于回收处理。PVC为原料的软袋,虽具有物理机械性能优良、价格低、生产工艺简单等优点,但材料中残留的极少量有害物质,以及加工时必须添加其他材料所造成的致病隐患和不安全性,使其面临着其他更为便宜和安全的聚合物材料的挑战。为保障用药安全,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已对该产品加以限制。非PVC软袋输液不但有PVC软袋输液的优点,而且还克服了 PVC软袋输液的缺点,非PVC软袋输液也是完全封闭式包装,不与空气和外界环境直接接触,彻底防止了大环境对输液的污染;不含增塑剂(DEHP),稳定性好、药物相容性好,透水性透气性极低,在自然界可以降解,不会对环境、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非PVC软袋输液的双管双塞,使加药口与输液口分开,避免了药物的交叉感染,进一步保证了输液的安全。普通非PVC存在综合性能欠佳,对水蒸汽阻隔效果差,耐温和消毒性能不好的缺点,且有的非PVC材料制作的输液袋光滑,使用过程易滑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体阻隔性能好,拉伸强度高,透明度好,且使用时不易滑脱的输液袋包装膜。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多层防滑输液袋复合包装膜,自外向内依次包括聚酯层、乙烯-丙烯-丁烯三元共聚聚丙烯层、茂金属乙烯层、共聚乙烯层、改性聚丙烯层,聚酯层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层,防滑层的表面设置有纵横交错的凸起纹。所述的聚酯层、乙烯-丙烯-丁烯三元共聚聚丙烯层、茂金属乙烯层、共聚乙烯层、改性聚丙烯层的总厚度为165~214μπι;所述的聚酯层的厚度为17~25μπι;所述的乙烯-丙烯-丁烯三元共聚聚丙烯层的厚度为10~14μπι;所述的茂金属乙烯层的厚度为108~135 μ m ;所述的共聚乙烯层的厚度为12~20 μ m ;所述的改性聚丙烯层的厚度为18-20 μ??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外层采用的聚酯阻隔性能好,拉伸强度高,且透明性好,能够很清楚的看清药品是否有杂质;(2)本技术的乙烯-丙烯-丁烯三元共聚聚丙烯层具有良好的化学和生物惰性,且热稳定性好,不易变形,其还具有很好的热封性能;(3)本技术的茂金属乙烯层具有很好的阻隔水蒸气、氧气、氮气的作用,能够有效的保护输液袋中的液体不受外界空气的影响;(4)本技术的最内层采用改性聚丙烯,灭菌适应性好,对输液药物无任何副作用;(5)本技术的防滑层上设置有从横交错的细纹,在手拿时可以增大摩擦,不易滑脱,起到防滑的作用,且不会影响输液袋的透明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聚醋层,2-乙稀-丙稀-丁稀三元共聚聚丙稀层,3-茂金属乙稀层,4-共聚乙烯层,5-改性聚丙烯层,6-防滑层,7-凸起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所示,一种多层防滑输液袋复合包装膜,自外向内依次包括聚酯层1、乙烯-丙烯-丁烯三元共聚聚丙烯层2、茂金属乙烯层3、共聚乙烯层4、改性聚丙烯层5,聚酯层I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层6,如图2所示,防滑层6的表面设置有纵横交错的凸起纹7。所述的聚醋层1、乙稀-丙稀-丁稀三元共聚聚丙稀层2、茂金属乙稀层3、共聚乙烯层4、改性聚丙烯层5的总厚度为165~214 ym ;所述的聚酯层I的厚度为17~25 ym ;所述的乙烯-丙烯-丁烯三元共聚聚丙烯层2的厚度为10~14 μπι;所述的茂金属乙烯层3的厚度为108~135 ym ;所述的共聚乙烯层4的厚度为12~20 μ m ;所述的改性聚丙烯层5的厚度为 18~20 μπι。本技术的医用输液薄膜,外层采用的聚酯阻隔性能好,拉伸强度高,透明性好,乙烯-丙烯-丁烯三元共聚聚丙烯层具有良好的化学和生物惰性,且热稳定性好,不易变形,其还具有很好的热封性能,共聚乙烯层用于粘接改性聚丙烯层和茂金属乙烯层,茂金属乙烯层具有很好的阻隔空气中的水蒸气、氧气、氮气的作用,改性聚丙烯层化学性质稳定,灭菌适应性好,不会对输液药物产生影响。因此以本技术的薄膜制作的输液袋对输液药物无任何副作用,能够很好的阻隔空气中的气体进入输液袋的内腔,防止气体进入对输液药品造成影响,且防滑层表面还设置有细纹,可以防止滑脱,起到防滑的作用。【主权项】1.一种多层防滑输液袋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自外向内依次包括聚酯层(1)、乙烯-丙烯-丁烯三元共聚聚丙烯层(2)、茂金属乙烯层(3)、共聚乙烯层(4)、改性聚丙烯层(5),聚酯层(I)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层(6),防滑层(6)的表面设置有纵横交错的凸起纹(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防滑输液袋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酯层(I)、乙稀-丙稀-丁稀三元共聚聚丙稀层(2)、茂金属乙稀层(3)、共聚乙稀层(4)、改性聚丙烯层(5)的总厚度为165~214μπ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防滑输液袋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酯层(I)的厚度为17~25y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防滑输液袋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烯-丙稀-丁稀三元共聚聚丙稀层(2)的厚度为10~14 μπ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防滑输液袋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茂金属乙烯层(3)的厚度为108~135y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防滑输液袋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共聚乙烯层(4)的厚度为12~20y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防滑输液袋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聚丙烯层(5)的厚度为18~20μπι。【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防滑输液袋复合包装膜,自外向内依次包括聚酯层(1)、乙烯-丙烯-丁烯三元共聚聚丙烯层(2)、茂金属乙烯层(3)、共聚乙烯层(4)、改性聚丙烯层(5),聚酯层(1)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层(6),防滑层(6)的表面设置有纵横交错的凸起纹(7);聚酯层(1)、乙烯-丙烯-丁烯三元共聚聚丙烯层(2)、茂金属乙烯层(3)、共聚乙烯层(4)、改性聚丙烯层(5)的总厚度为165~214μm。用本技术薄膜制作的输液袋对输液药物无任何副作用,能够很好的阻隔空气中的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防滑输液袋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自外向内依次包括聚酯层(1)、乙烯‑丙烯‑丁烯三元共聚聚丙烯层(2)、茂金属乙烯层(3)、共聚乙烯层(4)、改性聚丙烯层(5),聚酯层(1)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层(6),防滑层(6)的表面设置有纵横交错的凸起纹(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茂林刘文军陈柯志谭鸿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