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分隔结构,设置于梁柱节点处,所述混凝土分隔结构包括:骨架,包括多个平行钢筋,所述平行钢筋包括插设于梁底边的第一端以及伸出所述梁顶边的第二端;绑扎于所述骨架上的钢丝网;套设于所述平行钢筋的套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梁柱节点处设置骨架和钢丝网,有利于梁柱节点处不同混凝土等级的浇筑施工,解决了现有梁柱节点浇筑施工困难等问题,避免了高强度混凝土的浪费,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外,在平行钢筋上套设套管,避免了混凝土与平行钢筋的粘接,极大地降低了骨架取出的难度,可节约成本,促进资源重复利用,具有节能环保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置于梁柱节点处的混凝土分隔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类型相应变得越来越多,目前的高层建筑多为低层商用,上部住宿的多功能要求,在低层商用要求的大空间与上部住宿要求的多墙多柱的小空间之间,往往需要采用一定的结构形式进行转换处理,即加设转换层。梁式转换层在我国运用最多,转换层大梁的钢筋密集,特别是梁柱节点处密度更大,且梁柱混凝土等级不同,梁柱节点浇筑是施工一大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混凝土分隔结构,以解决现有梁柱节点浇筑施工困难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混凝土分隔结构,设置于梁柱节点处,所述混凝土分隔结构包括:骨架,包括多个平行钢筋,所述平行钢筋包括插设于梁底边的第一端以及伸出所述梁顶边的第二端;绑扎于所述骨架上的钢丝网;套设于所述平行钢筋的套管。本技术混凝土分隔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骨架倾斜设置于所述梁柱节点处,所述平行钢筋的第一端远离所述梁柱节点,所述平行钢筋的第二端临近所述梁柱节点。本技术混凝土分隔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骨架倾斜的角度为30°至60。。本技术混凝土分隔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钢丝网两侧设有折边,并且折边后的所述钢丝网的宽度等于所述梁柱的宽度。本技术混凝土分隔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钢丝网为双层2mm网眼的密目钢丝网。本技术混凝土分隔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平行钢筋为Φ16钢筋,所述套管为?16PVC套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梁柱节点处设置骨架和钢丝网,有利于梁柱节点处不同混凝土等级的浇筑施工,解决了现有梁柱节点浇筑施工困难等问题,避免了高强度混凝土的浪费,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外,在平行钢筋上套设套管,避免了混凝土与平行钢筋的粘接,极大地降低了骨架取出的难度,可节约成本,促进资源重复利用,具有节能环保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混凝土分隔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混凝土分隔结构设置于梁柱节点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利于对本技术的结构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请参照图1和图2,图1为本技术混凝土分隔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混凝土分隔结构设置于梁柱节点处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分隔结构,设置于梁柱节点处,所述混凝土分隔结构包括:骨架1,包括多个平行钢筋10,平行钢筋10包括插设于梁2底边的第一端101以及伸出梁2顶边的第二端102 ;绑扎于骨架I上的钢丝网3 ;套设于平行钢筋10的套管4。以下对上述组件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骨架I倾斜设置于所述梁柱节点处,平行钢筋10的第一端101远离所述梁柱节点,平行钢筋10的第二端102临近所述梁柱节点。骨架I倾斜的角度α为30°至60°,例如,骨架I倾斜的角度α可以设置为45°。平行钢筋10可以采用Φ16钢筋,平行钢筋10套有套管4,套管4可以为?16PVC套管。如图1所示,在骨架I上绑扎有钢丝网3,较佳地,为了减少漏浆现象的发生,所述钢丝网为双层2mm网眼的密目钢丝网。钢丝网3两侧可以设有折边,并且折边后的钢丝网3的宽度等于梁2的宽度。本技术混凝土分隔结构制作过程可以是,先将套设有套管4的平行钢筋10插设于所示梁柱节点处的主梁钢筋20内,骨架I的长宽尺寸可略小于混凝土分隔结构的最终尺寸,骨架I放置好后,平行钢筋10的之间的间距可以为100mm,剪一块短边为梁宽+100mm,长边为梁高X1.414+100的钢丝网3,将钢丝网3的中心与骨架I的中心对齐后用细铁丝将钢丝网3绑扎在骨架I上,绑扎时应多点绑扎,以确保钢丝网3与骨架I固定的可靠性。然后将的钢丝网3宽度方向的两边向骨架I方向折50mm直角边,钢丝网3底边向骨架I方向折50mm的45°折边,钢丝网3顶边向骨架I方向折50mm的135°折边。放好混凝土分隔结构后,即可进行砼浇筑,进行砼浇筑时,应先用高等级砼浇筑柱子,由于本技术采用混凝土分隔结构限制了高等级砼向梁侧流动,因此在进行柱子浇筑时高等级砼受到混凝土分隔结构的阻挡不会过多的流入梁模板内。在进行完柱子浇筑后,即可进行梁浇筑,梁浇筑所用的低等级砼与柱子所用的高等级砼在混凝土分隔结构处形成45°衔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I)通过在梁柱节点处设置骨架和钢丝网,有利于梁柱节点处不同混凝土等级的浇筑施工,解决了现有梁柱节点浇筑施工困难等问题,避免了高强度混凝土的浪费,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在平行钢筋上套设套管,避免了混凝土与平行钢筋的粘接,极大地降低了骨架取出的难度,可节约成本,促进资源重复利用,具有节能环保的作用。3)采用双层密目钢丝网对混凝土进行分隔,能够减少漏浆现象的发生,达到理想的分隔效果。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技术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本技术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混凝土分隔结构,设置于梁柱节点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分隔结构包括: 骨架,包括多个平行钢筋,所述平行钢筋包括插设于梁底边的第一端以及伸出所述梁顶边的第二端; 绑扎于所述骨架上的钢丝网; 套设于所述平行钢筋的套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分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倾斜设置于所述梁柱节点处,所述平行钢筋的第一端远离所述梁柱节点,所述平行钢筋的第二端临近所述梁柱节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分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倾斜的角度为30°至 60° 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分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两侧设有折边,并且折边后的所述钢丝网的宽度等于所述梁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分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为双层2mm网眼的密目钢丝网。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分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钢筋为Φ16钢筋,所述套管为?16PVC套管。【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分隔结构,设置于梁柱节点处,所述混凝土分隔结构包括:骨架,包括多个平行钢筋,所述平行钢筋包括插设于梁底边的第一端以及伸出所述梁顶边的第二端;绑扎于所述骨架上的钢丝网;套设于所述平行钢筋的套管。本技术通过在梁柱节点处设置骨架和钢丝网,有利于梁柱节点处不同混凝土等级的浇筑施工,解决了现有梁柱节点浇筑施工困难等问题,避免了高强度混凝土的浪费,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外,在平行钢筋上套设套管,避免了混凝土与平行钢筋的粘接,极大地降低了骨架取出的难度,可节约成本,促进资源重复利用,具有节能环保的作用。【IPC分类】E04B1/58【公开号】CN204676707【申请号】CN201520184449【专利技术人】黎金亮, 赵亚军, 李锋, 刘海亮, 郭效法, 程肯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申请日】2015年3月3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分隔结构,设置于梁柱节点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分隔结构包括:骨架,包括多个平行钢筋,所述平行钢筋包括插设于梁底边的第一端以及伸出所述梁顶边的第二端;绑扎于所述骨架上的钢丝网;套设于所述平行钢筋的套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金亮,赵亚军,李锋,刘海亮,郭效法,程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