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封装容器从第一装置运送到第二装置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5827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使包装线中的两个装置之间的运动模式同步化的方法和传送装置,其中一个装置被间歇性驱动,另一个装置被连续性驱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尤其涉及在间歇性操作的装管机和连续性操作的装箱机之间的传送装置。传送装置具有一个构架装置(13),该构架装置支承着若干管子拣选器/放置器(28)并设置成围绕一水平轴线(16)枢轴运动以及围绕一垂直轴线(17)转动。该围绕垂直轴线(17)的转动运动使在管子释放台前方的构架产生加速运动,该产生加速的转动运动是通过轴向作用的凸轮导向件(32)获得的。该凸轮导向件以如下方式被设计,即管子拣选器/放置器在释放位置获得与装箱机的箱子传送带相同的速度。(*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输送封装容器的装置和方法,特别是封装管从在第一水平通道内间歇性操作的第一装置运送到在第二水平通道内连续性操作的第二装置的方法和装置。本专利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封装管从在水平的圆形通道内操作并设有若干装填管嘴的装管机运送到在连续性操作的装箱机的方法和装置。现有技术的描述多年来已经知道利用所谓的捡取和放置原则来进行封装容器,特别是封装管。这个原理例如用于在装管机的下游收集封装管,该原则以如下方式加以应用即位于装填器下游的管子放置在所谓的“逐级传送带”,也就是一个设有若干箱子的皮带上。为了能操作具有这些箱子的连续操作的传送带,一些类型的传送装置需要能处理在封装容器的间歇性进给和连续性进给之间的过渡阶段。实现这一点的一种方法是所谓的“下降—垂片”(drop-flap)原则。其中,在一个用作缓冲皮带的传送皮带(在该皮带上,封装容器被连续进给并在相邻容器之间具有一确定的间距)和设有“箱子”并连续性操作的传送皮带之间设置一个垂片装置。为了能保证容器下降到连续驱动皮带的相应箱子中,需要对垂片进行精确的控制,以便使垂片在合适的时间打开并使管子掉入正确的箱子。这个方法相对普遍,但它具有一个本质的缺陷,即需要依靠重力,另外除此之外,这个装置的缺陷还在于摩擦经常作为不确定因素存在。另一个原则是基于“旋转鼓”。其中,一个设有形状对应于容器的合适凹槽的鼓插在传送带(管子具有一定间距并在其上运送)和“箱子传送带”之间。该设有箱子的传送带布置在该鼓下方,以下述方式调整旋转鼓的旋转速度,即一旦其中一个凹槽位于一个箱子上方,则一个封装容器掉入该箱子中。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封装机部分的一个趋势是朝着更高生产量和更高速的方向。在此的一个问题在于现有传送装置,例如上述类型装置所产生的差错操作,其中在从一个装置到另一个装置的传送阶段中(例如从装管机到装箱机),对封装容器的控制不够。重力原则当然能用于插入相应的箱子,但是在实际传送阶段,由于封装容器并不是连续或准确地抓持固定,因此仍可能产生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除这种缺陷的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通常能对封装容器从一个运动通道到另一个通道的传输进行完全控制实现同步化,并能在整个传输阶段抓持固定住容器。专利技术概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分别通过一个如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和装置所实现的。附图的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从侧面示出本专利技术传送装置处于从一个间歇性操作的装管机上拣选管子的位置时的部分透视图;图2从上方示出图1中传送装置处于图1所示位置时的部分透视图;图3示出将管子释放进一个装箱机的连续性操作的传送带上的传送装置;图4示出传送装置主要部件的示意图;图5示出传送装置处于拣选装管机内管子的位置时的示意图;图6从侧面示出图5中的传送装置;图7示出传送装置处于中间位置时的示意图,其中构架装置固定着装填后的管子并处于一个准备作加速运动的位置;图8从侧面示出图7中的传送装置;图9示出传送装置向前枢轴旋转到装箱机的传送带上,其中管子加速到传送带的速度,并被水平定位成具有正确的相互间距,以便用于放置进传送带上的箱子中;图10从侧面示出图9中的传送装置;图11示出传送装置处于中间位置时的示意图,其中在向后朝向拣选位置的路途中,构架装置在减速阶段的末期已经不再具有管子;以及图12从侧面示出图11中的传送装置。最佳实施例的描述首先参考图4,其中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传送装置的主要部件。该传送装置支承在机架10上,该机架位于一个间歇性操作的装管机(图5)和一个装箱机内的连续性操作的上述箱子传送带(图9)之间的一个合适距离处。在机架10上支承有一个构架装置13,该装置包括第一构架14和第二构架15。第一构架14能围绕枢轴线16枢轴旋转,第二构架15能围绕旋转轴线17转动。为使构架14围绕枢轴线16枢轴旋转,该构架14相对于安装在构架15上的一个轴18而固定。以一种旋转固定的方式布置在该轴18上的一个臂19与一活节连杆20相连。活节连杆20的另一端与一个凸轮从动臂21相连,该凸轮从动臂21的另一端安装在机架的一个轴承22内。在凸轮从动臂上设有一个凸轮从动辊23,一个活塞/汽缸24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对凸轮从动臂21和凸轮从动辊23加载,从而对相对驱动轴26旋转而固定的凸轮板25加载。从图中可看出,凸轮板25沿周向运动,其周向的设计使得轴26一旦旋转,凸轮从动臂21即在由实线所表示的位置和由虚线所表示的位置之间产生往复运动,这样随后就使活节连杆20产生上下运动,并使轴18和其上固定着的构架14产生往复运动。图4示出三个管子27,这三根管子以旋转固定的方式安装在管子拣选器/放置器28(图5)的一个轴29上。该轴29由凸轮皮带30所驱动,并从活节连杆20所驱动的轴18获得往复旋转运动。上述管子拣选器/放置器28在轴29上实现一个围绕枢轴线31的枢轴往复运动。在向前运动到管子释放位置以及向后到管子拣选位置的枢轴旋转过程中,管子由此获得一个枢轴运动,该枢轴运动是通过凸轮皮带30驱动上述轴29,并由构架14的枢轴运动和管子拣选器/放置器28围绕枢轴31的枢轴运动的组合而决定的。通过以相应方式设计径向作用的凸轮板25,同时通过使用活节连杆20以便为轴18提供所需的转动运动并由此为凸轮皮带30提供合适的传动比,使整个设置成为利用构架装置14的枢轴转动或倾斜运动,在装管机的一垂直位置内拣选管子27,并且将这些管子水平传输到装箱机(图9)的传送带上。除了构架14和管子拣选器/放置器28的上述枢轴运动或倾斜运动外,还设有一个装置用来使构架15围绕旋转轴线17进行限制性旋转,如图4所示,该装置垂直并沿中心定位在传送装置内。为实现上述目的,在驱动轴26上设有另一个沿轴向作用类型的凸轮板32(例如见图8)。一个凸轮从动辊32b在一个能提供特定运动的凸轮板轨道32a内运动,该凸轮从动辊32b布置在一个臂32c上,为了使臂32c在轨道32a内运动的过程中使构架15获得围绕旋转轴线17往复旋转运动,该臂32c以旋转固定方式连接在一个以旋转固定方式固定在构架15内的轴(未示出)上。这样,如下所述,在构架装置13的枢轴运动或倾斜运动中,为该运动模式叠加一种围绕旋转轴线17的转动运动,这种转动运动在本文中发挥重要作用。实际上,在构架13从拣选位置到释放位置的枢轴转动过程中,有可能通过该装置在适当时间,也就是管子即将释放到装箱机内的传送带上之前,为管子拣选器/放置器28产生一种加速过程。实际上在实践中已经发现,通过对凸轮板32内轴向作用的凸轮轨道32a进行合适的设计以及相应地选用臂32c,一个适度的加速过程足以使上述运动同步化。例如,图7示出构架装置13进行5度旋转以便使装箱机进行加速过程,该装箱机在所示例子中每分钟传送300根管子(3个管子拣选器/放置器)。然而,除了上述加速外,还需要能处理拣选器/放置器从拣选位置(图5)到释放位置的整个过程中在轴29上的位置。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装填的管子实际上是从装管机内一个部分为圆形的通道(图5)上拣选的,并被释放到一个直线通道上。此外,在该部分为圆形的通道上的相邻管子之间的间距不同于由传送带12上箱子所限定的相邻管子之间的间距。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在轴29上设有三个拣选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将封装容器(27)从在第一水平通道内间歇性操作的第一装置(11)运送到在第二水平通道内连续性操作的第二装置(1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干容器拣选器/放置器(28)布置在一个构架装置(13)上,该构架装置能围绕水平轴线(16)从容器拣选位置向前枢轴旋转到容器释放位置,随后向后枢轴旋转回容器拣选位置,该具有拣选器/放置器(28)的构架装置被设计成用来抓持住位于第一装置的水平通道中的若干容器(27),构架装置(13)在其枢轴旋转到容器释放位置的过程中被设计成围绕垂直轴线(17)作一加速运动,该加速运动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即容器拣选器/放置器(28)在释放位置的速度对应于第二装置的连续速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汉斯林纳詹尼尔森
申请(专利权)人:诺登PAC发展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E[瑞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