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可移动的作业平台,在可移动的滑轨上底部大梁,在每根大梁上竖立纵向连接杆,然后在其顶部铺设金属固定平台,形成第一层作业平台,在平台与地面之间且位于平台的任意一角位置处架设爬梯,固定平台面上开设窗口,按此反复向上铺设固定平台和架设爬梯,形成若干层作业平台,在每层作业平台的固定平台的外侧有活动平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所有部件全部采用通用制式配件,提前在工厂批量生产,运抵现场根据实际需要组装,可方便地调整作业平台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满足不同断面的使用要求,较现有的高空作业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使用成本较低,且无尾气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室外建筑施工用的作业平台,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的的作业-ψ- 口 O
技术介绍
目前在地下工程施工中,经常需要对隧道的掌子面进行钻孔、装药、排险、支护、衬砌等工序作业,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在以往的施工中,一般采取搭设脚手架、加工固定式高空作业平台、搭设楼梯或驾驶高空作业车的方法对高处部位进行作业。由于隧道的跨度、高度的变化,搭设脚手架、加工固定式高空作业平台和搭设楼梯都不能很好地满足各种不同断面的需要,而高空作业车费用较高,且由于洞内空间的限制,排放的大量尾气不能及时排出洞外,对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带来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装配式可移动的作业平台,平台在使用现场,对各零部件进行合理组合和快速组装。本技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装配式可移动的作业平台,底部有两组轨道,在每组轨道的上下轨道条形成的空间内各有两个行走机构,两组轨道平行且间隔一定距离;在每组轨道的上轨道条上部各固定安装一根金属底部大梁,在每根大梁上每间隔一定距离竖立安装一根纵向连接杆,纵向连接杆长度相同;纵向连接杆的顶部由两组轨道间形成的空间铺设金属固定平台,每根纵向连接杆的顶部均与固定平台连接,形成第一层作业平台;在平台与地面之间且位于平台的任意一角位置处架设爬梯,在爬梯最上端附近位置的固定平台面上开设窗口 ;在固定平台与纵向连接杆的连接位置处再竖立安装立柱,在立柱围成的空间且位于立柱顶部铺设金属固定平台,每根立柱的顶部均与固定平台连接,形成第二层作业平台,在两层固定平台之间且位于一角的位置处架设爬梯,在爬梯最上端附近位置的固定平台面上开设窗口,按此反复向上铺设固定平台和架设爬梯,形成若干层作业平台;在每层作业平台的固定平台的外侧有活动平台,活动平台的一端通过旋转轴与作业平台的安装立柱的底部连接,另一端通过钢丝绳吊挂在立柱的上端部,可通过钢丝绳的收放将活动平台绕旋转轴收拢或放下。为加固平台,在所述的每个金属固定平台的下部平面,沿与轨道平行的方向每间隔一定距离固定安装一根水平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所有部件全部采用通用制式配件,提前在工厂批量生产,运抵现场根据实际需要组装,可方便地调整作业平台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满足不同断面的使用要求,较现有的高空作业车,本技术的使用成本较低,且无尾气排放。【附图说明】图1实施例1的作业平台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技术的一种实现方式,不作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性说明。实施例1一种装配式可移动的三层作业平台,如图1所示,底部有两组轨道1,在每组轨道的上下轨道条形成的空间内各有两个行走机构2,两组轨道平行且间隔一定距离,该距离可视施工现场需要而任意设定;在每组轨道的上轨道条上部各固定安装一根金属底部大梁3,在每根大梁上每间隔一定距离竖立安装一根纵向连接杆4,纵向连接杆长度相同;纵向连接杆的顶部由两组轨道间形成的空间铺设金属固定平台5-1,每根纵向连接杆的顶部均与固定平台连接,形成第一层作业平台;在金属固定平台5-1与地面之间且位于金属固定平台5-1的任意一角位置处架设爬梯6-1,在爬梯6-1最上端附近位置的固定平台面5-1上开设窗口 7-1,在固定平台5-1的下部平面,沿与轨道平行的方向每间隔一定距离固定安装一根水平撑9-1,共安装了 19根水平撑(注:图1中仅显示出了水平撑的一端);在固定5-1与纵向连接杆4的连接位置处再竖立安装立柱8,在立柱8围成的空间且位于立柱8顶部铺设金属固定平台5-2,每根立柱8的顶部均与固定平台5-2连接,形成第二层作业平台,在两层固定平台之间且位于一角的位置处架设爬梯6-2,在爬梯6-2最上端附近位置的固定平台面上开设窗口 7-2,在固定平台5-2的下部平面,沿与轨道平行的方向每间隔一定距离固定安装一根水平撑9-2,共安装了 19根水平撑(注:图1中仅显示出了水平撑的一端)按此反复向上铺设固定平台5-3和架设爬梯6-3,形成第三层作业平台,在固定平台5-3的下部平面,沿与轨道平行的方向每间隔一定距离固定安装一根水平撑9-3,共安装了 19根水平撑(注:图1中仅显示出了水平撑的一端)。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作业平台,每层固定平台的相互平行的外侧各有一个活动平台10,活动平台10的一端通过旋转轴11与作业平台的安装立柱8的底部连接,另一端通过钢丝绳12吊挂在立柱8的上端部,可通过钢丝绳的收放将活动平台绕旋转轴收拢或放下。【主权项】1.一种装配式可移动的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底部有两组轨道,在每组轨道的上下轨道条形成的空间内各有两个行走机构,两组轨道平行且间隔一定距离;在每组轨道的上轨道条上部各固定安装一根金属底部大梁,在每根大梁上每间隔一定距离竖立安装一根纵向连接杆,纵向连接杆长度相同;纵向连接杆的顶部由两组轨道间形成的空间铺设金属固定平台,每根纵向连接杆的顶部均与固定平台连接,形成第一层作业平台;在平台与地面之间且位于平台的任意一角位置处架设爬梯,在爬梯最上端附近位置的固定平台面上开设窗口 ;在固定平台与纵向连接杆的连接位置处再竖立安装立柱,在立柱围成的空间且位于立柱顶部铺设金属固定平台,每根立柱的顶部均与固定平台连接,形成第二层作业平台,在两层固定平台之间且位于一角的位置处架设爬梯,在爬梯最上端附近位置的固定平台面上开设窗口,按此反复向上铺设固定平台和架设爬梯,形成若干层作业平台;在每层作业平台的固定平台的外侧有活动平台,活动平台的一端通过旋转轴与作业平台的安装立柱的底部连接,另一端通过钢丝绳吊挂在立柱的上端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可移动的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每个金属固定平台的下部平面,沿与轨道平行的方向每间隔一定距离固定安装一根水平撑。【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可移动的作业平台,在可移动的滑轨上底部大梁,在每根大梁上竖立纵向连接杆,然后在其顶部铺设金属固定平台,形成第一层作业平台,在平台与地面之间且位于平台的任意一角位置处架设爬梯,固定平台面上开设窗口,按此反复向上铺设固定平台和架设爬梯,形成若干层作业平台,在每层作业平台的固定平台的外侧有活动平台。本技术的所有部件全部采用通用制式配件,提前在工厂批量生产,运抵现场根据实际需要组装,可方便地调整作业平台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满足不同断面的使用要求,较现有的高空作业车,本技术的使用成本较低,且无尾气排放。【IPC分类】E04G1/18, E04G1/15, E04G1/24, E21D9/12【公开号】CN204676858【申请号】CN201520400109【专利技术人】宋仲华 【申请人】宋仲华【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申请日】2015年6月1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配式可移动的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底部有两组轨道,在每组轨道的上下轨道条形成的空间内各有两个行走机构,两组轨道平行且间隔一定距离;在每组轨道的上轨道条上部各固定安装一根金属底部大梁,在每根大梁上每间隔一定距离竖立安装一根纵向连接杆,纵向连接杆长度相同;纵向连接杆的顶部由两组轨道间形成的空间铺设金属固定平台,每根纵向连接杆的顶部均与固定平台连接,形成第一层作业平台;在平台与地面之间且位于平台的任意一角位置处架设爬梯,在爬梯最上端附近位置的固定平台面上开设窗口;在固定平台与纵向连接杆的连接位置处再竖立安装立柱,在立柱围成的空间且位于立柱顶部铺设金属固定平台,每根立柱的顶部均与固定平台连接,形成第二层作业平台,在两层固定平台之间且位于一角的位置处架设爬梯,在爬梯最上端附近位置的固定平台面上开设窗口,按此反复向上铺设固定平台和架设爬梯,形成若干层作业平台;在每层作业平台的固定平台的外侧有活动平台,活动平台的一端通过旋转轴与作业平台的安装立柱的底部连接,另一端通过钢丝绳吊挂在立柱的上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仲华,
申请(专利权)人:宋仲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