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扎机的进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5711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拉紧捆扎材料的牵引进带轮,具有按相对进带轮的轴线为15°的右螺旋线形成在进带轮的外周表面上的第一齿组和按相对于进带轮的轴线为20°的左螺旋线形成在进带轮的外周表面上的多个切口,这些切口与第一齿组相交,从而将第一齿组不连续地分为相邻的若干齿段,并在进带轮的外周表面上限定了第二齿组。这种齿结构可用来防止在拉紧带的操作过程中从捆扎材料上产生碎片,因而提供了对最终用户是安全的捆扎物件,并保持了捆扎材料的拉紧强度性能和结构完整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笼统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进带轮或牵引轮,这种轮与捆扎装置一起,用于使用合适的捆扎材料牢固地捆扎物件,例如带圈、管子、堆叠板等,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的改进进带轮或牵引轮,在这种进带轮或牵引轮除了有一组沿园周隔开的常规齿之外还设有一组附加齿,附加齿相对于进带轮或牵引轮轴线的取向与第一组齿大致相反,因此,例如当利用进带轮或牵引轮用捆扎材料牢固地捆扎物件时能有效地防止碎片的产生。
技术介绍
例如,如在1991年6月18日发给Kato的美国专利5,024,149所公开的,并如对应于上述授予Kato的专利附图中图5的附1所示,当用捆扎材料对物体进行固定或捆扎操作时,操作通常是利用多功能捆扎头1来完成或实现的。简短地说,按照这种带捆扎操作,带状捆扎带3最初是靠一对可换向驱动辊2以前进方向f从捆扎材料供料源3C进带,依捆扎带3缠绕了待捆扎物件4。实际上,在绕物件4形成闭环时,利用了装在捆扎头1内的一个合适夹具或部件(未画出),把捆扎带3的前端部分3a夹紧,随后,一对驱动辊2被反向旋转驱动,捆扎带3的尾端部分3b沿反方向tt收回,使捆扎带3绕物件4初步拉紧。之后,辊2继续被反向驱动,从而使捆扎带3绕物件4拉紧到相当的紧度。当捆扎带3保持在这种高紧度的时候,捆扎带3的重叠的前端和尾端部分3a,3b则借助于适当的封接剂或套箍工具被捆扎在一起。继而,在把捆扎带3的前端和尾端部分3a,3b捆扎在一起之后,捆扎带3已被固定的尾端部分3b从捆扎带3的剩余供料源部分3c上剪断,因此已捆扎物件4就可从捆扎头1附近移走了。现在再参考附图的图2,图2相应于前述授予Kato专利的附图的图3,图2给出了驱动辊系统2。由图看出,这对形成驱动辊系统2的驱动辊包括捆扎带被夹在其间的一个进带轮或牵引轮2T和一个支承轮2B间,使限定于牵引轮2T和支承轮2B之间的凹陷或挤压部分内产生预定大小的压力。牵引轮或进带轮2T设有多个齿,这些齿绕进带轮或牵引轮2T的周边连续分布或沿周边按阵列式分布,而支承轮2B的周边表面则是光滑的。按照授予Kato的上述专利中所公开的原理和教导特点,进带轮或牵引轮的齿还有一种独特的结构,实际上是为了便于在相当高的拉紧度期间对在捆扎带中产生所需拉紧度的压紧力时行控制。特别是,可有效地降低压紧力,以便减轻通常由牵引轮2T在捆扎带3上产生的,作为捆扎带3通过限定于牵引轮2T和支承轮2B之间的凹陷或挤压部分时所留下的牵引痕迹的刻痕。虽然从例如利用上述牵引轮结构可有效减弱捆扎带裂痕的角度来看,上述授予Kato的专利所揭示的特定牵引轮结构在商业上已经成功,但事实证明,牵引轮的齿有时仍会产生捆扎带的碎片。对于用这种破裂的捆扎带捆扎物件的用户来说,不仅存在安全问题或麻烦,而且这种碎片的产生,引发或扩大对捆扎带的受拉强度或结构的完整性都有负面影响,可能在捆扎的最后拉紧阶段,在被捆扎物件的运输过程中,在开包或从被捆物件上取下捆扎材料的过程中,都可导致捆扎事故。因此,在该领域中需要一种与捆扎装置一起使用的新的改进的牵引轮或进带轮,其中,牵引轮或进带轮具有独特的创新结构,以便当用牵引轮或进带轮与例如适当的支承轮一起适当地拉紧参与物件捆扎的捆扎材料时,可有效防止产生捆扎材料的碎片,使得不存在任何安全问题,还有对捆扎材料的受拉强度或结构完整特性没有负面影响,使得在捆扎的最后拉紧阶段或在已捆扎物件的运输过程中,或在开包时,或从被捆物件上去除捆扎材料的过程中都不会出现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与捆扎装置一起使用的新的改进型进带轮或牵引轮,以便用牢固地捆扎诸如带圈、管子、堆叠板等物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改进型进带轮或牵引轮,它与捆扎装置一起,用适当的捆扎材料可牢固捆扎,诸如带圈、管子,堆叠板等物件,又可有效克服常规或现有进带轮或牵引轮的各种缺点或操作上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改进的进带轮或牵引轮,它与捆扎装置一起,用适当的捆扎材料可牢固捆扎诸如带圈、管子、堆叠板等物件,并可通过包括一种能有效消除碎片的产生,从而消除对捆扎物件最终用户的任何安全问题,还可确保捆扎材料的拉紧强度和结构完整性的结构来有效地克服常规或现有进带轮或牵引轮的缺点或操作上的缺陷。上述目的和其它一些目的均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教导和原理,通过提供一种与捆扎装置或机器一起使用的新的改进进带论或牵引轮达到,其中,进带轮或牵引轮通常或按常规设有,例如,有七十二(72)个齿的一组齿,这些齿在进带轮或牵引为轮外周表面上沿相对进带轮或牵引轮的轴线为15°的右螺旋线切割或形成,不过,除了上述那组齿之外,在进带轮或牵引轮外周表面上还沿相对于进带轮或牵引轮的轴线为20°的左螺旋线形成有三十五(35)个切口的第二组切口,因而实际上形成了第二组齿或者说刻面。于是,由于提供了第二组实际上确定第二组刻面或齿的定向切口,第一组齿实际上被这多个第二组切口中断,使得沿原来15°右螺旋线切割方向的第一组齿的最终侧面外形或刻面现在大致成为梯形的。另外,由于提供了实际上相对第一组齿的取向为35°角的第二组切口,沿原来20°左螺旋线切割方向的第一组齿的最终侧面外形或刻面现在却形成为大致三角形的第二组齿。已经发现,利用这种相关切口和所形成的齿结构,侧面外形或刻面,可有效地消除常规或现有进带轮或牵引轮特有的上述碎片的产生。因此,可同样有效地消除对捆扎物件最终用户的安全问题,另外还可确保捆扎带材的拉紧强度和结构完整性的改善。附图说明根据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叙述可对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各种目的、特性及伴随的优点有更充分的了解,在附图的所有视图中,相同的标记表示相同或相应的零部件,附图有图1示意性地说明了现有技术用捆扎材料对被捆扎物件进行捆扎操作的侧视立面图;图2是图1所示的一对用于绕被捆扎物件拉紧捆扎材料的现有驱动辊的示意性横截面图;图3是常规牵引轮或进带轮的端视立面图,它表示在该轮的外周表面上沿15°右螺旋线形成的那组常规齿;图4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教导构造的新的改进进带轮或牵引轮的侧视立面图,该进带轮或牵引轮包括一些在其外周表面上形成的取向相反的切口,以便在其上形成第一组齿和第二组齿;图5是图4所示新的改进进带轮或牵引轮周边部分的放大视图,给出了在其上所形成的第一组齿的周边部分细节;图6是一个端视立面图,它类似于图3,但它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教导构造的新的改进进带轮或牵引轮,并具体表示了包括在进带轮或牵引外周表面上为形成第一组齿和第二组齿而形成的取向相反的切口的结合部分;图7是图6所示并沿图6中7-7线截取的进带轮或牵引轮的立面图;图8是图6所示并沿图6中8-8线截取的进带轮或牵引轮的立面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参考附图,更具体说,参考附图4-6来揭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教导构造,一般用标号10表示的新的改进进带轮或牵引轮。可以看出,进带轮或牵引轮的直径D约为八分之三英寸(1.375″),还可以看出,其宽度约为半英寸(0.500″)。进带轮或牵引轮10还包括一个实际上借此确定与驱动轴(未画出)的驱动连接(通过驱动轴,进给轮或牵引轮10被固定在它的捆扎头内)的六角形的中心或轴向通孔12和一个外周表面14。牵引轮或进带轮10的外周表面上有七十二(72)个齿的第一组齿16,这些齿绕外周表面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在捆扎装置中用于拉紧捆扎材料的牵引轮,包括: 一个轮,它具有一个用于使所述轮能够安装在一个旋转驱动轴上的通孔和一个外周表面; 第一组齿,这些齿形成在所述轮的所述外周表面上,使得构成所述第一组齿的每个齿都被布设成与所述轮的轴线有一预定的夹角; 一组切口,这些切口形成在所述轮的所述外周表面上,其中,构成所述切口组的每个所述切口都与多个所述第一个齿组相交,从而将所述每个第一齿组不连续分隔多个第一齿段,并且,所述切口组的每个所述切口在所述轮的所述外周表面上形成第二组齿; 因而有效地防止了从捆扎材料上产生碎片,提供了对被捆扎物件的最终用户是安全的,用捆扎材料捆扎的物件,并保持了捆扎材料的拉紧强度和结构完整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纳尔逊张理查德L马洛里
申请(专利权)人:伊利诺斯器械工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