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汤福军专利>正文

一种生物安全隔离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54347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3 1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安全隔离门,包括爬行昆虫诱捕单元、挡鼠单元、高速气流幕喷射单元、自动控制单元、气流连接单元、高速气流加压单元、蚊蝇诱捕单元和高速气流收集单元;所述爬行昆虫诱捕单元、挡鼠单元安装在高速气流幕喷射单元和高速气流收集单元之间,并紧贴地面;高速气流加压单元安装在高速气流收集单元之上,并与气流连接单元一端连接;自动控制单元安装在高速气流幕喷射单元之上,并与气流连接单元另一端连接;所述蚊蝇诱捕单元安装于室内,并与自动控制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有效将老鼠、苍蝇、蚊子、蟑螂等昆虫隔离在室外,或诱捕、杀灭,防止老鼠、苍蝇、蚊子、蟑螂等昆虫携带病菌、细菌进行室内传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隔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安全隔离门
技术介绍
我国将生物危害程度分为四级,危害等级I为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危害等级II为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危害等级III为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危害等级IV为高个体危害,高群体危害。老鼠携带的细菌、病毒,常见可对人体传布鼠疫、鼠斑瘆伤寒、斑瘆热、丛林斑瘆伤寒、汉坦病、鼠咬热等疾病;苍蝇携带的细菌、病毒,常见可对人体传布痢疾、伤寒、肠炎、肺结核、脊髓灰质炎、肝炎、霍乱等疾病;蚊子携带的细菌、病毒,常见可对人体传布疟疾、登革热、日本脑炎、黄热等疾病;蟑螂携带的细菌、病毒,常见可对人体传布亚洲霍乱、肺炎、白喉、鼻疽、炭疽以及结核等疾病。为了防止老鼠及苍蝇、蚊子、蟑螂等昆虫进入人类活动的室内造成生物安全危害,特别是对室内生物负荷(浮游菌、沉降菌)及危害度有严格数量要求的试验动物房、饲养动物房、实验室、制药厂对隔离老鼠,捕捉杀灭苍蝇、蚊子、蟑螂等昆虫是全国性未解决的难题,目前采用的方法仅为灭蚊灯有限捕杀,效果特别有限,所以在生物安全领域中急需一种新型的实用的生物安全类产品来弥补这一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生物安全隔离门。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生物安全隔离门,其特征在于:包括爬行昆虫诱捕单元、挡鼠单元、高速气流幕喷射单元、自动控制单元、气流连接单元、高速气流加压单元、蚊幡诱捕单元和高速气流收集单元;所述高速气流幕喷射单元和高速气流收集单元相对安装于地面上;所述爬行昆虫诱捕单元、挡鼠单元安装在高速气流幕喷射单元和高速气流收集单元之间,并紧贴地面;所述高速气流加压单元安装在高速气流收集单元之上,并与气流连接单元一端连接;所述自动控制单元安装在高速气流幕喷射单元之上,并与气流连接单元另一端连接;所述蚊幡诱捕单元安装于室内,并与自动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爬行昆虫诱捕单元设有室内诱捕小屋和室外的诱捕小屋,利用毒饵、胶饵、粘胶、电击、电热等综合方法对蟑螂等爬行昆虫进行有效诱捕、杀灭。所述高速气流幕喷射单元与高速气流收集单元形成垂直、水平或单向、双向的高速且速度不衰减的空气幕,对有害生物进行有效的气流隔离。所述蚊蝇诱捕单元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再加毒饵、强力粘胶、电击等方法,有效地对室内的苍蝇、蚊子等飞行昆虫进行诱捕、杀灭。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有效将老鼠、苍蝇、蚊子、蟑螂等昆虫隔离在室外,并对接近本技术的苍蝇、蚊子、蟑螂等昆虫进行诱捕、杀灭,对已在室内的苍蝇、蚊子、蟑螂等昆虫进行有效诱捕、杀灭,是防止老鼠、苍蝇、蚊子、蟑螂等昆虫携带的病菌、细菌进行室内传播的新型环保领域的生物安全类产品;设计合理,造型新颖独特,安装简单,使用方便,无人值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爬行昆虫诱捕单元;2-挡鼠单元;3-隔离、捕捉飞行昆虫高速气流幕;4-高速气流幕喷射单元;5-自动控制单元;6_气流连接单元;7_高速气流加压单元;8-蚊幡诱捕单元;9_高速气流收集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述。如图1所示,一种生物安全隔离门,包括爬行昆虫诱捕单元1、挡鼠单元2、隔离捕捉飞行昆虫高速气流幕3、高速气流幕喷射单元4、自动控制单元5、气流连接单元6、高速气流加压单元7、蚊幡诱捕单元8和高速气流收集单元9。所述爬行昆虫诱捕单元I安装于地面,两端分别紧靠高速气流幕喷射单元4与高速气流收集单元9,其内部分成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并分别设置强力粘胶、毒饵、胶饵、电击、电热对爬行昆虫进行诱捕杀灭。所述挡鼠单元2下端紧靠地面,两端紧靠高速气流幕喷射单元4与高速气流收集单元9,并将老鼠挡在室外。所述高速气流加压单元7将高速气流收集单元9内的空气加压,增加空气的动压和静压,通过气流连接单元6、自动控制单元5送至高速气流幕喷射单元4,高速气流幕喷射单元4将高压空气有效分配形成高速空气幕,高速空气幕能有效隔离飞行昆虫,高速空气幕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送至高速气流收集单元9,高速气流收集单元9因高速气流加压单元7的作用,产生强负压,能有效地将闯入空气幕的飞行昆虫捕捉,再利用粘胶、电击等措施对捕捉的昆虫进行杀灭。所述蚊蝇诱捕单元8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再加强力胶、毒饵、电击,对已经在室内的昆虫进彳丁诱捕、杀灭。 所述自动控制单元5通过传感器感应建筑门的开启、关闭动作,并根据建筑门的开启、关闭状态确定是否打开高速空气幕。本技术“生物安全隔离门”适用于饲养/试验动物房、实验室、制药厂、医院及医疗机构、肉类加工厂、食品加工厂、酒店、餐厅、厨房及其他严控老鼠及苍蝇、蚊子、蟑螂等昆虫及进入的外门上。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生物安全隔离门,其特征在于:包括爬行昆虫诱捕单元、挡鼠单元、高速气流幕喷射单元、自动控制单元、气流连接单元、高速气流加压单元、蚊幡诱捕单元和高速气流收集单元; 所述高速气流幕喷射单元和高速气流收集单元相对安装于地面上;所述爬行昆虫诱捕单元、挡鼠单元安装在高速气流幕喷射单元和高速气流收集单元之间,并紧贴地面; 所述高速气流加压单元安装在高速气流收集单元之上,并与气流连接单元一端连接;所述自动控制单元安装在高速气流幕喷射单元之上,并与气流连接单元另一端连接; 所述蚊蝇诱捕单元安装于室内,并与自动控制单元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安全隔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爬行昆虫诱捕单元设有室内诱捕小屋和室外的诱捕小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安全隔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气流幕喷射单元与高速气流收集单元形成垂直、水平或单向、双向的高速且速度不衰减的空气幕。【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安全隔离门,包括爬行昆虫诱捕单元、挡鼠单元、高速气流幕喷射单元、自动控制单元、气流连接单元、高速气流加压单元、蚊蝇诱捕单元和高速气流收集单元;所述爬行昆虫诱捕单元、挡鼠单元安装在高速气流幕喷射单元和高速气流收集单元之间,并紧贴地面;高速气流加压单元安装在高速气流收集单元之上,并与气流连接单元一端连接;自动控制单元安装在高速气流幕喷射单元之上,并与气流连接单元另一端连接;所述蚊蝇诱捕单元安装于室内,并与自动控制单元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有效将老鼠、苍蝇、蚊子、蟑螂等昆虫隔离在室外,或诱捕、杀灭,防止老鼠、苍蝇、蚊子、蟑螂等昆虫携带病菌、细菌进行室内传播。【IPC分类】A01M29/30, A01M1/20, A01M1/04, A01M1/14, A01M1/24, A01M1/22【公开号】CN204670195【申请号】CN201520288563【专利技术人】汤福军, 李伟 【申请人】汤福军, 李伟【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申请日】2015年5月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安全隔离门,其特征在于:包括爬行昆虫诱捕单元、挡鼠单元、高速气流幕喷射单元、自动控制单元、气流连接单元、高速气流加压单元、蚊蝇诱捕单元和高速气流收集单元;所述高速气流幕喷射单元和高速气流收集单元相对安装于地面上;所述爬行昆虫诱捕单元、挡鼠单元安装在高速气流幕喷射单元和高速气流收集单元之间,并紧贴地面;所述高速气流加压单元安装在高速气流收集单元之上,并与气流连接单元一端连接;所述自动控制单元安装在高速气流幕喷射单元之上,并与气流连接单元另一端连接;所述蚊蝇诱捕单元安装于室内,并与自动控制单元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福军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汤福军李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