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15049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型方法,尤其吹塑和/或真空成型法,用于制造充注有一种待分配的介质的分配容器。一种制造充注有待分配的介质的分配容器(1)成型方法有下列步骤:将一种挤塑塑料软管(6)置入一个已打开的模具内,模具包括可运动的主模板(8)和上模板(10);切断塑料软管(6);扩张塑料软管(6)使之贴靠在主模板(8)的模壁上;为处于模具内的容器(1)充注待分配的介质;置入密封装置(3);以及,闭合上模板(10)并由此将塑料软管(6)的经过上模板(10)延伸的区段成型为一个保护帽(5),它作为保护装置(5、17)的第二组成部分围绕密封装置(3)的针(11)。(*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尤其吹塑和/或真空成型法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型方法,尤其吹塑和/或真空成型法,用于制造充注有一种待分配的介质的分配容器。本专利技术尤其针对制造这种分配容器,它的主要但不是唯一的使用目的在于,在一个承接容器内加入要求容积的介质,尤其液态介质。优选地,待加入的介质涉及一种添加剂,它例如作为生物活性物质伴和物加入到处于承接容器内的一种液体中。承接容器可涉及一种输注容器,介质作为附加的生物活性物质搀合到输注容器的内容物中。
技术介绍
作为分配容器为此通常使用注射器,用它的针头刺穿承接容器,例如输注容器,可刺穿的堵盖或塞子,然后通过注射器的压出将介质注入承接容器内。在此方法中需要充填注射器的预备工作步骤,将期望数量的介质从一个储料容器转注到注射器内,或注射器由一个含有所涉及介质经测定的剂量的传统的管形瓶充填。这种换注的工作步骤一方面费时间,因为针头和注射器必须打开包装,将针头安装到注射器上,打开或刺戳管形瓶和必须抽动注射器。另一方面在这些措施中存在介质被污染的巨大的危险性。已知一些通过吹制模或真空模允许容器同时成型和充注的方法。例如DE 197 07 292 A1公开了这样一种吹塑成型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以这种吹塑成型法或相应的真空成型法为基础,提出一种分配容器的制造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特别简单和经济地制造容器,而且尤其规定用于制造这种分配容器,这种容器允许特别简单、快速和安全地将介质从分配容器分配到承接容器内。
技术实现思路
按本专利技术此目的通过一种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成型方法达到。通过按本专利技术不仅成型容器和用涉及的介质充注此容器而且封闭已充注的容器,包括置入一个为分配过程专门设计的具有一个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的保护装置的密封装置,都在一个模制设备内部完成,也就是在同一个制造地点进行,只有分配容器完全制成后才需要从这里取走,所以导致特别简单的制造,在此制造过程中没有困难地保证无菌的要求。通过在用按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造时,含有介质的分配容器将完整的针以及覆盖其伸出的端部,亦即针尖的保护装置组合成一个整体单元,可以在分配过程前在分配容器内制备好所涉及介质期望的剂量。因为针尖被保护装置覆盖,所以带着受保护的针的容器毫无问题地在其已为分配过程准备好的状态下使用。为了分配过程不需要为注射器充注介质和作好准备的中间步骤。由此达到力求的简化、省时和更高的防止污染的可靠性。按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造容器时不仅显著降低介质污染的危险性,而且减小伤害使用者例如护士的危险,因为针头在使用后重新受保护装置的保护。若针的外端设置为可刺穿应容纳待分配的介质的承接容器中可穿孔的堵盖,则密封装置的保护装置可设计为,在除去保护帽后,通过压靠在堵盖上使针的端部刺穿堵盖,针保护体可从其前移后的保护位置后移到使用位置,以及在针从堵盖拔出后针保护体可重新前移到保护位置。由此在分配过程中的操作特别简单。按成型方法的一种特别有利的实施例,处于模具内的容器的扩张和充注步骤,共同借助一个插入导入口的组合式吹塑-充注芯棒实施。由此允许用短的作业时间特别经济地制造充注好的容器。在作为容器整体的一部分以及作为保护装置的组成部分的保护帽成型过程中,优选地当模具上模板闭合时,在密封装置与保护帽之间的过渡区内,在保护帽的壁上成型出一个额定破裂点,它构成一个易于去除保护帽的分离点。优选地,在上模板闭合时,在保护帽上成型出至少一个凸出的把手,它构成旋转手柄用于方便地手工断开保护帽。附图说明下面借助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至3表示用于实施按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一种成型设备重要部分非常简化的示意图,在此图中表示多个彼此相继的工艺过程的步骤;图4表示局部放大图,说明置入一个居于容器的密封装置的工艺步骤;图5表示成型装置与图1至3的尺寸比例一致的视图,说明围绕密封装置的保护帽成型步骤;图6表示一个用按本专利技术的成型方法制造的分配容器实施例处于使用前的工作状态,亦即具有套上的保护帽时的侧视图;图7表示图6的分配容器纵剖面;图8表示与图7对应的纵剖面,但保护帽已去除;图9表示分配容器处于工作状态时的纵剖面,此时分配容器的分配针已刺入一个输注容器可刺穿的堵盖内;图10表示与图9类似的视图,但此时分配容器为了分配内含的介质已被压出;图11表示分配容器处于压出和从堵盖拔出状态的纵剖面;以及图12表示分配容器纵剖面,它处于已压出和对应于保护装置组成部分之一的保护位置的工作状态。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表示一个用按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造的经充注的分配容器实施例,其总体用1表示。图示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安瓿状塑料容器,它的壁2制有折纹以及设计为波纹套状,所以此分配容器1可以从图6至9表示的构型压缩,如图10至12所示。在分配容器1的颈部区内置入密封装置3作为插入件。由图4、7和8可以清楚地看出,密封装置3的密封体4在中心区被针11穿过,它的内端12从密封装置3的密封体4略向内伸出。在针11的内端12与分配容器1内腔之间有隔膜13,它是密封装置3插入件上的部分。此外,在密封装置3的密封件4上安装有针保护装置的一个沿针伸出的部分延伸的第一个组成部分17。此保护装置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包封着针11伸出的部分的保护帽5,它在制造此容器1时构成,作为容器整体的组成部分。下面举吹塑成型法为例说明本专利技术。带有保护帽5的容器的成型也可以通过真空成型法或组合的吹塑/真空成型法实现。图1至5表示成型方法的工艺过程,在这些图中非常示意性地简化表示成型装置的重要部分。此成型装置有三对可运动的模板,亦即主模板8用于成型容纳待分配的介质的容器主要部分;上模板10用于构成围绕密封装置3的容器上部,在本例中是保护装置的保护帽5;以及固定模板14用于稳定挤压出的塑料软管6。塑料软管6从喷嘴18挤压到在图1中完全打开的模具内,上述喷嘴按已知的方式有一个输入加压空气的接头20,之后,闭合主模板8以及固定模板14运动到靠在软管6上,它们借助真空度将软管6保持稳定的形状,软管在喷嘴18与固定模板14之间的部分借助于切刀16割断。图2中表示了工艺过程至此已达到的阶段,由图2还可看出,通过闭合主模板8,软管6在前端部焊接以构成封闭的容器底部。图3表示穿过由于切断软管6构成的导入口22移入一个可运动的组合式吹塑-充注芯棒24,通过它借助吹塑实施软管6的扩张,所以容器壁2按波纹管状造型贴靠在主模板8的壁上,以及,在容器的内腔如此成型后,借助组合式的吹塑-充注芯棒24注入待分配的介质,如图3所示。作为下一个工艺步骤,接着借助一个可通过导入口22插入的运动吸抓28置入密封装置3,见图4。由此图可以看出,密封装置3的密封体4有一个锥面,它贴靠在支座27上,此支座是在主模板8与上模板10相邻的模壁区内的软管6内壁构成的。图5表示随后的进程是吸抓28在完成置入过程后向上撤走以及模具通过合拢上模板10而闭合,由此软管6在上模板10的区域内延伸的区段构成保护帽5。由图4的局部放大图中可以最清楚地看出,上模板10有一成型凸块32,它在上模板10闭合时在软管6上成型出一个环形的刻槽,它构成额定破裂点7,保护帽5在这里可以方便地与容器其余部分分开。如图6和7所示,在保护帽5的外侧成型出一个作为把手的旋转手柄9,它允许方便地手工拧断保护帽5。上模板10在直径对置的地方有凹槽,用以成型出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成型方法,尤其吹塑和/或真空成型法,用于制造充注有一种待分配的介质的分配容器(1),所述方法具有下列步骤:-将一种挤塑塑料软管(6)置入一个已打开的模具内,模具包括可运动的主模板(8)和上模板(10),-在位于上模板(10) 以外的区域切断塑料软管(6),以形成一个导入口(22),-闭合主模板(8),以形成用于分配容器(1)的型腔,与此同时在其前部区进行塑料软管(6)的焊接以形成容器底部,-通过经由导入口(22)吹入空气和/或在模壁处造成真空,扩 张塑料软管(6)使之贴靠在主模板(8)的模壁上,-通过导入口(22)为处于模具内的容器(1)充注待分配的介质,-将一个这样的密封装置(3)穿过塑料软管(6)的经过上模板(10)延伸的区段置入,该密封装置(3)具有一根从其外端 伸出的用于介质的分配针(11),该分配针具有一个保护装置(5、17),保护装置的第一组成部分(17)具有一个针保护体(19),它可在针(11)上在一个前移的保护位置与一个后推的使用位置之间移动,以及-闭合上模板(10)并由此将塑料软 管(6)的经过上模板(10)延伸的区段成型为一个保护帽(5),它作为保护装置(5、17)的第二组成部分围绕着密封装置(3)的针(11)。...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贝尔恩德汉森
申请(专利权)人:贝尔恩德汉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