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缘强化吹塑面板及其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43245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3 0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边缘强化吹塑面板及其制造工艺,该边缘强化吹塑面板包括有上层板、下层板和成型于面板周围的凸缘,上层板与下层板之间吹塑成中空结构,其特征在于:上层板的外边沿向下延伸形成凸缘外侧壁,下层板的外边沿向下延伸形成凸缘内侧壁,凸缘具有因凸缘外侧壁与凸缘内侧壁相互熔合而使凸缘处的合模线消失的实心熔合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该吹塑面板的凸缘具有因凸缘外侧壁与内侧壁相互熔合的实心熔合部,实心熔合部可以使凸缘对应处的合模线消失,从而显著增强凸缘的结构强度,使凸缘合模线处容易破裂的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制造时,通过左右模具的挤压就能在凸缘处形成使合模线消失的实心熔合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边缘强化吹塑面板的制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吹塑面板,尤其是涉及一种边缘强化吹塑面板的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吹塑成形制品由于具有中空结构,因而重量轻,此外,由于其材质、形状及结构的原因,具有刚性强、耐冲击性好、不易损坏等优点,近年来,吹塑成形制品在众多领域被广泛采用,特别是吹塑面板,应用更广。现有的吹塑面板一般都包括上层板、下层板和成型于上层板和下层面板四周的凸缘,且上层板与下层板之间吹塑成中空结构。面板底部通常分布有众多无规则排列形状大小不一的凹陷的支撑碰点,以增加其强度。但受吹塑工艺的限制,面板往往还是存在有一些容易受损的潜在故障点,如凹陷的支撑碰点部位材料拉伸后厚度变薄,特别是面板的边缘也偏薄偏软,因此这些都是较容易破裂的部位。此外,如图4所示,现有吹塑面板中,上层板a和下层板b向下延伸形成凸缘c,凸缘c在上下模具结合的地方形成分型线d即合模线,分型线d一般位于凸缘c外侧的底部,分型线结合处是是靠模具的刀口上下模向内合拢形成一个较为厚度刀口,从而使的塑料往分型线处挤压过去使分型线那里能够粘住,产品分型线内侧与外侧的结合处出现内侧往外凹的现状,使得分型线那里较为脆弱,实验证明,吹塑面板在分型线的地方是最脆弱的位置,结构强度最低,最容易因撞击而产生破碎。为克服上述问题,人们往往通过增加面板厚度来增强面板的结构强度,但采用加厚的面板所带有的缺陷是使面板显得较为厚重,即使采用加厚的面板,如果对边缘结构不作改进,还是无法提高面板边缘的刚性和结构强度,吹塑面板分型线易破裂的问题还是没得到解决。此外,现有的吹塑面板在加工过程中,合模线结合处是靠模具的刀口上下模向内合拢形成一个较厚的刀口,从而使得塑料往合模线处挤压使合模线能够粘住,产品实际出来后,产品在合模线处是最脆弱的位置,在外力撞击下很容易破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加工简单并能使凸缘合模线消失的边缘强化吹塑面板的制造工艺。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边缘强化吹塑面板的制造工艺,包括有上层板、下层板和成型于面板周围的凸缘,所述的上层板与下层板之间通过吹塑形成一体的吹塑中空结构,所述上层板的外边沿向下延伸形成凸缘外侧壁,所述下层板的外边沿向下延伸形成凸缘内侧壁,所述凸缘具有因凸缘外侧壁与凸缘内侧壁相互熔合而使凸缘处的合模线消失的实心熔合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①、原料从口模中往下挤压以形成底部开口的塑料袋体;②、塑料袋体下降至左右模具之间的设定高度后对塑料袋体底部进行收口,并且通过口模往塑料袋体内部吹气;③、左右模具相对合模而对上述塑料袋体进行挤压,并在凸缘内侧壁与凸缘外侧壁距离为3~5mm的时候通过左右模具挤压而在凸缘处熔合成所述的实心熔合部;④、往合模后的塑料袋体里面吹气;⑤、吹气结束后排气,产品成型。优选地,所述凸缘的整个内侧壁均与凸缘的外侧壁熔合成所述的实心熔合部。这样,整体凸缘基本上均为实心熔合部,凸缘的结构强度高。进一步优选,所述实心熔合部的厚度为3~5mm。实心熔合部采用上述厚度范围后,既不会使边缘太厚,又能确保边缘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为了使边缘看起来更为平整、简洁,所述实心熔合部的内外侧面均为平整面。吹塑面板可以有多种形状,优选地,所述的吹塑面板呈圆形或者方形。为了提高吹塑面板的结构强度,在所述下层板上形成众多向上凹陷并与上层板相连的支撑碰点,且所述的支撑碰点呈纵横交错分布。为了进一步提高吹塑面板的结构强度,所述的支撑碰点呈条形并在支撑碰点内设有至少一根加强筋。优选地,所述的步骤④中通过吹针进行吹气,吹气的时间控制在110~130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该吹塑面板的凸缘具有因凸缘外侧壁与内侧壁相互熔合的实心熔合部,实心熔合部可以使凸缘对应处的合模线消失,从而显著增强凸缘的结构强度,使凸缘合模线处容易破裂的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制造时,通过左右模具的挤压就能在凸缘处形成使合模线消失的实心熔合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面板凸缘处的剖视图;图4为现有吹塑面板凸缘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边缘强化吹塑面板包括上层板1、下层板2和成型于面板周围的凸缘3,上层板1与下层板2之间通过吹塑形成一体的吹塑中空结构。上层板1的外边沿向下延伸形成凸缘外侧壁31,下层板2的外边沿向下延伸形成凸缘内侧壁32,并且,为了对面板边缘进行强化。生产时,凸缘外侧壁31与凸缘内侧壁32在模具的挤压下进行高温熔合而形成凸缘3的实心熔合部,从而使凸缘3处的合模线消失,克服了现有吹塑面板在边缘的合模线处最为脆弱、最易破裂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吹塑面板的边缘结构强度。经实验测试,如图4所示带有合模线的凸缘耐冲击力大小约为108磅,而在凸缘处设置使合模线消失的实心熔合部后,凸缘的耐冲击力可以提升到151磅,可见吹塑面板边缘的耐冲击力明显增强,结构强度更高。本实施例中,吹塑面板为圆形,由于圆形吹塑面板一般部需要打螺丝,因而,凸缘3的整个凸缘内侧壁32均与凸缘外侧壁31熔合成实心熔合部33,这样,整体凸缘均为实心熔合部33,凸缘3的结构强度高。实心熔合部33的内外侧面均为平整面,且实心熔合部33的厚度为3~5mm,优选为4mm。实心熔合部33采用上述厚度范围后,既不会使边缘太厚,又能确保边缘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在下层板2上形成众多向上凹陷并与上层板1相连的支撑碰点21,且支撑碰点21呈纵横交错分布。采用纵横交错排列是利用了交叉力学原理,有效地将一个方向上的外应力分解为多个方向上互相牵扯的力,从而增强面板本身的结构强度和抗扭曲度,并且,采用凹陷的支撑碰点21后,可以减小吹塑面板的壁厚,减轻面板的重量。特别针对超薄型(厚度<40MM)的板体,采用纵横交错的支撑碰点21后,可以大大加强其牢固度,使其不易变形。另外,还可以将支撑碰点设计呈条形并在支撑碰点内设置加强筋,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支撑碰点的结构强度,减小面板的扭曲性,而且还可以使接触点面积变小,防止面板表面出现疤痕,提高了面板表面的平整度。该边缘强化吹塑面板的制造工艺采用如下步骤:①、原料从口模中往下挤压以形成底部开口的塑料袋体;②、塑料袋体下降至左右模具之间的设定高度后对塑料袋体底部进行收口,并且通过口模往塑料袋体内部吹气;③、左右模具相对合模而对上述塑料袋体进行挤压,并在凸缘内侧壁与凸缘外侧壁距离为3~5mm的时候通过左右模具挤压而在凸缘处熔合成所述的实心熔合部;④、往合模后的塑料袋体里面吹气;⑤、吹气结束后排气,产品成型。其中,步骤④中,通过吹针进行吹气,吹气的时间控制在110~130秒。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前提下,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多种改型或改进,这些吹塑面板除了采用圆形外,还可以采用方形,这也均被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11/CN104939514.html" title="一种边缘强化吹塑面板及其制造工艺原文来自X技术">边缘强化吹塑面板及其制造工艺</a>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边缘强化吹塑面板,包括有上层板(1)、下层板(2)和成型于面板周围的凸缘(3),所述的上层板(1)与下层板(2)之间通过吹塑形成一体的吹塑中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板(1)的外边沿向下延伸形成凸缘外侧壁(31),所述下层板(2)的外边沿向下延伸形成凸缘内侧壁(32),所述凸缘(3)具有因凸缘外侧壁(31)与凸缘内侧壁(32)相互熔合而使凸缘处的合模线消失的实心熔合部(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缘强化吹塑面板的制造工艺,包括有上层板(1)、下层板(2)和成型于面板周围的凸缘(3),所述的上层板(1)与下层板(2)之间通过吹塑形成一体的吹塑中空结构,所述上层板(1)的外边沿向下延伸形成凸缘外侧壁(31),所述下层板(2)的外边沿向下延伸形成凸缘内侧壁(32),所述凸缘(3)具有因凸缘外侧壁(31)与凸缘内侧壁(32)相互熔合而使凸缘处的合模线消失的实心熔合部(33),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①、原料从口模中往下挤压以形成底部开口的塑料袋体;②、塑料袋体下降至左右模具之间的设定高度后对塑料袋体底部进行收口,并且通过口模往塑料袋体内部吹气;③、左右模具相对合模而对上述塑料袋体进行挤压,并在凸缘内侧壁与凸缘外侧壁距离为3~5mm的时候通过左右模具挤压而在凸缘处熔合成所述的实心熔合部;④、往合模后的塑料袋体里面吹气;⑤、吹气结束后排气,产品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强化吹塑面板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一翔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一象吹塑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