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气室机动车避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40851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1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双气室机动车避震器,包括相互套接的外管、内管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外管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硬质管,内管为两端封闭、其中一端封闭口开设有小孔的硬质管,内管设置有小孔的一端朝向外管封闭端底部,并通过开口端插入到外管内,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通过隔断活塞连接设置在内管内部;第一气室包括外管连杆、第一气室主活塞和第一气嘴,外管一端连接到外管封闭端底部,外管另一端穿过小孔与设置在内管内部的第一气室主活塞连接,第一气室通过互相连接的通孔、外管连杆以及气嘴和外部连通;第二气室包括第二气室活塞、第二气嘴,第二气室活塞与内管上不带通孔的封闭端以及内管内壁组成第二气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避震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气室机动车避震器
技术介绍
避震器广泛应用在汽车、机车上,其可吸收洗车、机车刹车时产生的冲力来达到缓冲效果,以提高乘坐时的舒适性和行驶时的安全性。传统的避震器件,无论是金属弹簧或气压弹簧式,都存在无法自由调节行程的缺点,一般都需要比较复杂的结构,或者是需要改变避震器件轴杆的长度,金属弹簧的长度或者是气压弹簧气室管材的长度来实现改变行程的目的,这些方法都比较复杂,而且实施难度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双气室机动车避震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构造一种双气室机动车避震器,包括相互套接的外管、内管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所述外管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硬质管,所述内管为两端封闭、其中一端封闭口开设有小孔的硬质管,所述内管设置有小孔的一端朝向外管封闭端底部,并通过开口端插入到外管内,所述第一气室和所述第二气室通过隔断活塞连接设置在所述内管内部; 所述第一气室包括外管连杆、第一气室主活塞和第一气嘴,所述外管一端连接到外管封闭端底部,所述外管另一端穿过所述小孔与设置在所述内管内部的第一气室主活塞连接,所述第一气室主活塞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气室主活塞、隔断活塞与内管内壁组成所述第一气室,所述第一气室通过所述互相连接的通孔、外管连杆以及气嘴和外部连通; 所述第二气室包括第二气室活塞、第二气嘴,所述第二气室活塞与所述隔断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嘴设置于不带通孔的内管封闭端,所述第二气室活塞与所述内管上不带通孔的封闭端以及所述内管内壁组成所述第二气室,所述内管内侧壁位于所述第二气室活塞与所述隔断活塞之间的区域设置有限制所述第二气室活塞运动行程的档片。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气室机动车避震器,其中,所述内管内侧壁设置有两个限制所述第二气室活塞运动行程的档片。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气室机动车避震器,其中,所述第二气嘴处设置有密封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双气室,可以通过调整第二气室在内管内部占据的空间来改变第一气室的压缩容量,且由于第二气室同样具有可压缩性,两个气室之间可相互平衡压力,从而达到改变避震器有效行程的目的。【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双气室机动车避震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双气室机动车避震器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相互套接的外管8、内管9第一气室7和第二气室I ;外管8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硬质管,内管9为两端封闭、其中一端封闭口开设有小孔的硬质管,内管9设置有小孔的一端朝向外管8封闭端底部,并通过开口端插入到外管8内,第一气室7和第二气室I通过隔断活塞4连接设置在内管9内部;第一气室7包括外管8连杆6、第一气室主活塞5和第一气嘴10,外管8 一端连接到外管8封闭端底部,外管8另一端穿过小孔与设置在内管9内部的第一气室主活塞5连接,第一气室主活塞5上设置有通孔,气室主活塞5、隔断活塞4与内管9内壁组成第一气室7,第一气室7通过互相连接的通孔、外管8连杆6以及气嘴和外部连通;第二气室I包括第二气室活塞3、第二气嘴2,第二气室活塞3与隔断活塞4固定连接,第二气嘴2设置于不带通孔的内管9封闭端,第二气室活塞3与内管9上不带通孔的封闭端以及内管9内壁组成第二气室I。通过设置双气室,可以通过调整第二气室I在内管9内部占据的空间来改变第一气室7的压缩容量,且由于第二气室I同样具有可压缩性,两个气室之间可相互平衡压力,从而达到改变避震器有效行程的目的。优选地,如图1所示,上述实施例中的内管9内侧壁位于第二气室活塞3与隔断活塞4之间的区域设置有两个限制第二气室活塞3运动行程的档片11。优选地,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气嘴2处设置有密封圈。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双气室机动车避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套接的外管、内管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所述外管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硬质管,所述内管为两端封闭、其中一端封闭口开设有小孔的硬质管,所述内管设置有小孔的一端朝向外管封闭端底部,并通过开口端插入到外管内,所述第一气室和所述第二气室通过隔断活塞连接设置在所述内管内部; 所述第一气室包括外管连杆、第一气室主活塞和第一气嘴,所述外管一端连接到外管封闭端底部,所述外管另一端穿过所述小孔与设置在所述内管内部的第一气室主活塞连接,所述第一气室主活塞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气室主活塞、隔断活塞与内管内壁组成所述第一气室,所述第一气室通过所述互相连接的通孔、外管连杆以及气嘴和外部连通; 所述第二气室包括第二气室活塞、第二气嘴,所述第二气室活塞与所述隔断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嘴设置于不带通孔的内管封闭端,所述第二气室活塞与所述内管上不带通孔的封闭端以及所述内管内壁组成所述第二气室,所述内管内侧壁位于所述第二气室活塞与所述隔断活塞之间的区域设置有限制所述第二气室活塞运动行程的档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气室机动车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内侧壁设置有两个限制所述第二气室活塞运动行程的档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气室机动车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嘴处设置有密封圈。【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双气室机动车避震器,包括相互套接的外管、内管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外管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硬质管,内管为两端封闭、其中一端封闭口开设有小孔的硬质管,内管设置有小孔的一端朝向外管封闭端底部,并通过开口端插入到外管内,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通过隔断活塞连接设置在内管内部;第一气室包括外管连杆、第一气室主活塞和第一气嘴,外管一端连接到外管封闭端底部,外管另一端穿过小孔与设置在内管内部的第一气室主活塞连接,第一气室通过互相连接的通孔、外管连杆以及气嘴和外部连通;第二气室包括第二气室活塞、第二气嘴,第二气室活塞与内管上不带通孔的封闭端以及内管内壁组成第二气室。【IPC分类】F16F9/02, F16F9/32【公开号】CN104948634【申请号】CN201510271353【专利技术人】李妙友 【申请人】德清信丰机械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申请日】2015年5月2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气室机动车避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套接的外管、内管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所述外管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硬质管,所述内管为两端封闭、其中一端封闭口开设有小孔的硬质管,所述内管设置有小孔的一端朝向外管封闭端底部,并通过开口端插入到外管内,所述第一气室和所述第二气室通过隔断活塞连接设置在所述内管内部;所述第一气室包括外管连杆、第一气室主活塞和第一气嘴,所述外管一端连接到外管封闭端底部,所述外管另一端穿过所述小孔与设置在所述内管内部的第一气室主活塞连接,所述第一气室主活塞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气室主活塞、隔断活塞与内管内壁组成所述第一气室,所述第一气室通过所述互相连接的通孔、外管连杆以及气嘴和外部连通;所述第二气室包括第二气室活塞、第二气嘴,所述第二气室活塞与所述隔断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嘴设置于不带通孔的内管封闭端,所述第二气室活塞与所述内管上不带通孔的封闭端以及所述内管内壁组成所述第二气室,所述内管内侧壁位于所述第二气室活塞与所述隔断活塞之间的区域设置有限制所述第二气室活塞运动行程的档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妙友
申请(专利权)人:德清信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