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小核管道焊接后内孔变形的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39812 阅读:2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小核管道焊接后内孔变形的工装,直管入口设置有前后布置的两件支撑工装,两件支撑工装互成九十度布置;支撑工装由上支撑块、上挡圈、支撑杆A、钢管、油缸、下挡圈、支撑杆B、下支撑块组成,钢管的顶端设置有上挡圈,钢管的底端设置有下挡圈,钢管内的上部设置有支撑杆A,支撑杆A上端穿过上挡圈后与上支撑块连接,支撑杆A的下端向下依次设置有油缸、支撑杆B,支撑杆B下端穿过下挡圈后与下支撑块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现场操作简单方便、折卸方便,能多次重复使用,防止支撑工装打滑,能避免损伤产品内孔的光洁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效地减小了大口径管道焊接接头的内孔变形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工装减小核管道焊接后内孔变形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焊接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小核管道焊接后内孔变形的工装
技术介绍
一回路主管道属于核一级部件,主要由直管、弯头、斜接管、接头等零部件组成,其中直管开坡口焊接斜接管是其中制作难点之一,主要是因为直管外径大、壁厚大、焊缝长且大,焊接后变形严重。一般大口径直管在开坡口焊接斜接管时,会使用千斤顶在内孔支撑,因为千顶的顶杆是碳钢制成,且顶杆与产品内孔的接触面积小,所以会出现损伤产品内孔的光洁度、产生防铁污染、支撑部位打滑、操作不便等缺点。为解决变形严重的缺点除了常用的反变形法、焊前预热、锤击法、小电流分层焊、控制层间温度等方法,还需设计一种在直管内孔支撑工装来减小焊接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减小核管道焊接后内孔变形的工装,包括斜接管、支撑工装,斜接管的后端下部设置有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管入口设置有前后布置的两件支撑工装,两件支撑工装互成九十度布置;支撑工装由上支撑块、上挡圈、支撑杆A、钢管、油缸、下挡圈、支撑杆B、下支撑块组成,钢管的顶端设置有上挡圈,钢管的底端设置有下挡圈,钢管内的上部设置有支撑杆A,支撑杆A上端穿过上挡圈后与上支撑块连接,支撑杆A的下端向下依次设置有油缸、支撑杆B,支撑杆B下端穿过下挡圈后与下支撑块连接。所述的上支撑块、支撑杆A、油缸、支撑杆B、下支撑块在同一条中心线上。所述的钢管下部外圈设置有U型槽,U型槽的开口尺寸大于油缸的接头尺寸。所述的上支撑块为扇形结构,上支撑块外圈的圆弧半径小于直管的半径。所述的下支撑块为扇形结构,下支撑块外圈的圆弧半径小于直管的半径。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将支撑工装各部件安装完成;2)、将支撑工装缓慢插入直管内孔,推至需要支撑的地方;3)、将油缸的油管接头通过油管与手动泵连接;4)、使用手动泵加压使油缸顶起上支撑块,使支撑工装支撑到位;5)、等直管与斜接管焊接完成,焊缝完全冷却后,油缸回油泄力,取出支撑工装。本专利技术现场操作简单方便、折卸方便,能多次重复使用,防止支撑工装打滑,能避免损伤产品内孔的光洁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效地减小了大口径管道焊接接头的内孔变形量,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撑工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斜接管;2.支撑工装;3.直管;201.上支撑块;202.上挡圈;203.支撑杆A;204.钢管;205.油缸;206.下挡圈;207.支撑杆B;208.下支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一种减小核管道焊接后内孔变形的工装,包括斜接管1、支撑工装2,斜接管1的后端下部设置有直管3,所述的直管3入口设置有前后布置的两件支撑工装2,两件支撑工装2互成九十度布置;支撑工装2由上支撑块201、上挡圈202、支撑杆A203、钢管204、油缸205、下挡圈206、支撑杆B207、下支撑块208组成,钢管204的顶端设置有上挡圈202,钢管204的底端设置有下挡圈206,钢管204内的上部设置有支撑杆A203,支撑杆A203上端穿过上挡圈202后与上支撑块201连接,支撑杆A203的下端向下依次设置有油缸205、支撑杆B207,支撑杆B207下端穿过下挡圈206后与下支撑块208连接;所述的上支撑块201、支撑杆A203、油缸205、支撑杆B207、下支撑块208在同一条中心线上;所述的钢管204下部外圈设置有U型槽,U型槽的开口尺寸大于油缸205的接头尺寸;所述的上支撑块201为扇形结构,上支撑块201外圈的圆弧半径小于直管3的半径;所述的下支撑块208为扇形结构,下支撑块208外圈的圆弧半径小于直管3的半径。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将支撑工装2各部件安装完成;2)、将支撑工装2缓慢插入直管3内孔,推至需要支撑的地方;3)、将油缸205的油管接头通过油管与手动泵连接;4)、使用手动泵加压使油缸205顶起上支撑块201,使支撑工装2支撑到位;5)、等直管3与斜接管1焊接完成,焊缝完全冷却后,油缸205回油泄力,取出支撑工装2。具体实施时,1)、各零件选择不锈钢材质,与产品内孔接触时不会产生铁污染;2)、上、下支撑块与直管3内孔接触的一侧加工成弧面状,弧面稍微偏小于产品内孔的弧面,能增加支撑块与直管3内孔的接触面积,防止支撑工装打滑,也能避免损伤产品内孔的光洁度;3)、支撑杆A203、上挡圈202、上支撑块201、支撑杆B207、下挡圈206、下支撑块208均采用不锈钢SUS304材质,支撑杆A203的上端与上挡圈202、上支撑块201采用螺纹连接后再采用手工氩弧焊将连接部位整圈焊接牢固,支撑杆B207下端与下挡圈206、下支撑块208采用螺纹连接后再采用手工氩弧焊将连接部位整圈焊接牢固,能大大加强各部件连接的强度;4)、油缸205采用单作用油缸;5)、能有效地减小大口径管道焊接接头后的直管3内孔变形,保证了焊接质量,得到了客户认可;6)、现场操作简单、折卸方便,能多次重复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减小核管道焊接后内孔变形的工装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小核管道焊接后内孔变形的工装,包括斜接管(1)、支撑工装(2),斜接管(1)的后端下部设置有直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管(3)入口设置有前后布置的两件支撑工装(2),两件支撑工装(2)互成九十度布置;支撑工装(2)由上支撑块(201)、上挡圈(202)、支撑杆A(203)、钢管(204)、油缸(205)、下挡圈(206)、支撑杆B(207)、下支撑块(208)组成,钢管(204)的顶端设置有上挡圈(202),钢管(204)的底端设置有下挡圈(206),钢管(204)内的上部设置有支撑杆A(203),支撑杆A(203)上端穿过上挡圈(202)后与上支撑块(201)连接,支撑杆A(203)的下端向下依次设置有油缸(205)、支撑杆B(207),支撑杆B(207)下端穿过下挡圈(206)后与下支撑块(208)连接;上支撑块(201)、支撑杆A(203)、油缸(205)、支撑杆B(207)、下支撑块(208)在同一条中心线上;所述的钢管(204)下部外圈设置有U型槽,U型槽的开口尺寸大于油缸(205)的接头尺寸;所述的上支撑块(201)为扇形结构,上支撑块(201)外圈的圆弧半径小于直管(3)的半径;所述的下支撑块(208)为扇形结构,下支撑块(208)外圈的圆弧半径小于直管(3)的半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工装减小核管道焊接后内孔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包括斜接管(1)、支撑工装(2),斜接管(1)的后端下部设置有直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管(3)入口设置有前后布置的两件支撑工装(2),两件支撑工装(2)互成九十度布置;支撑工装(2)由上支撑块(201)、上挡圈(202)、支撑杆A(203)、钢管(204)、油缸(205)、下挡圈(206)、支撑杆B(207)、下支撑块(208)组成,钢管(204)的顶端设置有上挡圈(202),钢管(204)的底端设置有下挡圈(206),钢管(204)内的上部设置有支撑杆A(203),支撑杆A(203)上端穿过上挡圈(202)后与上支撑块(201)连接,支撑杆A(203)的下端向下依次设置有油缸(205)、支撑杆B(207),支撑杆B(207)下端穿过下挡圈(206)后与下支撑块(208)连接;上支撑块(201)、支撑杆A(203)、油缸(205)、支撑杆B(207)、下支撑块(208)在同一条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亚军施敏郑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标新久保田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