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泥石流河道防护的拦挡坝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设计建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施工不会对原河道、沟道基础产生大量破坏,对河道、沟道基础要求不高的用于泥石流河道防护的拦挡坝及其施工方法。所述的拦挡坝包括坝体、护坦和护岸挡墙,所述的坝体由数个规则的砌筑体构成,每一个砌筑体均为含有过滤系统的透水体。施工时有采用首先按设置图纸制造网格状的规则笼体,并在需要修筑拦挡坝的河道上填筑透水堆石体并整平;然后再按由内往外、由下住上的顺序,依次将所述的规则笼体布置到整平合格的透水堆石体上构成所述的坝体;接着在坝体的下游侧施工护坦,在护坦的两侧施工护岸挡墙,直到完成整个拦挡坝的施工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拦挡坝,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泥石流河道防护的拦挡坝,属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设计建造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修筑所述拦挡坝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泥石流河道、沟道中,为了避免泥石流中的固体物质进入下游,或者对泥石流沟道进行拦挡,以达到减势回淤的目的,需在河道、沟道中设置拦挡过流坝。该拦挡过流坝的特点是既能拦挡固体物质,坝体又能透水,同时多余的水流还能从过流坝段过流。目前,为达到该目的,工程上一般均采用拦挡混凝土坝,并在坝身上设置孔洞减少坝身压力,在坝顶上设置梳齿结构拦挡其他物质。由于是混凝土结构,对河道或沟道的两岸基础要求高,需进行开挖,对原河道、沟道产生破坏,增加了固体物质;混凝土坝为刚性结构,其受基础变形影响较大,容易出现变形破坏;混凝土坝不能做到就地取材、施工复杂,施工时间长、造价高等。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简单实用的结构对泥石流河道、沟道进行治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不会对原河道、沟道基础产生大量破坏,对河道、沟道基础要求不高的用于泥石流河道防护的拦挡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修筑所述拦挡坝的施工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泥石流河道防护的拦挡坝,所述的拦挡坝包括坝体、护坦和护岸挡墙,所述的护坦从所述坝体的下游侧与所述的坝体连为一个整体,所述的护岸挡墙布置在所述护坦沿水流方向两侧的岸坡上,并通过该护岸挡墙的下部与所述的护坦连接,通过该护岸挡墙的上游端与所述的坝体连接,所述的坝体由数个规则的砌筑体构成,每一个所述的砌筑体均为含有过滤系统的透水体。进一步的是,在所述坝体的内部还设置有透水堆石体,所述的各个砌筑体砌筑在所述透水堆石体的外侧。进一步的是,所述的砌筑体包括网格状的规则笼体和填充在所述规则笼体中的块石,所述的过波系统通过填充的所述块石构成。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构成所述坝体的各个所述的砌筑体沿竖直方向分层布置,在相邻的两层所述的砌筑体之间设置有由混凝土砂浆构成的浆固体,相邻两层砌筑体之间通过所述的浆固体连接为一个整体。进一步的是,所述的规则笼体为钢筋焊接规则笼体,相邻两个所述的钢筋焊接规则笼体之前为焊接连接结构。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在所述坝体的顶部还设置有溢流槽,所述的溢流槽沿所述坝体横截面方向布置在所述坝体的中间部位。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护坦和所述的护岸挡墙为由所述的砌筑体砌筑而成的台阶体。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坝体在所述河道横截面上的投影为等腰梯形。一种用于修筑权利要求4所述拦挡坝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按设置图纸制造网格状的规则笼体,并在需要修筑所述拦挡坝的河道上填筑透水堆石体并整平;然后再按由内往外、由下住上的顺序,依次将所述的规则笼体布置到整平合格的所述透水堆石体上构成所述的坝体;接着在所述坝体的下游侧施工护坦,在所述护坦的两侧施工护岸挡墙,直到完成整个拦挡坝的施工工作,其中,在砌筑所述的规则笼体构成所述的坝体、所述的护坦以及所述的护岸挡墙时是按下述顺序进行的,先按图纸以层为单位分层布置所述的规则笼体,并在布置完成一层所述的规则笼体之后立即进行块石填筑,然后在填筑完成块石的该层规则笼体上敷设浆固体,接着再进行相邻上一层所述规则笼体的砌筑,以此类推直到完成所述坝体、护坦和护岸挡墙的砌筑工作。进一步的是,在按设置图纸制造网格状的所述规则笼体时,在工厂或现声制作;在所述的坝体、护坦和护岸挡墙的砌筑完成后,再在填充完成块石的每一层外露的所述规则笼体上浇筑抗磨混凝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根据现有拦挡坝包括坝体、护坦和护岸挡墙,所述的护坦从所述坝体的下游侧与所述的坝体连为一个整体,所述的护岸挡墙布置在所述护坦沿水流方向两侧的岸坡上,并通过该护岸挡墙的下部与所述的护坦连接,通过该护岸挡墙的上游端与所述的坝体连接的结构特点,本申请将所述的坝体改进为由数个规则的砌筑体构成的结构,并且在每一个所述的砌筑体内均设置成为含有过滤系统的透水体。再结合本申请的将所述砌筑体改进为包括网格状的规则笼体和填充在所述规则笼体中的块石,所述的过波系统通过填充的所述块石构成的结构特点,这样,在施工本申请所述的拦挡坝时便不需要对河道、沟道基础进行大量的开挖,而只需首先按设置图纸制造网格状的规则笼体,并在需要修筑所述拦挡坝的河道上填筑透水堆石体并整平;然后再按由内往外、由下住上的顺序,依次将所述的规则笼体布置到整平合格的所述透水堆石体上构成所述的坝体;接着在所述坝体的下游侧施工护坦,在所述护坦的两侧施工护岸挡墙,直到完成整个拦挡坝的施工工作,其中,在砌筑所述的规则笼体构成所述的坝体、所述的护坦以及所述的护岸挡墙时是按下述顺序进行的,先按图纸以层为单位分层布置所述的规则笼体,并在布置完成一层所述的规则笼体之后立即进行块石填筑,然后在填筑完成块石的该层规则笼体上敷设浆固体,接着再进行相邻上一层所述规则笼体的砌筑,以此类推直到完成所述坝体、护坦和护岸挡墙的砌筑工作。这样,施工本申请的所述的拦挡坝不仅不会对原河道、沟道基础产生大量破坏,而且对河道、沟道基础要求不高。再加上砌筑体为内部含有过滤系统的透水体,既满足了拦挡固体物质的要求,又能透水和过流,并且能满足水流对坝下游的冲刷。同时,所述的规则笼体为钢筋石笼,相邻的钢筋石笼之间采用混凝土砌筑,增加了结构的整体性能;而坝内部采用块石堆筑,减少了工程投资,做到大部分筑坝材料可以就地取材,施工简单。再加上,该结构对基础变形的适应能力良好,减小了基础变形带来破坏的可能,从而减少了工程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用于泥石流河道防护的拦挡坝的横向剖视图;图2为图1的B-B剖视图;图3为图2的C-C剖视图;图4为图1的D-D剖视图。图中标记为:坝体1、护坦2、护岸挡墙3、岸坡4、砌筑体5、透水堆石体6、规则笼体7、块石8、浆固体9、溢流槽10。【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示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施工不会对原河道、沟道基础产生大量破坏,对河道、沟道基础要求不高的用于泥石流河道防护的拦挡坝,以及修筑所述拦挡坝的施工方法。所述的拦挡坝包括坝体1、护坦2和护岸挡墙3,所述的护坦2从所述坝体I的下游侧与所述的坝体I连为一个整体,所述的护岸挡墙3布置在所述护坦2沿水流方向两侧的岸坡4上,并通过该护岸挡墙3的下部与所述的护坦2连接,通过该护岸挡墙3的上游端与所述的坝体I连接,所述的坝体I由数个规则的砌筑体5构成,每一个所述的砌筑体5均为含有过滤系统的透水体。为了在减小所述的砌筑体5的用量的同时,还能保证所述拦挡坝的透水、阻挡固体物质的功能,在所述坝体I的内部还设置有透水堆石体6,所述的各个砌筑体5砌筑在所述透水堆石体6的外侧。这样,便可以大量的减小构成坝体I的砌筑体5的用量。而为了制作方便,简化所述的砌筑体5的结构,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有利于现场施工,所述的砌筑体5包括网格状的规则笼体7和填充在所述规则笼体7中的块石8,所述的过波系统通过填充的所述块石构成。并且在施工是时,构成所述坝体I的各个所述的砌筑体5沿竖直方向分层布置,在相邻的两层所述的砌筑体5之间设置有由混凝土砂浆构成的浆固体9,相邻两层砌筑体5之间通过所述的浆固体9连接为一个整体。这样,在施工所述的拦挡坝时,便可以按下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泥石流河道防护的拦挡坝,所述的拦挡坝包括坝体(1)、护坦(2)和护岸挡墙(3),所述的护坦(2)从所述坝体(1)的下游侧与所述的坝体(1)连为一个整体,所述的护岸挡墙(3)布置在所述护坦(2)沿水流方向两侧的岸坡(4)上,并通过该护岸挡墙(3)的下部与所述的护坦(2)连接,通过该护岸挡墙(3)的上游端与所述的坝体(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坝体(1)由数个规则的砌筑体(5)构成,每一个所述的砌筑体(5)均为含有过滤系统的透水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运华,汤雷,王小波,蒲建平,付峥,何兴勇,金伟,曹驾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