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的饮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384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的是一种包装的饮料,该饮料以溶解形式包含由下列非聚合物成分(A)和另一种非聚合物成分(B)组成的A儿茶素:(A)非表儿茶素,(B)表儿茶素;且每500ml该包装的酒精饮料有满足以下方程的数量的所述成分:(i)(A)+(B)=460~2500mg,(ii)(A)=160~2250mg,(iii)(A)/(B)=0.54~9.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包装酒精饮料即使在长期贮存后也是色调和透明外观的稳定性优异的,饮用时在喉咙有爽滑感觉,而且有良好的可口性;此外,有PPAR依赖型基因转录缓解效果,这对肥胖症的预防和缓解是安全的和有效的。(*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包装的饮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有高浓度儿茶素的包装的饮料。
技术介绍
据报告,儿茶素是作为抑制胆固醇水平上升的抑制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昭60-156614号公报)或作为α-淀粉酶活性抑制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平3-133928号公报)起作用的。这表明,茶饮料例如绿茶、红茶和乌龙茶具有有用的生理效益。当这些饮料投放市场时,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改善其口味或色调,或使其能应对贮存时的变化。例如,已经提出了控制萃取时的pH和保存贮存期间天然儿茶素的良好状况以期给出所希望的状态和调节口味与色调的饮料制备方法(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平5-168407号公报),低温加压下饮料灭菌以期使其口味等品质长时期保存的方法(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平5-49401号公报),添加环糊精从而减轻儿茶素特有的苦味或涩味的方法(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平10-4919号公报),和去除绿茶饮料中蒸馏器气味的方法(专利2566801号公报)。儿茶素的生理作用可以通过增加其摄入量有效地显示。从可口性和可营销性的观点来看,便利儿茶素大量摄入的饮料形式是理想的。增加作为饮料中有效成分含有的儿茶素的数量的两种方法已有人报告。一种是添加粉末状茶叶的方法(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平10-234301号公报)。当从茶叶中萃取儿茶素以期提高饮料中儿茶素的浓度时,所得到的饮料变得不适合作为一种要投放市场的产品,因为当它包装并贮存一段长时间时,发生了颜色的显著变化。该饮料的着色是随着时间推移而从理想的淡绿色逐渐变成令人生厌的褐色的。因此,这样一种含有粉末状茶叶作为有效成分的包装饮料当它在生产后直接消费时没有任何问题,然而它在流通过程期间由于外观恶化而丧失其产品价值。例如,粉末茶叶沉淀在容器底部或漂浮在饮料表面。当使用透明容器例如PET瓶时,这种趋势变得更加显著。由于不透明容器例如听无法重新盖(重新密封),因而它一旦打开,其中容纳的饮料就必须全部消费掉。这样一种饮用习惯上的限制是对消费者的不方便。另-->一方面,使用不透明PET瓶来隐藏沉淀会引起严重的再循环问题。粉末状茶叶的沉淀物形成或沉降意味着在初始饮用阶段和稍后饮用阶段之间各成分的比例不同。然而,为防止这样一种现象而添加增稠剂会扭曲该饮料在喉咙中的爽滑感觉和清新口味。这对于一种提供生理效应的饮料来说是有问题的。增加作为有效成分的儿茶素数量的另一种方法是以溶解形式添加它们。当通过茶叶萃取来增加作为有效成分的儿茶素数量时,该包装饮料倾向于变得浑浊,而有这样一种外观的产品在市场上是不被接受的。这种浑浊导致随着时间而不透明,然后在容器中出现大型可见微粒。有这样一种颜色变化或浊度的饮料是视觉上不吸引人的,当它投放市场时这是一个要解决的严重问题。据说,这种变色是儿茶素氧化生成的多酚氧化物引起的。据说,浊度是该饮料的各成分与儿茶素或儿茶素氧化生成的多酚氧化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种现象。这样一种现象倾向于在酸性或中性饮料中发生。该饮料的浊度当儿茶素浓度提高时变得突出。该饮料的浊度对其外观有负面影响,而且当它投放市场时这是一个要解决的严重问题。据推测,PPAR的功能是广泛参与生物体内的能量代谢,以及自身稳定的维持,例如脂肪酸的合成、输送和分泌,脂肪消费器官中ATP的合成,和细胞周期调节。具体地说,人们已经揭示,对脂肪酸代谢重要的β-氧化相关酶的基因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PPAR的活化。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有高儿茶素含量,在长期贮存后也有稳定的色调和透明外观的包装饮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者已经发现,在特定条件下,含有高浓度儿茶素的包装饮料在长期贮存后保持稳定的色调和透明外观。这种稳定性是通过以预定比例掺入非表儿茶素和表儿茶素而获得的。本专利技术者也已经发现,在以预定比例含有非表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包装饮料中,环糊精的掺入使其外观透明,进而,即使有高含量儿茶素,也能稳定其透明度。本专利技术者探索了长期摄入后安全且副作用较少的PPAR依赖型基-->因转录活化剂。结果,本专利技术者发现,天然食品中存在和惯常食用的儿茶素具有这样的性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一种包装饮料是这样提供的,使得该饮料以溶解形式包含由下列非聚合物成分(A)和另一种非聚合物成分(B)组成的儿茶素:(A)非表儿茶素,(B)表儿茶素,而且每500mL该包装饮料以满足下列方程的数量含有这些成分:(i)(A)+(B)=460~2500mg,(ii)(A)=160~2250mg,和(iii)(A)/(B)=0.54~9.0。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也提供一种包装饮料,使得该饮料包含下列非聚合物成分(A′)、另一种非聚合物成分(B′)、和成分(C):(A′)非表儿茶素,(B′)表儿茶素,(C)环糊精;而且每500mL该包装饮料以满足下列方程的数量含有这些成分:(i)(A′)+(B′)=460~1300mg,(ii)(A′)=160~1040mg,(iii)(A′)/(B′)=0.54~4.0,和(iv)(C)=750~5000mg;且光雾值为22或更低。具体实施方式本文中使用的“儿茶素”这一术语系指非表儿茶素例如儿茶素、棓儿茶酸、棓酸儿茶素酯和棓酸棓儿茶酸酯(以下可称之为“成分(A)”或“成分(A′)”)和表儿茶素类例如表儿茶素、表棓儿茶酸、棓酸表儿茶素酯和棓酸表棓儿茶酸酯(以下可称之为“成分(B)”或“成分(B′)”)的类别名称。本专利技术中要使用的儿茶素可以从绿茶例如天然叶茶、精制绿茶和点茶(未粉末化的绿茶),通称为“乌龙茶”的半发酵茶例如铁观音、Se-zhong、Huanjingui和武夷岩茶,以及称为红茶的发酵茶例如Darjeeling、Assam和Sri Lanka的水或热水提取物中得到;每一种都是从可得自属于山茶属(Camellia spp.)的品种例如C.sinensis和C.-->assaimica以及Yabukita品种或其杂交品种的茶叶制作的。茶是用惯常方法例如搅拌萃取的。萃取前,可以向水中添加一种有机酸或有机酸盐例如抗坏血酸钠。可以组合使用一种边脱气沸腾或通入一种惰性气体例如氮气边在一种非氧化性气氛中萃取的方法。有高儿茶素含量的饮料,较好是通过把一种茶提取物浓缩物溶解在水中或通过使一种普通茶液体提取物与该茶提取物浓缩物混合来制备。该茶提取物浓缩物可以溶解于其中的介质包括水、充了碳酸气的水、和含有类似于市售茶液体提取物的水平的儿茶素的茶液体提取物。本文中使用的“茶提取物浓缩物”这一术语系指按照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昭59-219384、平4-20589、平5-260907或平5-306279中详细描述的工艺用热水或水溶性有机溶剂萃取茶叶而得到的提取物的浓缩物。实例包括市售提取物,例如Mitsui Norin公司的“Polyphenon”、Itoen公司的“Thea-furan”,Taiyo Kagaku公司的“Sunphenon”,和Suntory公司的“Sun-oolong”。此外,还可以使用可从其它原料、塔精制产品和化学合成产品得到的儿茶素。本专利技术中的“茶提取物浓缩物”可以以各种不同形式例如固体、水溶液和浆状物存在。这些儿茶素不是茶液体提取物中的聚合物,且其中一些溶解于该茶液体提取物中,而另一些则以其固体形式被茶微细粉末吸附或包封。要用于本专利技术的儿茶素是通过过滤一种茶提取物然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装饮料,该饮料以溶解形式包含由下列非聚合物成分(A)和另一种非聚合物成分(B)组成的儿茶素: (A)非表儿茶素, (B)表儿茶素,而且每500mL该包装饮料以满足下列方程的数量含有这些成分: (i)(A)+(B)=460~2500mg, (ii)(A)=160~2250mg,和 (iii)(A)/(B)=0.54~9.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0-11-17 350712/00;JP 2001-2-22 46224/011.一种包装饮料,该饮料以溶解形式包含由下列非聚合物成分(A)和另一种非聚合物成分(B)组成的儿茶素:(A)非表儿茶素,(B)表儿茶素,而且每500mL该包装饮料以满足下列方程的数量含有这些成分:(i)(A)+(B)=460~2500mg,(ii)(A)=160~2250mg,和(iii)(A)/(B)=0.54~9.0。2.按照权利要求1的包装饮料,其中,该饮料中所含儿茶素的30~98wt%是棓酸表棓儿茶酸酯、棓酸棓儿茶酸酯、表棓儿茶酸和棓儿茶酸。3.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包装饮料,是通过向一种茶液体提取物中添加一种茶提取物浓缩物而得到的。4.一种包装饮料,包含下列非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稻冈说二郎岩崎正规大石进小仓义和
申请(专利权)人:花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