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泡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37693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1 1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泡炉,包括炉体、输送辊、上部等压风道、下部等压风道和回风室,上部等压风道设置在上炉腔的顶部,上部等压风道的竖直宽度从物料进口一端向物料出口一端由大到小渐变;下部等压风道,下部等压风道设置在下炉腔的底部,下部等压风道的竖直宽度从物料进口一端向物料出口一端由大到小渐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上下两个等压风道,使得风在纵向上对工件表面吹,工件的受热均匀,风量和压力可以调节,进一步的保证产品均匀发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泡炉,属于橡塑发泡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较大的橡塑发泡制造企业普遍采用非标电热烘箱循环风技术,此种风循环是把风从固定的风道采用三进两回的方式进行循环,采用外部循环风机作为动力,风从物料进口流进发泡炉内,并在物料出口处经循环风机抽到物料进口处,实现风的循环,但进风和出风相互紊乱,并干涉风的整体流向,容易造成工件的表面有过烧或起泡的现象,虽然各个设备厂家将风道内的调风做了优化或升级,但是由于风的流向是由物料进口向物料出口,风只在水平方向流动,与工件表面接触的风较少,另一方面,物料进口出风的温度高,风在从物料进口到物料出口的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因此造成存在温度不均匀的现象,不能保证产品的表面平整如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泡炉,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件受热不均匀而造成的产品发泡合格率低的技术缺陷。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发泡炉,包括 炉体,所述的炉体内部为炉腔,炉体的一端是物料进口,另一端为物料出口 ;要发泡处理的物料由物料进口进入炉腔,发泡完成后由物料出口出炉腔。输送辊,所述的输送辊设置在炉腔内,用于输送物料,所述的炉腔由输送辊分为上炉腔和下炉腔两部分;输送辊用于输送物料,将物料从物料进口输送至物料出口,并且再对物料进行发泡处理时支撑物料,也就是说物料的上方和下方分别为上炉腔和下炉腔。上部等压风道,所述的上部等压风道设置在上炉腔的顶部,所述的上部等压风道的竖直宽度从物料进口一端向物料出口一端由大到小渐变,上部等压风道的底部呈水平状且设置有一排与上部等压风道相通的上出风口,所述的上部等压风道靠近物料进口的一端设置上进风口,另一端设置上回风口 ;由于上部等压风道的竖直宽度从物料进口一端向物料出口一端由大到小渐变,因此上部等压风道内各处的压力相当,由于上部等压风道的底部呈水平状,上出风口吹出的热风比较均匀。下部等压风道,所述的下部等压风道设置在下炉腔的底部,所述的下部等压风道的竖直宽度从物料进口一端向物料出口一端由大到小渐变,上部等压风道的顶部呈水平状并且设置有一排与下部等压风道相通的下出风口,所述的下部等压风道靠近物料进口的一端设置下进风口,另一端设置下回风口 ;由于下部等压风道的竖直宽度从物料进口一端向物料出口一端由大到小渐变,所以下部等压风道内各处压力相当,由于下部等压风道的底部呈水平状,下出风口吹出的热风比较均匀。回风室,所述的回风室设置在炉体的上部,所述的回风室内设置循环风机,且所述的上回风口和下回风口均通过管道与回风室相连,所述的上进风口和下进风口均通过管道与回风室相连;回风室用于将从上回风口和下回风口吹出来的风经过加热后再次由上进风口和下进风口进入上部等压风道和下部等压风道,实现风的循环,由于发泡后,风仍具有一定的温度,因此用循环的风再次进行发泡,相比重新加热冷的空气,能量的利用减少,达到节能的效果。本专利技术上部等压风道一端大一端小的结构,热风从上进风口进入,远离上进风口的一端在充满热风的过程中缓冲时间短,因此上部等压风道内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充满热风,温度很快实现均匀。本专利技术由于设置上部等压风道和下部等压风道,对工件进行发泡的热风从上部等压风道和下部等压风道吹出,由于工件的上部和下部均由热风且热风的来源相同,因此工件的上部和下部能量比较均匀,由于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均有一排,且可以同时实现向工件表面吹出热风,因此,从物料进口到物料出口处的工件受热也比较均匀,因此发泡的效果更好,发泡的合格率较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上进风口设置在上部等压风道的顶部,所述的下进风口设置在下部等压风道的侧部。上进风口与下进风口错开设置,两者不会产生干扰,而且下进风口不是从下部等压风道的底部与回风室相连,减少了热风从回风室进入下部等压风道内的时间,上部等压风道与下部等压风道内的温差更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上回风口设置在上炉腔的两侧,所述的下回风口设置在下炉腔的两侧。一方面上回风口与下回风口错开设置,两者不会干扰,另一方面减少下回风口与回风室之间的距离,减少下炉腔内热风由于输送管道长而造成能量的损失。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下回风口与回风室连通的管道内设置用于调节风量的第一调风板,所述的上回风口与回风室连通的管道内设置用于调节风量的第二调风板。第一调风板和第二调风板调节风量,控制热风循环的速度,和上部等压风道与下部等压风道内的压力,使能量更充分的利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连接下回风口与回风室的管道和连接上回风口与回风室的管道汇成一路后连接回风室。上回风口与下回风口通过管道连成一路再与回风室连接,使用一个三通即可实现,而汇成一路再与回风室连接,可以简化回风室的结构(少与一根管道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上部等压风道通过两根以上的拉杆固定在上炉腔的顶部,所述的下部等压风道通过角钢支撑在下炉腔的底部。通过拉杆将上部等压风道固定在上炉腔的顶部,不仅固定的牢固,而且可以选择不同长度的拉杆,以保持上部等压风道的底部为水平设置;而下部等压风道只需底部支撑即可,根据所需选择不同长度的角钢即可实现下部等压风道的顶部处于水平状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处分别设置上出风嘴和下出风嘴,所述的上出风嘴和下出风嘴均向物料出口一侧倾斜。上出风嘴和下出风嘴向物料出口一侧倾斜,热风在向工件表面吹的同时,还具有向物料出口的方向吹的趋势,便于风从上回风口和下回风口进入回风室实现循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上出风嘴和下出风嘴内分别设置第三调风板和第四调风板。在上出风嘴和下出风嘴内设置第三调风板和第四调风板,不仅可以调节上出风嘴和下出风嘴处风的流量,而且可以调节风向,以更利于发泡的进行。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上下两个等压风道,使得风在纵向上对工件表面吹,工件的受热均匀,风量和压力可以调节,进一步的保证产品均匀发泡。【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图4是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泡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所述的炉体内部为炉腔,炉体的一端是物料进口(1),另一端为物料出口(2);输送辊,所述的输送辊设置在炉腔内,用于输送物料,所述的炉腔由输送辊分为上炉腔和下炉腔两部分;上部等压风道(3),所述的上部等压风道(3)设置在上炉腔的顶部,所述的上部等压风道(3)的竖直宽度从物料进口(1)一端向物料出口(2)一端由大到小渐变,上部等压风道(3)的底部呈水平状且设置有一排与上部等压风道(3)相通的上出风口(4),所述的上部等压风道(3)靠近物料进口(1)的一端设置上进风口(5),另一端设置上回风口(6);下部等压风道(7),所述的下部等压风道(7)设置在下炉腔的底部,所述的下部等压风道(7)的竖直宽度从物料进口(1)一端向物料出口(2)一端由大到小渐变,上部等压风道(3)的顶部呈水平状并且设置有一排与下部等压风道(7)相通的下出风口(8),所述的下部等压风道(7)靠近物料进口(1)的一端设置下进风口(9),另一端设置下回风口(10);回风室(11),所述的回风室(11)设置在炉体的上部,所述的回风室(11)内设置循环风机,且所述的上回风口(6)和下回风口(10)均通过管道与回风室(11)相连,所述的上进风口(5)和下进风口(9)均通过管道与回风室(11)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恒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长江工业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