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铝带或L脚或凸起的封装框架结构及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135900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30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铝带的封装框架结构及生产方法,一种具有L脚的封装框架结构及生产方法,一种具有凸起的封装框架结构及生产方法,每个主题结构都包括框架本体(1)、芯片(2)、金属片(3),所述框架包括载体(4)、切线槽(5),所述载体(4)用来安放芯片(2),所述芯片(2)下方与载体(4)焊接,所述芯片(2)上方与金属片(3)焊接,所述框架上的载体(4)周围部分是切线槽(5)。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芯片上方的金属片顶起,增大竖直方向上的击穿电压,解决了金属片与框架本体之间的距离过小从而使得两者间的击穿电压过小,容易短路损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封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铝带或者L脚或者凸起的半导体封装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集成电路(IC)产品由芯片、引线和引线框架、粘接材料、封装材料等几大部分构成。其中,引线框架的主要功能是为芯片提供机械支撑载体,并作为导电介质连接IC外部电路,传送电信号,以及与封装材料一起,向外散发芯片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成为IC中极为关键的零部件。电介质在足够强的电场作用下将失去其介电性能成为导体,称为电介质击穿,所对应的电压称为击穿电压。电介质击穿时的电场强度叫击穿场强。不同电介质在相同温度下,其击穿场强不同。由Ul-U2 = Ed知,决定电容器的击穿电压的是击穿场强E和两极板的距离d。击穿场强通常又称为电介质的介电强度。在半导体封装领域,比如在竖直方向金属片与其下方的框架之间,水平方向芯片与芯片之间就形成了一个类似的电容器结构。所述金属片一般通过助焊剂与芯片焊接,同时金属片又与引脚电性连接,金属片实际上起到替代打线的作用。如果对这一个类似的电容器结构控制不好,使得击穿电压过低,就很容易使得芯片被击穿,造成短路、器件损毁的严重后果。现有技术中已有这方面的研宄如专利CN 201420101959.X集成电路的双基岛引脚引线框结构,包括基板上设有基岛及引线框单元,所述基岛上设有芯片,所述芯片设有7个引线管脚,基岛之间的间隙距离为0.5mm,引线管脚与基岛之间间隙距离为0.4mm ;引线框单元8个为一列,分成若干列设置在所述基板上。该专利解决了在水平方向上微小间距电压击穿空气放电现象,克服传统SOP双基岛封装对微小间距电压击穿空气放电的不足。但是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对竖直方向上金属片与框架之间的击穿电压进行研宄。竖直方向上仍然存在击穿电压低,安全性差,产品稳定性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竖直方向击穿电压高的封装框架结构,包括:一种具有铝带的封装框架结构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lOl:取一金属基板,采用冲制方法或者化学蚀刻或者激光蚀刻技术将金属基板正面制成带有若干个突出部分的框架本体1,所述突出部分作为载体4,所述载体4周围部分为切线槽5 ;步骤S102:将晶圆厚度减薄后切割成芯片2,并将芯片2与载体4固定连接;步骤S103:取铝片或铝合金片,通过模具冲压方法将铝片或者铝合金片制成铝带6,再将铝带6焊接到切线槽5上和/或框架本体I的边框上;步骤S104:将金属片3焊接在芯片2的上方,焊接时控制金属片3与框架本体I之间距离与铝带6的高度相同。一种具有铝带的封装框架结构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201:制作框架本体1,取一金属基板,采用冲制方法或者化学蚀刻或者激光蚀刻技术将金属基板制成带有若干个突出部分的框架本体1,所述突出部分作为载体4,所述框架本体I包括用来安放芯片2载体4以及载体4周围部分的切线槽5 ;步骤S202:将芯片2与载体4固定连接;步骤S203:制作L脚7并焊接在框架本体I上,所述L脚至少包括上水平部71和竖直部72,取片状或者块状金属,通过模具冲压或者锻压方法将片状或者块状金属直接制成L脚7,或者分别通过模具冲压或者锻压方法制得上水平部71和竖直部72,再将两者焊接制得L脚7,制得L脚7后再将L脚7焊接到切线槽5上和/或框架本体I的边框上;步骤S204:将金属片3焊接在芯片2的上方,焊接时控制金属片3与框架本体I之间距离与铝带6的高度相同,使得铝带6的顶部与金属片3相抵触。一种具有凸起的封装框架结构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301:取一金属基板,在金属基板上冲压出定位孔并通过冲压或锻压在金属基板正面形成若干个凸起8和若干个突出部分,即制得框架本体1,所述突出部分作为载体4,所述载体4周围部分的切线槽5 ;步骤S302:将芯片2与载体4固定连接;步骤S303:所述芯片2与其上方金属片3焊接,焊接时控制金属片3与框架本体I之间距离与凸起8的高度相同。一种具有铝带的封装框架结构,包括框架本体1、芯片2、金属片3,所述框架包括载体4、切线槽5,所述载体4用来安放芯片2,所述芯片2下方与载体4焊接,所述芯片2上方与金属片3焊接,所述框架上的载体4周围部分是切线槽5,所述切线槽5上焊接有铝带6,所述铝带中间部分向上弯曲与金属片线接触或者面接触,所述铝带两端与切线槽焊接。优选地,所述框架本体I至少在三个边角处固定连接有铝带。优选地,所述拱形的顶端为一平面,所述铝带6与其上方的金属片3呈面接触。进一步,所述铝带6为双层结构,上层翘起成拱形或梯形,下层为水平状,下层水平方向的两端顶面与上层焊接,下层的底面与框架焊接。双层结构之间由支柱支撑,所述支柱为条状或柱状的金属。一种具有L脚的封装框架结构,框架本体1、芯片2、金属片3,所述.框架本体I包括载体4、切线槽5,所述载体4用来安放芯片2,所述芯片2下方与载体4固定连接,所述芯片2上方与金属片3固定连接,所述.框架本体I上的载体4周围部分是切线槽5,所述切线槽5上焊接有L脚7,所述L脚7包括竖直部62和上水平部61,所述上水平部61下方固定连接竖直部62,所述所述上水平部顶部与金属片相抵接。优选地,所述L脚7为铝、铜、铝合金、铜合金材料中一种。优选地,所述框架本体I至少在三个边角处固定连接有L脚7。优选地,所述上水平部61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型或者长方体。进一步,所述竖直部62下方还固定连接下水平部63,所述下水平部63为上小下大的圆台型或者长方体,下水平部63与切线槽5固定连接。进一步,还包括设置于框架本体I中央部分的切线槽5上的L脚7。进一步,所述载体4四周一圈为凹槽74,所述凹槽74朝向L脚7的一侧连通有引导槽75,所述引导槽75的另一端连接L脚7,所述引导槽75连接凹槽74的一侧底部与凹槽74底部齐平,连接L脚7的那一侧底部与L脚7底部齐平,所述L脚7的下水平部73为空心体,并且该下水平部73连通引导槽75的这侧开口。所述L脚7底部高度低于所述凹槽74底部高度,即所述引导槽75从凹槽74这端到L脚7这端的底部逐渐向下倾斜。一种具有凸起的封装框架结构,包括框架本体1、芯片2、金属片3,所述框架本体I包括载体4、切线槽5,所述载体4用来安放芯片2,所述芯片2下方与载体4固定连接,所述芯片2上方与金属片3固定连接,所述框架本体I上的载体4周围部分是切线槽5,所述框架本体I朝向金属片3的一侧设置有与框架本体I 一体成型的凸起8,所述凸起8为圆柱体或者四棱柱,所述框架本体为方形,所述凸起8顶部与金属片3相抵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封装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框架上设置了限制金属片3与框架之间距离的铝带6,通过铝带6的支撑作用将金属片3与框架之间的距离保持住,从而解决了两者之间距离过小导致的击穿电压过小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框架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了良品率。将拱形顶部改为平面结构,从而将线接触改为了面接触,提高了铝带6的支撑力,从而可以减少铝带6的数量,节约成本,简化工艺。通过铝带6双层带支柱的结构设计,大大加强了铝带6的抗压性,不容易变形,进一步减少铝带6的数量,节约成本。框架中央部分设置铝带6,从而将金属片3托起,防止中间部分的下垂,保持金属片3与框架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9/CN104952737.html" title="一种具有铝带或L脚或凸起的封装框架结构及生产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具有铝带或L脚或凸起的封装框架结构及生产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铝带的封装框架结构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1:取一金属基板,采用冲制方法或者化学蚀刻或者激光蚀刻技术将金属基板正面制成带有若干个突出部分的框架本体(1),所述突出部分作为载体(4),所述载体(4)周围部分为切线槽(5);步骤S102:将晶圆厚度减薄后切割成芯片(2),并将芯片(2)与载体(4)固定连接;步骤S103:先将铝带用分条机裁剪,再将铝带(6)焊接到切线槽(5)上和/或框架本体(1)的边框上;步骤S104:将金属片(3)焊接在芯片(2)的上方,焊接时控制金属片(3)与框架本体(1)之间距离与铝带(6)的高度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磊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富士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