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硫杂蒽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2134903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30 16: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苯并硫杂蒽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六种含有不同边链的苯并硫杂蒽类衍生物都具有大的共轭平面以及含有三个亚甲基的可以质子化的边链,对G-四链体具有一定的亲和性和选择性,可以诱导富含鸟嘌呤的序列形成G-四链体结构,所述六种苯并硫杂蒽类衍生物都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抑制A549细胞与SGC-7901细胞端粒酶活性;而且,能够通过下调的PD-1基因在JF305细胞和Bel-7402细胞中的表达能力,而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促使其凋亡的作用,因此可以用于制备肿瘤治疗的基因靶向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化学
,具体涉及苯并硫杂蒽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 用。
技术介绍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其大部分结构是以两条互补链通过A:T和G:C碱基配对 形成典型的Watson-Crick双螺旋形式存在。然而,人们发现DNA序列不仅可以形成传统的 双螺旋结构(B-DNA),在特定的条件下也可以折叠形成其他的非B-DNA结构。这些非典型 的结构有左手螺旋结构(Z-DNA)、发卡结构(hairpin)、三链结构(triplex)以及四链结构 (G-quadruplex和i-motif)等。在这些结构当中,G-quadruplex(G_四链体)引起了许多 来自不同领域中的研宄人员的广泛兴趣和研宄热情。这是因为在端粒末端、原癌基因启动 子区域和RNA序列5'非翻译区的富鸟嘌呤(G)序列可以形成G-四链体结构,这一结构的 形成可以影响包括诸如DNA的复制与转录之类的基因代谢过程。具体而言,G-四链体的形 成和拆散可能涉及到体内的一些重要生理过程,如信号转导、细胞增殖、细胞凋亡、肿瘤的 形成和发展等。此外,G-四链体的结构与人体内双螺旋DNA结构存在着显著差异性,使其 成为抗肿瘤药物的重要潜在靶点。近年来,通过小分子化合物诱导端粒末端及相关癌基因 (c-myc、c-kit、bcl-2···)启动子区域的富G序列形成G-四链体结构,从而达到抑制癌细胞 的增殖和促进其凋亡的研宄备受关注。 以B-DNA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由于缺乏选择性,因而会和正常DNA作用,产生毒副 作用。因此,开发具有高度选择性、高亲和力的靶向基因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G-四链体结 构和B-DNA结构有着显著的差异性,正是这些差异性为许多小分子化合物提供了特异性识 别位点,使其能够选择性的结合G-四链体。小分子化合物和G-四链体的结合位点有G-四 分体(G-tetrad),沟槽、连接环、磷酸骨架和中央离子通道。根据已有的报道,小分子配体和 G-四链体的作用的模式主要有:端部堆垛模式;嵌插到两个G-四分体平面之间;通过氢键 和静电作用结合到沟槽、磷酸骨架和连接环上;插入到中央离子通道中。 端粒,位于真核线性染色体的末端,主要作用为维护染色体及基因组的稳定,防止 染色体末端降解和粘连。端粒的DNA结构由端粒相关序列、端粒重复序列和单链DNA三部 分构成,前两段序列为传统的DNA双螺旋结构d (TTAGGG) /d (CCCTAA),后一序列为超出双螺 旋结构的一段单链结构d (TTAGGG),富含鸟嘌呤碱基(G),称之为G悬突,或3'悬突。据研 宄报道,端粒长度是细胞衰老的标志。在整个生命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各种细胞老 化的疾病密切相关,比如高血压,阿尔茨海默病,癌症等其他相关疾病。 DNA复制时不能连续合成端粒的重复序列,人干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周期端粒缩 短60-300bp。而在端粒酶激活的细胞中,端粒可以以端粒酶自身RNA为模板通过逆转录合 成后添加到染色体的末端,然后再以延长的亲链为模板,由DNA聚合酶合成子链。端粒酶是 特殊的核糖核蛋白逆转录酶,由蛋白质亚基(人体内的hTERT催化亚基)和一种作为染色 体3'端重复序列扩增的RNA (人体内的hTR)组成。研宄报道,可以通过调控其自身RNA和 蛋白质成分来调节端粒酶的活性。 研宄表明,正常体细胞中检测不到端粒酶的活性。因此,人类体细胞经过100余次 的分化,端粒会不断缩短。当其长度缩短到一定长度时,细胞不能再进行分裂而进入凋亡。 然而,在80-90 %的癌细胞中端粒酶是高表达的,持续合成端粒重复序列,补偿正常端粒序 列的丢失,使得恶性肿瘤细胞能在体内或体外无限分裂增殖。实验证明端粒酶的活性对于 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寻找端粒酶的抑制剂靶向端粒和端粒酶是这一领 域的研宄热点。 另一方面,程序性死亡受体-I (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 PD-1)是在凋亡的 小鼠 T细胞杂交瘤中克隆出来的分子量为55KD的单体I型跨膜蛋白,属于CD28/CTLA-4免 疫球蛋白超家族的免疫抑制性受体。I 3D-I在HIV、HBV、HCV感染的细胞及一些肿瘤细胞中 高表达,与其配体的结合具有削弱、限制或终止T细胞发挥功能的作用,及抑制T细胞的活 化和诱导活化的T细胞凋亡的功能,在机体免疫应答后期的负性调节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 作用。 近年来,关于ro-i免疫治疗药物的报道越来越多,百时美施贵宝(BMYUS)的ro-i 肿瘤免疫治疗药物Opdivo (nivolumad)已获得美国FDA审批通过,用于治疗化疗后持续性 的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除此之外,FDA将罗氏公司H)-L1抑制剂疗法中用于转移性膀 胱癌的实验性药物MPDL3280A认定为"突破性疗法"。新的疗法已大幅度改善了之前存在的 严重或危机生命的风险,这进一步说明免疫疗法治疗癌症定将拥有市场的广阔前景。 有研宄报道称,对肿瘤患者使用ro-i抗体的治疗方法,通过阻断ro-1/PD-Li信号 通路,可以使得多种肿瘤产生免疫反应。此外,通过阻断ro-1/PD-Ll的共刺激信号通路,还 可以恢复CTL细胞应答途径上逆转录病毒持续以及慢性感染。免疫检查点可以控制共刺激 和共抑制信号的平衡,而共刺激和共抑制信号在维持自身耐受和调节T细胞应答方面具有 重要作用。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分为抗ro-ι和抗ro-Li抗体两大类。 ⑴抗ro-i抗体 文献报道的抗I3D-I抗体主要分为两大类,包括Nivolumab (0N0-4538)和 Lambrolizumab (MK-3475)。Nivolumab是全人源化免疫球蛋白G4、抗F1D-I抗体,它的出现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肺癌对于免疫治疗不敏感、疗效差的观念。MK-3475也是人源化IgG4、 抗ro-1抗体,目前MK-3475联合化疗或比对化疗运用于特定人群的相关实验也正在积极开 展。 (2)抗 ro-Ll 抗体 抗PD-Ll抗体包括BMS-936559和MPDL3280A,BMS-936559是高亲和力、全人源化 IgG4抗体,I期临床试验表明:对NSCLC、黑色素瘤、肾细胞癌、宫颈癌均有明显治疗效果; MPDL3280A是人源化IgG4抗体,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MPDL3280A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及安 全性。 理论上抗ro-i、抗ro-Li抗体均可作用于阻断ro-i/PD-Li信号通路,但两者的作 用靶点是不同的,抗ro-i抗体虽然能阻断ro-i与ro-Li、ro-L2的结合,却不能阻断ro-Li 与CD80相互作用;相反的,抗H)-L1抗体能阻断H)-L1与ro-l、CD-80结合,却不能阻断 ro-i与ro-L2的结合,这导致了抗ro-i、抗ro-Li抗体疗效及毒性的差异。所以,抗ro-i、 抗ro-Li抗体适用的人群需继续研宄。而探寻靶向ro-i或ro-i/PD-L信号通路的小分子 药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六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苯并硫杂蒽类衍生物,该化合物选自: 化合物2a :Ν-(Ν',Ν' -二乙基胺基丙基)苯并噻吨-3, 4-二甲酰亚胺; 化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苯并硫杂蒽类衍生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选自:化合物2a:N‑(N,,N,‑二乙基胺基丙基)苯并噻吨‑3,4‑二甲酰亚胺;化合物3a:N‑(3‑氨基丙基二乙醇基)苯并噻吨‑3,4‑二甲酰亚胺;化合物4a:N‑(3‑氨基丙基吡咯烷基)苯并噻吨‑3,4‑二甲酰亚胺;化合物5a:N‑(3‑氨基丙基哌啶烷基)苯并噻吨‑3,4‑二甲酰亚胺;化合物6a:N‑(3‑氨基丙基吗啉)苯并噻吨‑3,4‑二甲酰亚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吴艳玲陈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