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铮专利>正文

一种锁扣防盗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34676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30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锁扣防盗锁装置,包括执手、前板、方芯、锁体、方芯槽、连接螺栓、换向螺丝、换向卡垫、后板、旋钮、面板紧固孔、扣板、扣盒、尖锁头、方锁头、自攻螺栓孔、锁齿、钥匙孔、锁头、固定压板和手杆;所述执手安装于前板表面且执手一端嵌入前板内部;所述前板表面设置方芯且方芯一端安装于方芯槽内部;所述方芯槽设置于锁体内部且锁体一侧设置尖锁头和方锁头,并且尖锁头位于方锁头一侧;所述方锁头一侧设置自攻螺丝孔,并且自攻螺丝孔位于锁体侧面;所述锁体内部设置连接螺栓,并且连接螺栓一端嵌入后板内部;所述后板与换向螺丝连接,并且换向螺丝一侧设置换向卡垫;该种锁扣防盗锁装置结构紧凑,防盗效果明显,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盗锁
,尤其是一种锁扣防盗锁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市场上都可以买到开磁性锁和十字锁的专用工具,有了这种工具,小偷可以在一两分钟内打开大部分的磁性锁和十字锁。智能锁和复合型锁较牢靠,智能锁只是一种专业的叫法。智能锁钥匙上有三至五个不等的圆形凹槽,这些凹槽是厂家用电脑排列组合出来的,所以称作智能锁,智能锁如果出现一点小问题那么就不在实用,还会给人们带来许多的不便利。市场上最常见的复合型锁是弹子锁与磁性锁的组合,专业人士称之为磁性复合型锁。开这种锁,首先得破坏锁具的磁性,然后才能技术性开锁。但磁性复合型锁也有个致命弱点,如果钥匙保管不当、遭重力碰撞或遇到高温都会消磁。一旦消磁,锁就打不开了,这些锁都有一旦智能有问题或者磁性有问题就不能继续实用了,给生活带来了一定的烦恼。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锁扣防盗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锁扣防盗锁装置,其性能优良,体积小、质量轻,能控制,有多种保护功能而且能够简单安装于拆卸,有良好的防盗性能,其价格合理,适合大批量生产。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是:一种锁扣防盗锁装置,包括执手、前板、方芯、锁体、方芯槽、连接螺栓、换向螺丝、换向卡垫、后板、旋钮、面板紧固孔、扣板、扣盒、尖锁头、方锁头、自攻螺栓孔、锁齿、钥匙孔、锁头、固定压板和手杆;所述执手安装于前板表面且执手一端嵌入前板内部;所述前板表面设置方芯且方芯一端安装于方芯槽内部;所述方芯槽设置于锁体内部且锁体一侧设置尖锁头和方锁头,并且尖锁头位于方锁头一侧;所述方锁头一侧设置自攻螺丝孔,并且自攻螺丝孔位于锁体侧面;所述锁体内部设置连接螺栓,并且连接螺栓一端嵌入后板内部;所述后板与换向螺丝连接,并且换向螺丝一侧设置换向卡垫。进一步的,所述换向卡垫安装于后板表面,并且后板内部安装旋钮;所述旋钮一侧安装面板紧固孔,并且面板紧固孔设置于后板内部;所述锁体一侧安装扣板,并且扣板侧面安装扣盒。进一步的,还包括锁头,所述锁头安装于固定板表面,并且锁头一端与固定板紧密连接;所述固定板一侧设置手杆,并且手杆一端嵌入固定板内部。进一步的,所述尖锁头设置为曲面结构;所述方锁头为长方体结构,并且尖锁头与方锁头都贯穿扣板且与扣盒紧密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扣板内部设置两个锁孔,并且两个锁孔形状大小与尖锁头和方锁头端面的形状大小一致。进一步的,所述执手设置为L形结构,并且执手安装于前板和后板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锁扣防盗锁装置性能优良,体积小、质量轻,能控制,有多种保护功能而且能够简单安装于拆卸,有良好的防盗性能,使用寿命长,其价格合理,适合大批量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锁的松开结构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锁的锁紧结构示意图; 其中:1、执手,2、前板,3、方芯,4、锁体,5、方芯槽,6、连接螺栓,7换向螺丝,8、换向卡垫,9、后板,10、旋钮,11、面板紧固孔,12、扣板,13、扣盒,14、尖锁头,15、方锁头,16、自攻螺栓孔,17、锁齿,18、钥匙孔,19、锁头,20、固定压板,21、手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锁扣防盗锁装置,包括执手1、前板2、方芯3、锁体4、方芯槽5、连接螺栓6、换向螺丝7、换向卡垫8、后板9、旋钮10、面板紧固孔11、扣板12、扣盒13、尖锁头14、方锁头15、自攻螺栓孔16、锁齿17、钥匙孔18、锁头19、固定压板20和手杆21 ;所述执手I安装于前板2表面且执手I 一端嵌入前板2内部;所述前板2表面设置方芯3且方芯3 —端安装于方芯槽5内部;所述方芯槽5设置于锁体4内部且锁体4一侧设置尖锁头14和方锁头15,并且尖锁头14位于方锁头15 —侧;所述方锁头15 —侧设置自攻螺丝孔16,并且自攻螺丝孔16位于锁体4侧面;所述锁体4内部设置连接螺栓6,并且连接螺栓6 —端嵌入后板9内部;所述后板9与换向螺丝7连接,并且换向螺丝7 —侧设置换向卡垫8。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换向卡垫8安装于后板9表面,并且后板9内部安装旋钮10 ;所述旋钮10 —侧安装面板紧固孔11,并且面板紧固孔11设置于后板9内部;所述锁体4 一侧安装扣板12,并且扣板12侧面安装扣盒13 ;还包括锁头19,所述锁头19安装于固定板20表面,并且锁头19 一端与固定板20紧密连接;所述固定板20 —侧设置手杆21,并且手杆21 —端嵌入固定板20内部;所述尖锁头14设置为曲面结构;所述方锁头15为长方体结构,并且尖锁头14与方锁头15都贯穿扣板12且与扣盒13紧密连接;所述扣板12内部设置两个锁孔,并且两个锁孔形状大小与尖锁头14和方锁头15端面的形状大小一致;所述执手I设置为L形结构,并且执手I安装于前板2和后板9表面。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执手安装于前后板表面,通过旋转执手带动方芯旋转,方芯旋转使锁体内部的换向螺丝与换向卡垫运动,导致锁体内部的尖锁头和方锁头运动,尖锁头只是简单的开门与关门,方锁头,是用来紧固锁头的,这样使防盗更加严谨,不容易出现失窃,方锁头的锁定必须要使用钥匙才能打开锁头,而尖锁头只需旋转锁上的旋钮就能开锁,这样的设计既方便又实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锁扣防盗锁装置,包括执手(I)、前板(2)、方芯(3)、锁体(4)、方芯槽(5)、连接螺栓(6)、换向螺丝(7)、换向卡垫(8)、后板(9)、旋钮(10)、面板紧固孔(11)、扣板(12)、扣盒(13)、尖锁头(14)、方锁头(15)、自攻螺栓孔(16)、锁齿(17)、钥匙孔(18)、锁头(19)、固定压板(20)和手杆(21);其特征在于:所述执手(I)安装于前板(2)表面且执手(I) 一端嵌入前板(2)内部;所述前板(2)表面设置方芯(3)且方芯(3) —端安装于方芯槽(5)内部;所述方芯槽(5)设置于锁体(4)内部且锁体(4) 一侧设置尖锁头(14)和方锁头(15),并且尖锁头(14)位于方锁头(15) —侧;所述方锁头(15) —侧设置自攻螺丝孔(16),并且自攻螺丝孔(16)位于锁体(4)侧面;所述锁体(4)内部设置连接螺栓¢),并且连接螺栓(6) 一端嵌入后板(9)内部;所述后板(9)与换向螺丝(7)连接,并且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锁扣防盗锁装置,包括执手(1)、前板(2)、方芯(3)、锁体(4)、方芯槽(5)、连接螺栓(6)、换向螺丝(7)、换向卡垫(8)、后板(9)、旋钮(10)、面板紧固孔(11)、扣板(12)、扣盒(13)、尖锁头(14)、方锁头(15)、自攻螺栓孔(16)、锁齿(17)、钥匙孔(18)、锁头(19)、固定压板(20)和手杆(21);其特征在于:所述执手(1)安装于前板(2)表面且执手(1)一端嵌入前板(2)内部;所述前板(2)表面设置方芯(3)且方芯(3)一端安装于方芯槽(5)内部;所述方芯槽(5)设置于锁体(4)内部且锁体(4)一侧设置尖锁头(14)和方锁头(15),并且尖锁头(14)位于方锁头(15)一侧;所述方锁头(15)一侧设置自攻螺丝孔(16),并且自攻螺丝孔(16)位于锁体(4)侧面;所述锁体(4)内部设置连接螺栓(6),并且连接螺栓(6)一端嵌入后板(9)内部;所述后板(9)与换向螺丝(7)连接,并且换向螺丝(7)一侧设置换向卡垫(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铮
申请(专利权)人:王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