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低栏板货车后车厢登车装置应用
,尤其是一种折叠式车门登车两用梯。
技术介绍
目前部队所采用的运兵卡车主要是由普通的东风低栏板式中型货车略加改装而成的。其中人员上下货厢的方式是采用两根简易的铁制踏板,该踏板平时插放于货厢后部的地板下方,人员需登车时,由人工将踏板抽出再打开车厢栏板,然后将踏板搭放于车厢地板尾部;使用虽然方便但是不宜携带,不宜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现有技术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为弥补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折叠式车门登车两用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叠式车门登车两用梯,包括翻转梯、车后门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端连接车后门,底端通过第一铰连接车厢后底端横梁;所述翻转梯与车后门通过第二铰链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第一铰链与车厢底端连接处安装有插销。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翻转梯与车后门及支撑座与车厢后端通过铰链连接为转动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翻转梯长度短于车后门的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折叠式车门登车两用梯,它改变了现有技术中人员等车时需要单独的等车梯作为等车工具进行登车不便的情况,采用翻转梯与过后车门连为一体的设计结构,在使用时,不需要单独的登车梯即可实现登车的效果,且车体的空间不被占用;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展开前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铰链1;插销2;支撑座3;翻转梯4;第二铰链5;车后门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折叠式车门登车两用梯,包括翻转梯4、车后门6和支撑座3;所述支撑座3上端连接车后门6,底端通过第一铰链1连接车厢后底端横梁;所述翻转梯4与车后门6通过第二铰链5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第一铰链1与车厢底端连接处安装有插销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翻转梯4与车后门6及支撑座3与车厢后端通过铰链连接为转动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翻转梯4长度短于车后门6的高度。本技术在使用时:两段的翻转梯借助铰链连接,并借此完成折叠和展开的功能;支撑座安放于车厢地板尾部的下方,与车辆车架尾部的横梁通过铰链连接,并配有限位档及插销。展开时,拔出固定插销,推动折叠状态下的登车梯,翻转后车门,再拉开翻转梯即可完成展开。撤收时按照相反顺序操作即可。本技术在制作时:登车梯的具体尺寸可视被改装货车的具体高度而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车门登车两用梯,包括翻转梯(4)、车后门(6)和支撑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3)上端连接车后门(6),底端通过第一铰链(1)连接车厢后底端横梁;所述翻转梯(4)与车后门(6)通过第二铰链(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车门登车两用梯,包括翻转梯(4)、车后门(6)
和支撑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3)上端连接车后门(6),
底端通过第一铰链(1)连接车厢后底端横梁;所述翻转梯(4)与车
后门(6)通过第二铰链(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芳,曾亦林,何晶,李晓冬,邓从强,
申请(专利权)人:王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