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放电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输出直流电压连续可调的充放电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储能技术在能源、交通、电力等多个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电池储能由于安放便携、能量密度高、性能可靠等优点逐渐成为储能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充放电装置作为电池储能的关键设备,实现了能量在电池与电网之间的转移,由于该设备的重要性,随着光伏逆变、电动汽车、智能电网等新型行业的迅猛发展,充放电装置得到越来越多的需求。目前国内电池充电技术多采用不可控整流控制方式实现,使得能量只能从电网侧到电池侧单向流动,不能实现储能电池向电网放电的功能,而且输出直流电压固定,只能专用于某一电压等级储能电池的充放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采用不可控整流方式而只能实现能量单向流动、适用电压范围窄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池充放电装置,能够在电网和不同电压等级的储能电池之间实现能量双向流动,且输出的直流电压连续可调。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池充放电装置,包括直流侧接触器J1、旁路接触器J2、预充电电阻、交流侧接触器J3、三相交流电感、可控整流器、人机界面及控制模块;所述直流侧接触器J1的一侧连接待充/放电电池,直流侧接触器J1的另一侧,一端连接旁路接触器J2的一侧、另一端连接可控整流器直流侧;所述旁路接触器J2与预充电电阻并联,旁路接触器J2的一侧连接直流侧接触器J1,另一侧连接可控整流器直流侧;所述交流侧接触器J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侧接触器J1、旁路接触器J2、预充电电阻、交流侧接触器J3、三相交流电感、可控整流器、人机界面及控制模块;所述直流侧接触器J1的一侧连接待充/放电电池,直流侧接触器J1的另一侧,一端连接旁路接触器J2的一侧,另一端连接可控整流器直流侧;所述旁路接触器J2与预充电电阻并联,旁路接触器J2的一侧连接直流侧接触器J1,另一侧连接可控整流器直流侧;所述交流侧接触器J3的一侧通过三相交流电感连接可控整流器的交流侧,另一侧与电网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人机界面、可控整流器、直流侧接触器J1、旁路接触器J2、交流侧接触器J3连接;控制模块接收人机界面所输入的操作指令及设定的充/放电状态工作电流,检测充/放电回路的直流电压、充/放电电流,并控制直流侧接触器J1、旁路接触器J2、交流侧接触器J3的断开或闭合;控制模块根据人机界面所输入的参数,输出驱动信号控制可控整流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侧接触器J1、旁路接触器J2、预充电
电阻、交流侧接触器J3、三相交流电感、可控整流器、人机界面及控制模块;
所述直流侧接触器J1的一侧连接待充/放电电池,直流侧接触器J1的另一侧,一端连接
旁路接触器J2的一侧,另一端连接可控整流器直流侧;所述旁路接触器J2与预充电电阻并
联,旁路接触器J2的一侧连接直流侧接触器J1,另一侧连接可控整流器直流侧;所述交流侧
接触器J3的一侧通过三相交流电感连接可控整流器的交流侧,另一侧与电网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人机界面、可控整流器、直流侧接触器J1、旁路接触器J2、交流侧
接触器J3连接;控制模块接收人机界面所输入的操作指令及设定的充/放电状态工作电流,
检测充/放电回路的直流电压、充/放电电流,并控制直流侧接触器J1、旁路接触器J2、交流
侧接触器J3的断开或闭合;控制模块根据人机界面所输入的参数,输出驱动信号控制可控整
流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驱
动板、电流电压检测模块,控制器分别与驱动板、电流电压检测模块连接,驱动板与可控整
流器连接;所述电流电压检测模块一次侧与可控整流器的主回路连接,二次侧与控制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电
流霍尔传感器、电压互感器;所述电流霍尔传感器的一次侧与可控整流器交流侧的主回路连
接,二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俊波,孙开发,许贤昶,刘卫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智光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