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式太阳能吸热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29513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5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平板式太阳能吸热板,包括吸热平板、U型的集热管和多根纵向排列贴覆于吸热平板后表面的热传导片;所述热传导片上部设置有一段弧形的围箍段;所述集热管水平横向设置于吸热平板的后表面,其上部被围箍段包围紧贴于吸热平板,下部则固定于热传导片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多根铜管替换为多根热传导片,使得结构更加简单、轻便;整块吸热板吸收的太阳能通过涂覆有介质油层的热传导片传热全部至U型集热管,极大地提高加热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综合利用装置,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平板式太阳能吸热板
技术介绍
吸热板是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内吸收太阳辐射并向传热工质(水)传递热量的部件。目前,国内最常使用的吸热板的是管板式吸热板,其结构为多根铜管平铺呈排管,两端与集管连接,这种结构结构复杂、连接口较多,安装非常不方便,且其集热速度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传热快的便携式平板式太阳能吸热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平板式太阳能吸热板,包括吸热平板、U型的集热管和多根纵向排列贴覆于吸热平板后表面的热传导片;所述热传导片上部设置有一段弧形的围箍段;所述集热管水平横向设置于吸热平板的后表面,其上部被围箍段包围紧贴于吸热平板,下部则固定于热传导片的外侧。优选的,所述热传导片涂覆有介质油层。优选的,所述吸热平板和热传导片都是由铝材制成。优选的,所述吸热平板的前表面具有铝阳极氧化涂层。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多根铜管替换为多根热传导片,使得结构更加简单、轻便;整块吸热板吸收的太阳能通过涂覆有介质油层的热传导片传热全部至U型集热管,极大地提高加热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俯结构示意图;(1、吸热平板 ;11、铝阳极氧化涂层;2、集热管;21、进水口;22、出水口;3、热传导片;31、围箍段;32、介质油层;)。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如图1-2所示,平板式太阳能吸热板,包括吸热平板1、U型的集热管2和热传导片3。其中吸热平板1由铜、铝合金、铜铝复合、不锈钢、镀锌钢、塑料、橡胶等各种吸热材料制成,最好选择铝材并且在其向阳的表面电解获得铝阳极氧化涂层11。热传导片3也可以由铜、铝合金、铜铝复合、不锈钢、镀锌钢、塑料、橡胶等各种吸热材料制成,最好选择铝材并且在其上面涂有介质油层32。在热传导片3上部还设置有一段弧形的围箍段31。所述集热管2水平横向设置于吸热平板1的后表面,进水口21位于其下端,出水口22位于其下端;与出水口22同侧的上部被围箍段31包围紧贴于吸热平板1,与进水口21同侧下部则固定于热传导片3的外侧。对于1m长的热传导片3来说,热量由热传导片3的底部传热至围箍段31只需1-2秒,传热速度非常块。本技术结构具体工作过程:吸热板1吸收太阳能并沿热传导片3分多路传热至集热管2,在热传导片3中底部的热量将自主集中于围箍段31,围箍段31和吸热平板1包围住的集热管2的温度急速上升,而集热管2下部的温度较低,利用冷水的比重比热水的比重大,热水会自动往上升,形成一个循环动力,水在集热管2上部逐渐升温,达到一定温度后就能进入储热水箱,需要热水的时候就能供应热水。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实用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技术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平板式太阳能吸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热平板、U型的集热管和多根纵向排列贴覆于吸热平板后表面的热传导片;所述热传导片上部设置有一段弧形的围箍段;所述集热管水平横向设置于吸热平板的后表面,其上部被围箍段包围紧贴于吸热平板,下部则固定于热传导片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平板式太阳能吸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热平板、U型的集热管和多根纵向排列贴覆于吸热平板后表面的热传导片;所述热传导片上部设置有一段弧形的围箍段;所述集热管水平横向设置于吸热平板的后表面,其上部被围箍段包围紧贴于吸热平板,下部则固定于热传导片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荣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清大奥普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