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插座电路,包括变压器T、整流桥Q、插座B、继电器J1、继电器J2、二极管D1和电容C1,插座B一端连接变压器T线圈L1,变压器T线圈L1另一端连接继电器J1触点J1-2,继电器J1触点J1-2另一端连接插座B另一端,变压器T线圈L2两端分别连接整流桥Q引脚1和整流桥Q引脚3,整流桥Q引脚2分别连接电容C2、三极管VT3发射极、电位器RP2、三极管VT2发射极、电位器RP1、二极管D1正极、继电器J1线圈和电容C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全插座电路能够在停电跳闸再通电的时候,自动延迟导通,防止电器频繁关断的情况出现,保护电器安全,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非常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插座电路,具体是一种安全插座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的插座功能一般都较为单一,大多都只是作为一个电力传输中介的作用,经常会出现由于停电跳闸等导致电器烧毁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延时导通的安全插座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插座电路,包括变压器T、整流桥Q、插座B、继电器J1、继电器J2、二极管Dl和电容Cl,所述插座B —端连接变压器T线圈LI,变压器T线圈LI另一端连接继电器Jl触点J1-2,继电器Jl触点J1-2另一端连接插座B另一端,变压器T线圈L2两端分别连接整流桥Q引脚I和整流桥Q引脚3,整流桥Q引脚2分别连接电容C2、三极管VT3发射极、电位器RP2、三极管VT2发射极、电位器RPl、二极管Dl正极、继电器Jl线圈和电容Cl,电容Cl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l和双基极二极管VTl的发射极,电阻Rl另一端分别连接双基极二极管VTl的第一基极和继电器Jl触点Jl-1引脚1,继电器Jl触点Jl-1引脚3分别连接二极管Dl负极、继电器Jl线圈另一端和双基极二极管VTl第二基极,继电器Jl触点Jl-1引脚2连接继电器J2触点J2-1,继电器J2触点J2-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位器RPl另一端、电容C3、电阻R3、电阻R4、二极管D5负极、继电器J2线圈、整流桥Q引脚4和电容C2另一端,继电器J2线圈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5正极和三极管VT3集电极,三极管VT3基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4正极和二极管D3负极,二极管D4负极连接电位器RP2滑片,所述二极管D3正极分别连接电阻R3另一端、电容C3另一端和三极管VT2集电极,三极管VT2基极连接二极管D2正极,二极管D2负极连接电位器RPl滑片,所述电位器RP2另一端连接电阻R4另一端。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极管D2和二极管D4为稳压二极管。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双基极二极管VTl型号为BT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安全插座电路能够在停电跳闸再通电的时候,自动延迟导通,防止电器频繁关断的情况出现,保护电器安全,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非常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安全插座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安全插座电路,包括变压器T、整流桥Q、插座B、继电器Jl、继电器J2、二极管Dl和电容Cl,插座B —端连接变压器T线圈LI,变压器T线圈LI另一端连接继电器Jl触点J1-2,继电器Jl触点J1-2另一端连接插座B另一端,变压器T线圈L2两端分别连接整流桥Q引脚I和整流桥Q引脚3,整流桥Q引脚2分别连接电容C2、三极管VT3发射极、电位器RP2、三极管VT2发射极、电位器RPl、二极管Dl正极、继电器Jl线圈和电容Cl,电容Cl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l和双基极二极管VTl的发射极,电阻Rl另一端分别连接双基极二极管VTl的第一基极和继电器Jl触点Jl-1引脚1,继电器Jl触点Jl-1引脚3分别连接二极管Dl负极、继电器Jl线圈另一端和双基极二极管VTl第二基极,继电器Jl触点Jl-1引脚2连接继电器J2触点J2-1,继电器J2触点J2-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位器RPI另一端、电容C3、电阻R3、电阻R4、二极管D5负极、继电器J2线圈、整流桥Q引脚4和电容C2另一端,继电器J2线圈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5正极和三极管VT3集电极,三极管VT3基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4正极和二极管D3负极,二极管D4负极连接电位器RP2滑片,二极管D3正极分别连接电阻R3另一端、电容C3另一端和三极管VT2集电极,三极管VT2基极连接二极管D2正极,二极管D2负极连接电位器RPl滑片,电位器RP2另一端连接电阻R4另一端。二极管D2和二极管D4为稳压二极管。双基极二极管VTl型号为BT3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请参阅图1,双基极二极管VTl及其外围元件组成延时电路,刚接通电源时,继电器Jl不工作,触点J1-2断开,过五分钟后,由于电容Cl充电电压上升使双基极二极管VTl导通,继电器Jl吸合,触点J1-2闭合,插座B通电,并由触点Jl-1常开自保,在电压正常情况下,二极管D2、三极管VT2导通,二极管D3、二极管D4和三极管VT3截止,因此继电器J2不工作。出现过压时二极管D4便击穿导通,三极管VT3同时导通,继电器J2吸合,触点J2-1断开,继电器Jl失电释放,插座B断电,起到了保护负载电器的作用。在电源电压低于负载电器的允许值(180V)时二极管D2、三极管VT2便会由导通变为截止,三级管VT2的集电极电压上升,使二极管D3、三极管VT3导通,继电器J2吸合,同样会使插座B断电。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主权项】1.一种安全插座电路,包括变压器T、整流桥Q、插座B、继电器J1、继电器J2、二极管Dl和电容Cl,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B —端连接变压器T线圈LI,变压器T线圈LI另一端连接继电器Jl触点J1-2,继电器Jl触点J1-2另一端连接插座B另一端,变压器T线圈L2两端分别连接整流桥Q引脚I和整流桥Q引脚3,整流桥Q引脚2分别连接电容C2、三极管VT3发射极、电位器RP2、三极管VT2发射极、电位器RP1、二极管Dl正极、继电器Jl线圈和电容Cl,电容Cl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l和双基极二极管VTl的发射极,电阻Rl另一端分别连接双基极二极管VTl的第一基极和继电器Jl触点Jl-1引脚1,继电器Jl触点Jl-1引脚3分别连接二极管Dl负极、继电器Jl线圈另一端和双基极二极管VTl第二基极,继电器Jl触点Jl-1引脚2连接继电器J2触点J2-1,继电器J2触点J2-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位器RPl另一端、电容C3、电阻R3、电阻R4、二极管D5负极、继电器J2线圈、整流桥Q引脚4和电容C2另一端,继电器J2线圈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5正极和三极管VT3集电极,三极管VT3基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4正极和二极管D3负极,二极管D4负极连接电位器RP2滑片,所述二极管D3正极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插座电路,包括变压器T、整流桥Q、插座B、继电器J1、继电器J2、二极管D1和电容C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B一端连接变压器T线圈L1,变压器T线圈L1另一端连接继电器J1触点J1‑2,继电器J1触点J1‑2另一端连接插座B另一端,变压器T线圈L2两端分别连接整流桥Q引脚1和整流桥Q引脚3,整流桥Q引脚2分别连接电容C2、三极管VT3发射极、电位器RP2、三极管VT2发射极、电位器RP1、二极管D1正极、继电器J1线圈和电容C1,电容C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和双基极二极管VT1的发射极,电阻R1另一端分别连接双基极二极管VT1的第一基极和继电器J1触点J1‑1引脚1,继电器J1触点J1‑1引脚3分别连接二极管D1负极、继电器J1线圈另一端和双基极二极管VT1第二基极,继电器J1触点J1‑1引脚2连接继电器J2触点J2‑1,继电器J2触点J2‑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位器RP1另一端、电容C3、电阻R3、电阻R4、二极管D5负极、继电器J2线圈、整流桥Q引脚4和电容C2另一端,继电器J2线圈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5正极和三极管VT3集电极,三极管VT3基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4正极和二极管D3负极,二极管D4负极连接电位器RP2滑片,所述二极管D3正极分别连接电阻R3另一端、电容C3另一端和三极管VT2集电极,三极管VT2基极连接二极管D2正极,二极管D2负极连接电位器RP1滑片,所述电位器RP2另一端连接电阻R4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梅,
申请(专利权)人:李玉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