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深水基床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深水基床抛石系统,包括定位船、下料车、溜管、提升装置、填料车以及测量控制室,定位船上设有轨道;下料车可移动地设置在轨道上,并由动力装置带动运行,下料车上设有下料斗,下料斗探出于定位船的一侧;溜管为可伸缩结构,顶端与下料斗的底端连接,底端设有水深监测装置;提升装置用于控制溜管伸缩;填料车填入向下料斗填料;测量控制室设有控制台以及与其连接的GPS定位装置和测距仪,测距仪设置在轨道的一端,用于监测下料车在轨道上的位置,控制台还与定位船、动力装置、提升装置以及填料车通信连接。本系统将块石沿溜管精准地投放到设计位置处,确保了施工精度,受水深、水流影响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深水基床施工
,特别提供一种深水基床抛石系统。
技术介绍
水下基床是用块石抛填并经整平的基床,在水利水电工程、港口码头工程、道路桥梁工程,以及海洋石油、潮汐能、海底资源的开发等施工中都有运用。目前基床抛石一般采用开底驳抛石、反铲抛石或开底驳与反铲挖掘机配合进行抛填。在进行抛石施工前选取一段基槽作为抛石试验段。通过试抛可以掌握水位、水流、风浪对抛石施工的影响,找到块石落点和基床的关系,同时也可以测量开底驳所抛石料在海底成堆情况,根据石堆的宽度确定定位船横移的宽度,根据石堆的长度,确定定位船纵移的长度,从而对抛石船(开底驳)进行准确定位,确保抛石的准确性。选取在不同潮段(涨潮、退潮、平潮),采用不同抛石工艺进行施工,抛石施工是一个动态施工的过程,施工参数是随抛石时间段、地段、施工工艺不同而不断变化的,得到的施工参数也不同,所以要经常进行试抛,以完善施工参数,确保抛石的质量。现有的基床抛石技术适用于近海且水深较浅工程,受水深、水流影响较大,抛填精度不易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受水深、水流影响小,抛填精度容易控制的深水基床抛石系统。( 二 )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深水基床抛石系统,包括:定位船,所述定位船上设有轨道;下料车,所述下料车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轨道上,并由动力装置带动运行,所述下料车上设有下料斗,所述下料斗探出于所述定位船的一侧;溜管,所述溜管为可伸缩结构,顶端与所述下料斗的底端连接,底端设有水深监测装置;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安装在所述下料车上,并与所述溜管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溜管伸缩;填料车,所述填料车设置在所述定位船上,用于将待抛石块填入到所述下料斗中;以及测量控制室,所述测量控制室设有控制台以及与所述控制台连接的GPS定位装置和测距仪,所述GPS定位装置用于监测所述定位船的位置信息,所述测距仪设置在所述轨道的一端,所述测距仪用于监测所述下料车在所述轨道上的位置,所述控制台与所述定位船、动力装置、提升装置以及填料车通信连接。优选的,所述提升装置包括两组卷扬机,沿所述轨道的方向,两组所述卷扬机分别安装在所述下料车的两侧,两组所述卷扬机的卷扬绳均与所述溜管的底端连接。优选的,两组所述卷扬机相对于所述下料斗位于所述轨道的另一侧。优选的,所述下料车上设有配重,所述配重相对于所述下料斗位于所述轨道的另一侧。优选的,所述提升装置还包括两组导向轮,所述卷扬绳绕过所述导向轮再与所述溜管的底端连接,所述导向轮的轮架转动连接于所述下料车,用于使所述导向轮可向侧方翻转。优选的,沿所述轨道的方向,所述溜管的顶端的一侧与所述下料斗的底端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所述溜管的顶端的另一侧与所述下料斗的底端的另一侧铰接;在所述定位船上,并靠近所述溜管与所述下料斗铰接的一侧设有锁固结构,所述锁固结构用于在当所述溜管通过铰接的一侧向上转动至与所述锁固结构相对时对所述溜管进行固定。优选的,所述定位船上还设有导向架,所述导向架位于所述导向轮指向所述锁固结构的延长线上,当所述溜管通过铰接的一侧向上转动时,所述卷扬绳绕过所述导向架。优选的,所述溜管为伸缩节结构。优选的,所述填料车为反铲挖掘机。优选的,所述GPS定位装置为两组,两组所述GPS定位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定位船的船头和船尾。(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深水基床抛石系统,包括定位船、下料车、溜管、提升装置、填料车以及测量控制室,定位船上设有轨道;下料车可移动地设置在轨道上,并由动力装置带动运行,下料车上设有下料斗,下料斗探出于定位船的一侧;溜管为可伸缩结构,顶端与下料斗的底端连接,底端设有水深监测装置;提升装置安装在下料车上,并与溜管连接,用于控制溜管伸缩;填料车设置在定位船上,用于将待抛石块填入到下料斗中;测量控制室设有控制台以及与控制台连接的GPS定位装置和测距仪,GPS定位装置用于监测定位船的位置信息,测距仪设置在轨道的一端,用于监测下料车在轨道上的位置,控制台还与定位船、动力装置、提升装置以及填料车通信连接。本系统将石块沿溜管精准地被投放到填放位置处,过程中根据水深监测装置和控制台控制抛填量,确保了施工精度,受水深、水流影响小,抛填精度容易控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株水基床抛石系统的X向侧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株水基床抛石系统的Y向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株水基床抛石系统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下料车、下料斗和溜管的使用状态的使用状态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下料车、下料斗和溜管的使用状态的备用状态图。附图标记:1、定位船;11、轨道;2、下料车;21、下料斗;22、配重;3、溜管;4、提升装置;41、导向轮;42、卷扬绳;5、填料车;6、测量控制室;61、测距仪;62、GPS定位装置;7、锁固结构;8、导向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上”、“下”、“顶部”、“底部”、“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深水基床抛石系统,包括定位船1、下料车2、溜管3、提升装置4、填料车5以及测量控制室6 ;定位船I上设有轨道11,同时还设有上料区和用于存放石块的储料区;下料车2可移动地设置在轨道11上,并由动力装置带动运行;下料车2上设有下料斗21,下料斗21探出于定位船I的一侧;溜管3为由伸缩节结构构成的可伸缩结构,下料时纵向设置,溜管3的顶端与下料斗21的底端连接,溜管3的底端设有水深监测装置,水深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溜管3插入水下的深度;提升装置4安装在下料车2上,并与溜管3连接,用于控制溜管3伸缩,再结合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提升装置4采用卷扬机,卷扬机的卷扬绳42连接在溜管3的底端,从而通过溜管3两侧的卷扬机使溜管3回缩,且溜管3受力均衡,溜管3通过其管节的自重而实现伸长;填料车5可选用反铲挖掘机,设置在定位船I上,用于将待抛石块填入到下料斗21中。测量控制室6设有控制台以及与控制台连接的GPS定位装置62和测距仪61,GPS定位装置62用于监测定位船I的位置信息,GPS定位装置62优选为两组,两组GPS定位装置62分别设置在定位船I的船头和船尾,以精确监测定位船I的地理位置和本体的体态信息;测距仪61则设置在轨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深水基床抛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船(1),所述定位船(1)上设有轨道(11);下料车(2),所述下料车(2)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轨道(11)上,并由动力装置带动运行,所述下料车(2)上设有下料斗(21),所述下料斗(21)探出于所述定位船(1)的一侧;溜管(3),所述溜管(3)为可伸缩结构,顶端与所述下料斗(21)的底端连接,底端设有水深监测装置;提升装置(4),所述提升装置(4)安装在所述下料车(2)上,并与所述溜管(3)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溜管(3)伸缩;填料车(5),所述填料车(5)设置在所述定位船(1)上,用于将待抛石块填入到所述下料斗(21)中;以及测量控制室(6),所述测量控制室(6)设有控制台以及与所述控制台连接的GPS定位装置(62)和测距仪(61),所述GPS定位装置(62)用于监测所述定位船(1)的位置信息,所述测距仪(61)设置在所述轨道(11)的一端,所述测距仪(61)用于监测所述下料车(2)在所述轨道(11)上的位置,所述控制台与所述定位船(1)、动力装置、提升装置(4)以及填料车(5)通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鸣,丰贯凌,孟凡利,刘亚平,孔令磊,张怡戈,彭晓鹏,刘昊槟,沈家海,靳胜,冀晋,刘明,朱宝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