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制泵站,包括预制箱、至少一个进液口和至少一个出液口和泵组。预制箱具有底部、箱体和顶盖;至少一个进液口和至少一个出液口分别穿设于预制箱的箱体,用于进液和排液;泵组包括至少一台水泵及其进液管和出液管,其中进液管连接于水泵入口和进液口,出液管连接水泵出口与出液口。其中预制箱的底部具有一第一板部和至少一个第二板部,且至少一个第二板部在竖直方向上高于第一板部,第二板部与部分箱体共同围成一具有开口的中空室,中空室的开口方向向下。预制泵站进一步包括一安装于第二板部上面的支撑座,泵组中的至少一台水泵可拆卸地安装于支撑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牢固,并防渗漏、抗外压,且泵组维修方便、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总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输送液体的泵站,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制泵站。
技术介绍
传统的泵站是由混凝土等在现场建造而成,建造周期通常为2-3个月,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物力、财力。针对此问题,预制泵站(PPS, Prefabricated Pump Stat1n)应运而生。现有技术中,预制泵站的干式安装整体的安装不够牢固;同时预制泵站的组成部件如水泵等在泵站内的安装比较麻烦,并且当泵组内水泵的型号和数量有变化时,需整体重建泵座,不但施工困难,造成原料浪费,而且更换及再次组装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泵组维修方便的预制泵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制泵站,包括预制箱、至少一个进液口和至少一个出液口和泵组。预制箱具有底部、箱体和顶盖;至少一个进液口和至少一个出液口分别穿设于所述预制箱的箱体,用于进液和排液;泵组包括至少一台水泵及其进液管和出液管,其中所述进液管连接所述水泵入口和所述进液口,所述出液管连接所述水泵出口与所述出液口。其中所述预制箱的底部具有一第一板部和至少一个第二板部,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板部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板部,所述第二板部与部分所述箱体共同围成一具有开口的中空室,所述中空室的开口方向向下。所述预制泵站进一步包括一安装于所述第二板部上面的支撑座,所述泵组中的至少一台水泵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上。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支撑座的尺寸与所述泵组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相应适。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支撑座为一金属支撑座。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预制箱的底部的中空室内能填充混凝土,所述支撑座通过螺栓安装于所述底部的第二板部,所述螺栓的下部埋设固定于所述混凝土。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泵组进一步包括:进口侧总管,连通于所述进液口,并支撑于所述支撑座上;出口侧总管,连通于所述出液口,并支撑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泵组中的至少一台水泵的进液管连通于所述进口侧总管,出液管连通于所述出口侧总管。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进口侧总管垂直连通于所述进液口,出口侧总管垂直连通于所述出液口,所述进口侧总管与出口侧总管相互平行,所述至少一台水泵的至少一个进液管相互平行,所述至少一台水泵的至少一个出液管相互平行。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泵组还包括至少一个阀门,所述阀门支撑于所述支撑座上。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顶盖盖设于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顶盖上设有安装口和能密封盖设于所述安装口的盖板。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支撑座包括:两根纵梁,相对且平行布置;水泵支撑部,其两端部分别固定于所述两根纵梁,所述水泵安装于所述水泵支撑部。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水泵支撑部包括:两根水泵支撑梁,在水平方向相互平行布置;多块水泵支撑板,每块水泵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根水泵支撑梁上,多块水泵支撑板相互平行且相邻两块水泵支撑板之间具有间隔,所述水泵安装于所述水泵支撑板上。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纵梁包括在竖直方向上相互平行布置的底梁和顶梁,所述顶梁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水泵的安装孔,所述底梁上设有螺栓孔。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支撑座进一步包括:两根横梁,两端部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两根纵梁的两端部。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的预制泵站还进一步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水泵控制单元,根据管网后端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数据控制水泵(30)的开启和关闭;远程控制单元,用于实现远程控制;以及报警单元,用于在所述预制泵站运行异常时报警。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还进一步包括排水系统,所述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泵,安装于所述预制箱的底部的第一板部;排水管,一端安装于所述排水泵出口,另一端伸出所述预制箱的箱体;至少一个排水阀门,安装于所述排水管上;所述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排水泵控制单元和一用于检测所述箱体内水位的液位传感器;所述排水泵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液位传感器检测的数据控制所述排水泵的开启和关闭。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还进一步包括保温系统,所述保温系统包括安装于所述箱体内的加热器和/或安装于所述顶盖上的冷却风机;所述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温度控制单元和用于检测所述箱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数据控制所述加热器和/或冷却风机的开启和关闭。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技术预制泵站中,泵站底部设有一个可以填充混凝土的中空室,因此可通过螺栓使泵站底部紧密结合于混凝土中,所以预制泵站安装牢固,并防渗漏、抗外压。由于水泵可拆卸地安装于支撑座上,当泵组内各别水泵有故障需要维修或更换时,只需单纯拆下有故障的水泵即可,而不需要更换预制泵站的整个底部,不但避免浪费、节约成本,而且减化更换、安装工艺,从而节省人力物力,并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预制泵站中,针对不同数量的水泵,可选用相应尺寸的支撑座,避免支撑座尺寸过大而造成浪费。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说明,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预制泵站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为清楚显示内部结构,拆除了顶盖;图3是本技术预制泵站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沿A-A面的剖视图;图5是图3中沿B-B面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预制泵站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顶盖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应当注意,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只用于举例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预制泵站一实施方式,包括预制箱1、至少一个进液口 21和至少一个出液口 22、泵组3和支撑座4。预制箱I具有底部11、箱体12和顶盖13。其中,底部11和箱体12可以为一整体结构,一方面整体结构刚度及强度好,另一方面,当预制泵站埋于地下时,能防止泥土、雨水等的侵蚀,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箱体12的形状呈圆筒形,但不以此为限,其也可以呈方筒形等其他形状。进液口 21和出液口 22分别穿设于预制箱I的箱体12,用于进液和排液。在本实施方式中,进液口 21和出液口 22的数量均为一个,并且二者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进液口 21和出液口 2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二者相对位置关系也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调整。泵组3包括至少一台水泵30 (本实施方式中示出4台水泵30)及其进液管31和出液管32,其中进液管31连接于水泵30入口和进液口 21,出液管32连接水泵30出口与出液口 22。可选的,泵组3可以进一步包括连通于进液口 21的进口侧总管34和连通于出液口 22的出口侧总管35。水泵30的进液管31连通于进口侧总管34,出液管32连通于出口侧总管35。进一步的,进口侧总管34垂直连通于进液口 21,出口侧总管35垂直连通于出液口 22,进口侧总管34与出口侧总管35相互平行,4台水泵30的4个进液管31相互平行,4个出液管32相互平行。这样泵组3整体形成一个长方体状的模块,布局整齐、美观。预制箱I的底部11具有一第一板部111、至少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制泵站,包括:预制箱(1),具有底部(11)、箱体(12)和顶盖(13);至少一个进液口(21)和至少一个出液口(22),分别穿设于所述预制箱(1)的箱体(12),用于进液和排液;泵组(3),包括至少一台水泵(30)及其进液管(31)和出液管(32),其中所述进液管(31)连接所述水泵(30)入口和所述进液口(21),所述出液管(32)连接所述水泵(30)出口与所述出液口(22);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箱(1)的底部(11)具有一第一板部(111)和至少一个第二板部(112),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板部(112)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板部(111),所述第二板部(112)与部分所述箱体(12)共同围成一具有开口的中空室(110),所述中空室(110)的开口方向向下;所述预制泵站进一步包括一安装于所述第二板部(112)上面的支撑座(4),所述泵组(3)中的至少一台水泵(30)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支撑座(4)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诚,朱寅春,王青,陆丽萍,曹杨华,戴勇,
申请(专利权)人:格兰富控股联合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丹麦;DK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