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效防止引流孔被封堵,同时还可以有效实时监测创面位置的负压大小,避免因为创面位置的负压过大而损伤体内组织或者器官的网罩式双套引流管,它包括外套管、连接件、内引流管和压力传感器,其中,外套管的左端呈开口设置,其右端设置有网罩,外套管的管壁设置有压力监测通道和输液通道;内引流管的右端通过连接件安装在外套管内,内引流管的左端呈开口设置,其右端设置有数个内引流孔或者数条引流槽口,内引流管的右端对应于网罩的位置设置有可包覆住所有内引流孔或者引流槽口的海绵体;压力传感器连通至压力监测通道,通过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手术创面位置的实际负压大小,避免因为创面位置的负压过大而损伤体内组织或者器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负压引流管,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有效防止引流孔被封堵,同时还可以有效实时监测创面位置的负压大小,避免因为创面位置的负压过大而损伤体内组织或者器官的网罩式双套引流管。
技术介绍
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可能在病灶或伤口处出现积血、脓水、组织液或分泌物积存的现象,这些渗液和坏死的组织稀少碎片如果不及时清除掉,将会影响手术创面的治愈,情况严重的甚至会使得手术创面恶化。目前,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案是利用负压引流技术将这些渗液和坏死的组织稀少碎片导引排出,即手术过程中,将一条负压引流管伸入到创面位置,利用负压引流管将积液引流导出。但是,一般情况下,病灶或伤口处同时还会出现残留组织(血块或者去除的组织),负压吸引管在吸引的过程中,容易被残留组织封堵住负压引流管底端的引流孔,致使负压吸引管无法正常工作,影响手术的正常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效防止引流孔被封堵,同时还可以有效实时监测创面位置的负压大小,避免因为创面位置的负压过大而损伤体内组织或者器官的网罩式双套引流管,它包括外套管、内引流管和将所述内引流管安装在所述外套管的管道内的连接件,外套管的左端呈开口设置,所述内引流管的右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内引流孔,所述外套管的右端管壁设置有网罩,所述内引流管的右端管壁对应于所述网罩的位置设置有海绵体。本专利技术的网罩式双套引流管还可以采用下述方案实现,即它包括外套管、内引流管和将所述内引流管安装在所述外套管的管道内的连接件,外套管的左端呈开口设置,所述内引流管的右端设置有至少一条引流槽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的右端管壁设置有网罩,所述内引流管的右端管壁对应于所述网罩的位置设置有海绵体。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外套管的右端呈封闭设置,外套管的右端管壁设置有数个外引流孔,所有外引流孔形成所述网罩。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内引流管右端向右延伸至靠近所述网罩的位置。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外套管的管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相连通的压力监测通道。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压力监测通道的右端开口向右延伸至外套管的右端端部。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外套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可连接外界输液袋或者输液瓶的输液通道。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输液通道的右端开口向右延伸至外套管的右端端部。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连接件包括相互配合连接且密封的公连接头和母连接头,所述公连接头固定连接外套管的右端部,所述母连接头固定连接内引流管的外壁的居中位置,通过公连接头和母连接头的连接配合,以实现将内引流管的右端安装在外套管内。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所有引流槽口的右端向右延伸至内引流管的右端端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外导管的右端设置有网罩,内引流管的右端对应网罩的位置设置有海绵体,在海绵体吸水膨胀以后,海绵体能够封堵住且伸出网罩的所有漏孔,并且在外套管的外表面形成凸凹不平的接触部,这样,在保证渗液排出的同时,还可以利用海绵体阻止较大块坏死组织或者血块封堵住外套管,同时,利用在外套管的外表面形成凸凹不平的接触部,还能有效避免手术创面位置的膜性组织贴附在外套管的右端部,而封堵住外套管。2、本专利技术的外套管上设置有压力监测通道,压力监测通道连接至压力传感器,负压吸引引流的时候,利用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手术创面位置的实际负压大小,避免因为创面位置的负压过大而损伤体内组织或者器官(创面位置的实际负压与压力泵的输出压力一般有一定差距)。3、本专利技术的外套管上设置有输液通道,可以通过外套管上设置有向创面位置注入清洗液或者消毒液,避免重新向创口内增加清洗管,极大的方便医师手术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网罩式双套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外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内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阐述,其中,本专利技术的方向以图1为标准。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网罩式双套引流管包括外套管1、内引流管2、连接件3、压力传感器4和海绵体5,其中:如图2所示,外套管I采用硅胶材质制成,外套管I的左右两端分别呈开口设置,外套管I的右端设置有网罩11,该网罩11可以由外套管I管壁上设置的数个外引流孔形成,外套管I的管壁上还设置有分别独立的压力监测通道12和输液通道13,压力监测通道12和输液通道13的长度方向与外套管I的长度方向一致,压力监测通道12和输液通道13的右端开口分别位于外套管I的右端端部。在负压引流的时候,将外套管I的右端伸入或者植入到手术创面位置,利用外引流孔11将手术创面位置的渗液引导进入到外套管I的管道内,以最终通过内引流管2负压引流排出;将压力监测通道12连接压力传感器4,以实现实时监测手术创面位置的实际压力大小;将输液通道13连接外部的输液瓶或者输液袋,以实现对手术创面位置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如图3所示,内引流管2采用硅胶材质制成,内引流管2左端呈开口设置,内引流管2的右端呈封闭设置,内引流管2的右端伸入到外套管I的管道内,且靠近外套管I的网罩11位置,内引流管2的右端的管壁对应于网罩11的位置间隔设置有数个内引流孔21或者数条引流槽口,内引流管2的左端连接外部负压源。连接件3包括相互配合连接且密封的公连接头31和母连接头32,公连接头31固定连接外套管I的右端部,公连接头31上还设置有与压力监测通道12相连通的压力接头33,以及与输液通道13相连通的输液接头34 ;母连接头32固定连接内引流管2的外壁的居中位置,通过公连接头31和母连接头32的连接配合,以实现将内引流管2的右端安装在外套管I内。压力传感器4连通连接件3的压力接头33,通过压力传感器4可以实时监测手术创面位置的实际负压大小,以避免手术创面位置的负压过大而损伤体内组织或者器官(创面位置的实际负压与压力泵的输出压力一般有一定差距),同时,还可以根据压力传感器4的压力监测的数据,判断本装置是否出现堵塞情况(压力传感器4的压力监测的数据急剧上升,则说明出现堵塞)。海绵体5设置在内引流管2的右端部,且包覆住所有的内引流孔21,在海绵体5吸水膨胀以后,海绵体5封堵住且伸出网罩11的所有漏孔(外引流孔),并且在外套管I的外表面形成凸凹不平的接触部,这样,在保证渗液排出的同时,还可以利用海绵体5阻止较大块坏死组织或者血块封堵住外套管1,同时,利用在外套管I的外表面形成凸凹不平的接触部,还能有效避免手术创面位置的膜性组织贴附在外套管I的右端部,而封堵住外套管I。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微小的结构改动,如果对本专利技术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专利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主权项】1.一种网罩式双套引流管,它包括外套管、内引流管和将所述内引流管安装在所述外套管的管道内的连接件,外套管的左端呈开口设置,所述内引流管的右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内引流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的右端管壁设置有网罩,所述内引流管的右端管壁对应于所述网罩的位置设置有海绵体。2.—种网罩式双套引流管,它包括外套管、内引流管和将所述内引流管安装在所述外套管的管道内的连接件,外套管的左端呈开口设置,所述内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网罩式双套引流管,它包括外套管、内引流管和将所述内引流管安装在所述外套管的管道内的连接件,外套管的左端呈开口设置,所述内引流管的右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内引流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的右端管壁设置有网罩,所述内引流管的右端管壁对应于所述网罩的位置设置有海绵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芸,杨习锋,曾晨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新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