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村污水微动力生态处理系统,由依次连接的格栅池、沉砂池、生物滴滤塔、厌氧水解池、折流氧化渠、人工湿地及清水池组成;所述生物滴滤塔设置在厌氧水解池的上方,生物滴滤塔的顶部设置有布水管,布水管通过管道与提升泵连接,生物滴滤塔的内装填生物填料,生物滴滤塔的底部设置有通风支架,并在通风支架下方设有拔风管;所述生物滴滤塔的底部出水口设有跌水充氧渠,跌水充氧渠位于折流氧化渠的进水一端上方。针对污水量小的特点,采用厌氧水解、滴滤、跌水充氧、折流氧化渠和人工湿地的污水生态处理工艺,系统只需提升泵,无其他动力设备,低能耗,处理水质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村污水微动力生态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农村居住人口分散,农村生活污水的污染物质加重受纳水体的污染,这是一种面源污染,造成水体水质恶化,特别是污水中含有大量氮、磷,会使水体富营养化,水环境状况将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灌溉水污染严重,逐渐丧失其原有的生态环境功能。需要将污水进行处理,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有物理、化学、生物以及生态处理的方法,采用的接触氧化生物处理的滴滤,人工湿地就是生态处理其中的一种。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有垂直流潜流式人工湿地、水平流潜流式人工湿地和沟渠型湿地床几种类型。针对农村地域范围广且分散,污水管网不完善,社会组织结构、经济发展状况和生活水平与生活习惯等不同,由于农村生活污水的来源、水质、水量的多样性,需要采用和选取适宜处理工艺、工程建设与投资、运行管理简单的模式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村污水微动力生态处理系统,针对污水量小的特点,采用厌氧水解、滴滤、跌水充氧、折流氧化渠和人工湿地的污水生态处理工艺,系统只需提升泵,无其他动力设备,低能耗,处理水质稳定。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农村污水微动力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依次连接的格栅池、沉砂池、生物滴滤塔、厌氧水解池、折流氧化渠、人工湿地及清水池组成;所述生物滴滤塔设置在厌氧水解池的上方,生物滴滤塔的顶部设置有布水管,布水管通过管道与提升泵连接,生物滴滤塔的内装填生物填料,生物滴滤塔的底部设置有通风支架,并在通风支架下方设有拔风管;所述生物滴滤塔的底部出水口设有跌水充氧渠,跌水充氧渠位于折流氧化渠的进水一端上方。所述折流氧化渠内设有水生植物。所述折流氧化渠的底部设有泥斗。进一步的,所述人工湿地内栽植有湿地植物。本技术工作原理:首先,将农村附近相对集中的生活污水收集后,从进水管进入污水处理系统,用格栅去除较大悬浮物,在沉砂池内沉砂后进入厌氧水解池,通过厌氧发酵降解污水,然后污水通过提升泵进入生物滴滤塔,生物滴滤塔内废水通过布水管均匀进入滤池,滤料截留了废水中的悬浮物质使微生物很快繁殖起来,微生物又进一步吸附了废水中溶解性和胶体有机物逐渐增长,并形成了生物膜,生物滤池就是依靠滤料表面的生物膜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吸附氧化作用使废水得以净化的,由于生物膜的吸附作用它表面有一层附着水附着水中的有机物大多已被生物膜所氧化,微生物在氧的参与下将有机物氧化分解成无机物产生的无机物及二氧化碳,沿反方向从生物膜进入空气或随流动水排放,拔风管为生物滴滤塔内提供空气,通风支架同时起到充氧作用。然后污水进入跌水充氧渠进一步充氧,经过跌水充氧渠后进入折流氧化渠,折流氧化渠内设有水生植物,折流增加水流流程,通过水生植物生长吸收污水中污染物,降解氮、磷,人工湿地进一步净化污水,人工湿地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达到净化目的,最后在清水池内排放或回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针对污水量小的特点,采用厌氧水解、滴滤、跌水充氧、折流氧化渠和人工湿地的污水生态处理工艺,系统只需提升泵,无其他动力设备,低能耗,处理水质稳定,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达到净化目的,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水质,处理费用较低,具有处理污水同时又美化环境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平面图。附图中标记的名称:1 一进水管;2—格栅池;3—格栅;4一沉砂池;5—提升泵;6—拔风管;7—通风支架;8—生物填料;9一布水管;10—生物滴滤塔;11一厌氧水解池;12—跌水充氧渠;13—折流氧化渠;14一水生植物;15—人工湿地;16—湿地植物;17—清水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农村污水微动力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依次连接的格栅池(2)、沉砂池(4)、生物滴滤塔(10)、厌氧水解池(11)、折流氧化渠(13)、人工湿地(15)及清水池(17)组成;所述生物滴滤塔(10)设置在厌氧水解池(11)的上方,生物滴滤塔(10)的顶部设置有布水管(9),布水管(9)通过管道与提升泵(5)连接,生物滴滤塔(10)的内装填生物填料(8),生物滴滤塔(10)的底部设置有通风支架(7),并在通风支架(7)下方设有拔风管(6);所述生物滴滤塔(10)的底部出水口设有跌水充氧渠(12),跌水充氧渠(12)位于折流氧化渠(13)的进水一端上方。所述折流氧化渠(13)内设有水生植物(14)。所述折流氧化渠(13)的底部设有泥斗。所述人工湿地(15)内栽植有湿地植物(16)。本技术运行时:首先,将农村附近相对集中的生活污水收集后,从进水管(I)进入污水处理系统,用格栅(3)去除较大悬浮物,在沉砂池(4)内沉砂后进入厌氧水解池(11 ),通过厌氧发酵降解污水,然后污水通过提升泵(5)进入生物滴滤塔(10),生物滴滤塔(10)内废水通过布水管(9)均匀进入滤池,滤料截留了废水中的悬浮物质使微生物很快繁殖起来,微生物又进一步吸附了废水中溶解性和胶体有机物逐渐增长,并形成了生物膜,生物滤池就是依靠滤料表面的生物膜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吸附氧化作用使废水得以净化的,由于生物膜的吸附作用它表面有一层附着水附着水中的有机物大多已被生物膜所氧化,微生物在氧的参与下将有机物氧化分解成无机物产生的无机物及二氧化碳,沿反方向从生物膜进入空气或随流动水排放,拔风管(6)为生物滴滤塔(8)内提供空气,通风支架(7)同时起到充氧作用。然后污水进入跌水充氧渠(12)进一步充氧,经过跌水充氧渠(12)后进入折流氧化渠(13),折流氧化渠(13)内设有水生植物(14),折流增加水流流程,通过水生植物(14)生长吸收污水中污染物,降解氮、磷,人工湿地(15)进一步净化污水,人工湿地(15)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达到净化目的,最后在清水池(17)内排放或回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农村污水微动力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依次连接的格栅池(2)、沉砂池(4)、生物滴滤塔(10)、厌氧水解池(11)、折流氧化渠(13)、人工湿地(15)及清水池(17)组成;所述生物滴滤塔(10)设置在厌氧水解池(11)的上方,生物滴滤塔(10)的顶部设置有布水管(9 ),布水管(9 )通过管道与提升泵(5 )连接,生物滴滤塔(1 )内装填生物填料(8 ),生物滴滤塔(10)的底部设置有通风支架(7),并在通风支架(7)下方设有拔风管(6);所述生物滴滤塔(10)的底部出水口设有跌水充氧渠(12),跌水充氧渠(12)位于折流氧化渠(13)的进水一端上方。2.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农村污水微动力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依次连接的格栅池(2)、沉砂池(4)、生物滴滤塔(10)、厌氧水解池(11)、折流氧化渠(13)、人工湿地(15)及清水池(17)组成;所述生物滴滤塔(10)设置在厌氧水解池(11)的上方,生物滴滤塔(10)的顶部设置有布水管(9),布水管(9)通过管道与提升泵(5)连接,生物滴滤塔(10)内装填生物填料(8),生物滴滤塔(10)的底部设置有通风支架(7),并在通风支架(7)下方设有拔风管(6);所述生物滴滤塔(10)的底部出水口设有跌水充氧渠(12),跌水充氧渠(12)位于折流氧化渠(13)的进水一端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长河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