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静轩专利>正文

轴承式滚道防自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15098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4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轴承式滚道防自转机构,包括动盘限位板、与之对应的端盖限位板及设置于所述动盘限位板和端盖限位板之间的轴承钢珠,在所述动盘限位板及端盖限位板上均对应设置有至少三个凹槽,在所述凹槽内放入所述轴承钢珠,所述凹槽侧面采用圆弧A过渡,在所述凹槽中部设有向上凸起的凸台,所述凸台与凹槽底面之间采用圆弧B过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工及装配工艺简单,工作精度高,刚性较好,使用寿命较长,适宜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自转机构,特别涉及一种轴承式滚道防自转机构,属于机械

技术介绍
在涡旋式压缩机中,特别是涡旋式汽车空调压缩机中,由于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转速不断的变化,在固定工况下最常用的十字滑环防自转机构难以适应涡旋式汽车空调压缩机不断变化的工况及转速,所以在涡旋汽车空调压缩机中防自转机构大都用轴承式防自转机构。通用的轴承式防自转机构由连接在动涡盘上的动盘限位板及钢球耐磨板组成动组件,由连接在端盖上的限位板和钢球耐磨板组成静组件,动组件、静组件及置于两部件内的的钢球组成现行通用的轴承防自转机构,在现行通用的轴承式滚道防自转机构中钢球与限位板、钢球耐磨板的接触均为点接触,具体结构的举例参照图2和图3所示,其中:图2为现有技术的轴承式防自转机构的限位板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为装配后结构示意图,即多个轴承钢珠(18)对应置于限位板孔(15)内,与耐磨板A(16)、耐磨板B(20),限位板A (17)、限位板B (19)的倒角面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点接触,其工作精度不高、刚性较差、可靠性低且使用寿命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工作稳定、寿命较长的轴承式滚道防自转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式滚道防自转机构,包括动盘限位板、与之对应的端盖限位板及设置于所述动盘限位板和端盖限位板之间的轴承钢珠,在所述动盘限位板及端盖限位板上均对应设置有至少三个凹槽,在所述凹槽内放入所述轴承钢珠,所述凹槽侧面采用圆弧A过渡,在所述凹槽中部设有向上凸起的凸台,所述凸台与凹槽底面之间采用圆弧B过渡。作为优选,所述凹槽的截面轮廓线由两段圆弧A、B和两段直线段L组成。作为优选,所述圆弧A、A与直线段L相切。作为优选,所述凸台的高度小于凹槽深度的三分之一,所述凸台顶面可为平面或弧面。作为优选,所述圆弧的半径与轴承钢珠半径相等。作为优选,凹槽深度小于圆弧A的半径,且大于三分之一圆弧A的半径。作为优选,所述凹槽共有十六个。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加工及装配工艺简单,工作精度高,刚性较好,使用寿命较长,适宜推广应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目前轴承式防自转机构的限位板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装配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装配本技术的涡旋式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如图1所示的轴承式滚道防自转机构,包括动盘限位板(I)、与之对应的端盖限位板(2)及设置于所述动盘限位板和端盖限位板之间的轴承钢珠(3),在所述动盘限位板(I)及端盖限位板(2)上均对应设置有至少十六个凹槽(4),在所述凹槽(4)内放入所述轴承钢珠(3),所述凹槽(4)侧面采用圆弧A(6)过渡,在所述凹槽(4)中部设有向上凸起的凸台(5),所述凸台(5)与凹槽(4)底面之间采用圆弧B (7)过渡,所述凹槽⑷的截面轮廓线由两段圆弧A(6)、B(7)和两段直线段L (8)组成,所述圆弧A (6)、A (7)与直线段L (8)相切,所述凸台的高度小于凹槽(4)深度的三分之一,所述凸台(5)顶面可为平面或弧面,所述凸台的高度小于凹槽(4)深度的三分之一,所述凸台(5)顶面可为平面或弧面,所述圆弧A的半径与轴承钢珠(3)半径相等,凹槽(4)深度小于圆弧A(6)的半径,且大于三分之一圆弧A(6)的半径。本技术加工及装配工艺简单,工作精度高,刚性较好,使用寿命较长,适宜推广应用。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主权项】1.一种轴承式滚道防自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动盘限位板(I)、与之对应的端盖限位板(2)及设置于所述动盘限位板和端盖限位板之间的轴承钢珠(3),在所述动盘限位板(I)及端盖限位板(2)上均对应设置有至少三个凹槽(4),在所述凹槽(4)内放入所述轴承钢珠(3),所述凹槽(4)侧面采用圆弧A(6)过渡,在所述凹槽(4)中部设有向上凸起的凸台(5),所述凸台(5)与凹槽(4)底面之间采用圆弧B(7)过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式滚道防自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的截面轮廓线由两段圆弧A^)、B(7)和两段直线段L(8)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式滚道防自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A(6)、B (7)与直线段L (8)相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式滚道防自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高度小于凹槽深度的三分之一,所述凸台顶面可为平面或弧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式滚道防自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A的半径与轴承钢珠半径相等。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式滚道防自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凹槽(4)深度小于圆弧A (6)半径,且大于1/3圆弧A (6)半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式滚道防自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共有十六个。【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的轴承式滚道防自转机构,包括动盘限位板、与之对应的端盖限位板及设置于所述动盘限位板和端盖限位板之间的轴承钢珠,在所述动盘限位板及端盖限位板上均对应设置有至少三个凹槽,在所述凹槽内放入所述轴承钢珠,所述凹槽侧面采用圆弧A过渡,在所述凹槽中部设有向上凸起的凸台,所述凸台与凹槽底面之间采用圆弧B过渡。本技术加工及装配工艺简单,工作精度高,刚性较好,使用寿命较长,适宜推广应用。【IPC分类】F04C18/02【公开号】CN204663876【申请号】CN201420482162【专利技术人】张静轩 【申请人】张静轩【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申请日】2014年8月2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式滚道防自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动盘限位板(1)、与之对应的端盖限位板(2)及设置于所述动盘限位板和端盖限位板之间的轴承钢珠(3),在所述动盘限位板(1)及端盖限位板(2)上均对应设置有至少三个凹槽(4),在所述凹槽(4)内放入所述轴承钢珠(3),所述凹槽(4)侧面采用圆弧A(6)过渡,在所述凹槽(4)中部设有向上凸起的凸台(5),所述凸台(5)与凹槽(4)底面之间采用圆弧B(7)过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静轩
申请(专利权)人:张静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